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演员蓝盈莹的演艺经历、角色理解、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蓝盈莹的演技和角色多样性
蓝盈莹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展现了出色的演技,如《甄嬛传》中的贴身侍女、《外科风云》中的女护士等。她在角色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能够演绎出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
关键观点2: 蓝盈莹对角色的深度理解和投入
蓝盈莹在角色塑造上的成功源于她对角色的深度理解和投入。她能够透过角色的脆弱、自卑等情感,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在演苏真真这个角色时,她通过细节的准备和对角色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出色的表演能力。
关键观点3: 蓝盈莹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规划
蓝盈莹的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她注重前期准备工作,喜欢在前期做足功课。她对于每一个角色都充满敬畏之心,并用心诠释。同时,她也注重个人成长和转型,不断挑战自我,寻求新的突破。
关键观点4: 蓝盈莹的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
蓝盈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喜欢在街头观察人群,享受旅行的过程。她也有自己的音乐梦想,并参与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等节目。她还注重个人成长和自我反思,通过不同的经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正文
有一种演员的魔力,是能让观众心服口服地承认之前自己“太大声了”。
《甄嬛传》里,她演深宫贴身侍女,为命运隐忍、因妒忌不忠,观众当初恨得咬牙切齿,却在多年后“看懂了”;
《外科风云》里,演外科女护士,她一巴掌“逼婚”,扇得清醒有骨气,也打出了经典的“欢喜冤家cp”;
在真人秀里对唱跳舞台精
益求精,她“卷”得让人瞠目,却又让人不得不佩服超高质量的成果。
“野心”是她的
标签,是她的源动力,也使她被曲解了太久。
最近热播的悬疑电视剧《错位》中,蓝盈莹饰演一个“人生赢家”,在因意外变故失去双腿后,面临了种种的人性考验。
当时剧本过来后,我一看就觉得特别喜欢,
我看到了苏真真复杂背后的脆弱感,这非常吸引我。
脆弱源于她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因而失去了对人生的掌控感。以前她是一个人生赢家,千金小姐人见人爱。当失去了对双腿的控制,她自认为人生不会发生变化,比如还有一个很爱她的未婚夫,她依然是天之骄子。
但她后来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未婚夫会维持很恩爱的人设,但不可能真的爱上这样一个残疾的她。苏真真自己还那么热爱跳舞,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她变得非常脆弱。
透过这种脆弱,观众能看到的是她对顾己鸣
(佟大为 饰)
的控制、她的疑神疑鬼,以及后期她一步一步想要把顾己鸣引上她所希望的那种成功人生……
好多人喜欢把爱情、亲情、友情,各种各样的爱给区分开来,但其实人性不是这样。
所谓的爱情是什么?我认为爱情是一种情绪,它会来、会走。
看到有网友说苏真真和顾己鸣是癫公癫婆。如果没有顾己鸣杀人的事情,我觉得他们俩会是很好的组合。
他们有各自的脆弱、自卑,抱团取暖,是互相拉扯、互相需要的关系。真真对他到最后那一刻,绝对是有爱的。
这是我第一次演悬疑剧,除了看得到的,很多看不到的细节也要做一些准备。
前阵子去康复训练,教练还说:“你有点静脉曲张,要多坐。”我问:“不是应该要多站吗?”他说:“你有点过了。”
我是一个这样的人,所以一直在轮椅上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人物很多情绪上的变化,我都不能通过肢体去表现,所以我会绑绑带,让自己找腿没有知觉的感受,诸如此类。
每一年,我其实都在为自己的表演去做更新迭代的准备。我在母校中央戏剧学院学的是“斯坦尼学派”,拍《错位》时我听到了一个新的学派,叫“迈斯纳”。我又把书买回来每天去看,去练习、去感受。
