专栏名称: 中国税务报
立足税收,面向社会。您的关注,我的力量——欢迎来这里作“税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税务报

【纳服新视界】又到花好月圆时  最是相思故乡情

中国税务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04 1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请在有WiFi的情况下播放~土豪请随意~)


中秋

乡愁是什么?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爷爷的拨浪鼓,奶奶的鸡蛋花,还有那外婆桥…… 中秋节将至,今天的你身在何方,是否远离了自己的家人、朋友、爱人? 在税务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背负行囊,远赴他乡,放飞理想;或与亲人天各一方,魂牵梦绕,难舍难分。


明月高空照万家,

儿行千里母牵挂。

又是中秋月圆时,

娘思儿啊儿思妈。


是对月思亲的牵挂


黄美珍 ,廉江人,从事税务工作30年,做过税收专管员、出纳、会计,负责过基层单位的全面工作,任职过副所长,目前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负责公文管理。


她说:

今年是儿子在外地过的第七个中秋节了,从读大学开始到工作,至今未回家过过中秋节。儿子是航空公司的机务员,每日对飞机进行检修,排故障,日夜维护,保障着每一架飞机的安全降落和起飞。每逢节假日便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年中秋佳节,万家团聚之时,他却远在他乡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我特别想念远在他乡的儿子。我把对儿子的思念,汇成涓涓的文字,化作缕缕的清风,吹送到儿子的耳旁。我想对儿子说: 妈妈想你了。想起了小时候教你念唐诗的情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你在家时所过的中秋节都是圆的:圆圆的月亮,映衬着你圆圆的脸蛋,你圆圆的小嘴吃着圆圆的月饼;想起了你天真地问我月亮上是不是住着个嫦娥姑姑;想起了很多……很多…… 可是如今你远在他乡,看不到家乡的月亮,吃不到家乡的月饼。


这几年不知你是否能听得到妈妈的悄悄话。千里迢迢,你不能回来,妈妈也不能去看你,因为妈妈也要工作,妈妈的岗位虽然很平凡,但是很重要,为国聚财,为民收税是妈妈的天职。 妈妈每天处理公文就像你检修飞机一样一丝不苟。你不回来,妈妈不敢老,妈妈也不怨你,因为你是民航的守护人,需要时刻呵护着你的飞机。 你为了每一架飞机的安全降落和起飞,为了把别人的父母和妻儿平安地送回家,你舍弃了我们小家的团聚,为的是千家万户的团圆,为飞机的安全而保驾护航, 你是妈妈的骄傲,月亮会见证我们母子的深情,月亮会明白妈妈对你的思念!



记得第一次从湛江回郴州的那个清晨,下了火车,坐上公交车那刻,内心升起一种归属感,这感觉来得自然而笃定,连自己都心生诧异。


是回到故乡那一刻的安心


代秀丽 ,湖南郴州人,2015年进入湛江市廉江地税局,负责河唇税务分局税源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


她说:

记得第一次从湛江回郴州的那个清晨,下了火车,坐上公交车那刻,内心升起一种归属感,这感觉来得自然而笃定,连自己都心生诧异。 我也是工作之后才发觉,故乡或家乡的存在,除了建立在地理上的某种归属感,更多的,是在日复一日平常生活之外,有一个远近适宜的地方,放进一些叫做回忆的东西。 故乡太远,就太过“虚构”,太近,又难免“写实”,恰好在某个部分,时间与空间,风物与人情,阔别与想念,甚至嫌隙与挚爱,都呈现一种恰好的温热质感。 我是喜欢具有这样温热质感的故乡的。


我们在故乡之中,也在故乡之外,正如我们充满深情,也常独向寂寞。一个心有故乡的人,能在动荡之中依然保有恒定的追索,他的内心坚信,最终并不是因为任何别的,而仅仅是因为故乡这种天然的给予,这种旧年审美的种子,早已深入日常,在某个时刻,便不知不觉做了一次完美呈现。中秋来临之际,祝故乡的亲人,美满安康!



每到中秋,伴随着院子里的玉兰花香,我们一家子人就会围坐在饭桌前,畅饮着家乡独特的番薯酒,一起聊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是怀念家里的玉兰花香



盘治宏 ,来自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今年进入湛江市吴川地税局,现在在覃巴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工作。


他说:

我的故乡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分、夏至、立秋、冬至,每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脾气与美感,虽说各自千姿百态,但四季之中我偏爱秋天。


记得年少时候,每到深秋,在校园里、在街道上,看着渐渐变黄的银杏树叶,慢慢染红的枫林树叶,便更体会到了一叶知秋的禅意,感觉此刻的世界不同于春天的嫩叶初发、夏天的满目绿意、冬天的荒芜苍凉,而是仿佛置身苏杭园林,有着三步一景,五步成诗,十步入画的意境。然而越是喜欢这种秋意,就越舍不得这些落叶飘零,但四季轮回,现在再忆起,也只能感叹一句,也许每一片的落叶,都是为了下一次初发的嫩叶能生的更晶莹剔透。 相信古人先辈们也如我一般这样喜爱秋色,才在八月十五这三秋之半的时节,设立了中秋佳节,一起赏月、忆乡。


在传统的中秋佳节过法中,有三个元素是伴随其中的,那就是明月、月饼和桂花香。但我在家过的每一个中秋,都正好是院子里玉兰花的花香最为浓郁的时候,玉兰花的花香不同于桂花那样一经盛放,十里八乡都能闻见,玉兰的花香更像是一名含情默默的娇羞少女,需要站在树旁,或是采摘下来细细嗅得一番,才会发觉这种沁人心脾的幽香。


而每到中秋,伴随着院子里的玉兰花香,我们一家子人就会围坐在饭桌前,畅饮着家乡独特的番薯酒,一起聊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亲聊到高兴时也不时开怀大笑。以至于在日后,每当在别处又看到玉兰树,嗅得玉兰花香,便条件反射般又想起小时中秋自己稚气未脱与父亲开怀大笑的模样。



我要早日给父母一个可以投奔的处所,让他们度过一个安宁的晚年,不会让他们因我们在异地工作而老无所依。


是游子的归乡与承诺



段婷 ,湖南娄底人,2013年9月加入湛江市徐闻地税局,四年税龄,在徐城税务分局负责前台税费征收工作。


她说:

四年前,一个人拖着一只行李箱就闯到了港城湛江。上火车时,嘻嘻哈哈地对爸妈说:“我去旅游了!”可妈妈却哭了。我没心没肺地说:“你别煽情啊,我去看看海很快就回来了。”妈妈忽然上了火车,说:“还是让我们送你去吧。”我说:“不行,想当年你们送我去上学,连床都给我铺了,害得迎新的学长和舍友们笑话了我四年。我都长大了,都一个人去过云南了,你放心吧。”还是爸爸明事理,把妈妈拉了下去。却边走边说:“唉,我女儿嫁远咯!”当时我觉得爸爸的话说得奇奇怪怪的, 我是去工作,还没嫁呢,后来却完全明白了,和远嫁并无二样。


列车缓缓前行,我发现爸爸妈妈竟然在追着火车跑。这不是电视剧里才有的的情节吗?当时觉得有点搞笑。 第一年回到家,我兴奋地诉说着湛江的一切,跟妈妈说了整整一夜。离开时,依然没心没肺,以为很快又会回来。第二年,有了探亲假,在家奢侈地呆了20天。离开时,开始不舍起来。我明白过来,这不是一次旅游!


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发现父母的生活起居开始变得敷衍。妈妈做菜的手艺退化了,爸爸说她觉得两个人吃饭随便对付一下就行了,久了,很多菜都做不出以前的味道了。爸爸多养了好几只鸟,因为没了我家里实在太冷清了,有几只鸟叫喳喳的挺好。“爸,我辞了职回来吧。我还可以考老师。”爸爸沉默了一会,说:“不要考虑我们,你的人生有着落就行。你过得好,我们才能好。”我暗下决心, 我要早日给父母一个可以投奔的处所,让他们度过一个安宁的晚年,不会让他们因我们在异地工作而老无所依。



一家人就要像这圆圆的月饼一样,团团圆圆,缺一不可。不管我们以后在外有多远,工作有多忙,一定要记得回家团圆,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 。


是亲人团聚的幸福


詹贵斌 ,来自江西省都昌县,南昌大学文学硕士毕业,2009年11月进入地税系统,目前在湛江市遂溪县地税局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他说:

记得小的时候,在家过中秋,爸爸总会早早去供销社买回来几块钱一斤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没有什么选择,只有一种白糖馅的,里面有青红丝儿,夹藏在月饼中间,外面有一层白芝麻,闻起来特别香甜。到了月上树梢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庭院里一颗香樟树下的小桌旁,爸爸将那圆圆的月饼均匀的切分成几块,然后一一分给我们品尝,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一家人就要像这圆圆的月饼一样,团团圆圆,缺一不可。不管你们以后在外有多远,工作有多忙,一定要记得回家团圆,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


听爸爸说过,爷爷曾在市区一家报社工作,中秋节那天,他没有赶上回家的班车,硬是用脚走了五十多公里的路,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因为他知道曾祖母一定会在村头盼望着他回来,家里人一定都在等着他 。爷爷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鞋都磨出了两个窟窿,奶奶准备的一桌饭菜,也早已冰凉冰凉的了,没有人动一下,那时爸爸还小,只有三四岁,饿着在床上打起了盹儿。爷爷的归来,令家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这是我给大家带的中秋礼物,有拨浪鼓、洋布,还有月饼……”爷爷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说着,爸爸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跑过去抱着爷爷,说:“我什么都不要,你能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一家人看着,不禁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与爷爷相比,我深感惭愧。望着金沙湾的一轮明月,我的思绪变得更为惆怅,思念愈发强烈。夜色茫茫,罩四周;回忆往事,恍如梦;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心已愁;请明月代问候,寄我片片相思情。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那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一首《故乡的云》,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思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又到花好月圆时,最是相思故乡情。



来源:广东省地税局   湛江市地税局

实习编辑:蓝舒榆  (010)6193007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