大家觉得我在《错位》的表演方式发生了变化,也源于我每每发现了新的流派,或是一些很好的演员的访谈、艺术家的访谈时,他们的一句话就可能会给我带来对表演、人性、生活的全新感知。
我个人的工作方式
是喜欢在前期用理性做足功课,到了现场就完全把剧本给抛掉,去感受那时那刻的对手演员,或者整个气场和氛围的感觉。
像在《玫瑰的故事》里,观众只看到了关芝芝的开场和结尾,其实我自己内心也有做一些功课。拿到关芝芝这个角色我很开心,虽然戏非常少,但她人物弧光特别饱满。
她可能是来自一个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女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一线大城市,因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好好考试、好好学习,所以她没有“阅人无数”这一关。直到婚姻前她被告知,周士辉爱上了别的女生,她的爱情就“失败了”。
但她是一个非常爽快的女孩子,可能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上来的,所以她非常有那种受挫之后要重新开始的勇气。
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变动,关芝
芝会重新思考:她的生活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人家说情场失意,其他地方就会得意,因为你会把注意力从感情上转移出来,试图在人生其他一些标的去证明自己的生活价值。
于是别人也见识到了关芝芝在工作上的那种杀伐果断,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老娘就要豁出去好好活出自己人生的那种气势,她也变得更加有魅力,更加自信。
我觉得,人生如果
一定要经历挫折,是要越早遇到越好。
不是有一句话说,“人生最大不幸乃少年得志”,年轻的时候一帆风顺,什么挫折都没有遇到,可能人到中年突然一下让你经历所有的世事变迁,其实是很难的。
我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演了浣碧,有很多这类型的角色一直在找我,那几年我有过很多的思想变化。
刚开始会觉得好排斥啊;中间有一段觉得,有本事演到这个角色的极致也可以;再后来,演到了以后又觉得不行,不能老是演这样的角色,得突破,再去转戏路。
所以后面我很感谢《演员的诞生》,让大家看到了演员蓝盈莹的不同面,也帮助我很好地转型。
我看到大家一直在考古《甄嬛传》,有博主剪浣碧的片段我自己都看哭了。
从质疑浣碧,理解浣碧,到成为浣碧,看到这些我很开心。
感觉现在大家越来越可以接受不一样的、真实的人性,接受每个人性格中的缺点、弱点。看到角色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选择,大家也愿意去理解它。
甄嬛与浣碧(右)
我只能说,
我会演得和当时不一样,但没有办法说一定能演得比当时好,因为人永远没有办法同一时间踏进同一条河流。
如果是现在演,我可能对于人生的厚度(的方面)比那个时候诠释得好,但浣碧的青涩、稚嫩,此时此刻的我也很难达到以前的状态,所以每个人物没有可比性。
入行这么多年,我对于
每一个角色的敬畏之心和所做的准备都没有比浣碧差,我都有很用心地去诠释每个角色。
拍的那段时间不只是我,《甄嬛传》剧组的很多哥哥姐姐们,都在用一个看似“非常笨”但有效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的人物——平时生活中也把自己缩到人物的空间里面。每次和哥哥姐姐们相聚,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甄嬛传》,因为大家有共同的记忆。
参加综艺《焕新环游传》后,我也有很多新的感受。像刚刚播的那一期,在抚顺再次见到了很多《甄嬛传》剧组的主创哥哥姐姐们。
我是一个不怎么会流眼泪的人,我的眼泪一般都流给了我的角色,但是在《焕新环游传》里我真的哭得稀里哗啦。
我和饰演流朱的战菁一拥抱在一起,当时脑子里闪过的画面都是当时在明清宫拍戏,和十四年前的菁一姐一起相处的片段。
有时候我会不停地问自己很多问题,针对我流露出来的情绪,或者突如其来的想法,我会去扒开来问一问:到底为什么?
在节目里,看到大家在追溯以前的照片,最让我泪崩的是导演组拿着一束花跟每个人说谁谁谁杀青,我当时整个人都觉得好难过。
我想把所有
人都扯下来,不想听到“杀青”这两个字——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是一个有点逃避告别的人。
每一次到了杀青,或者所有事情要结束,我会在告别的前一天很难过,心里空落落的。但到了告别的那一刻我会马上离开。
以前的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坚强、不矫情的人,可以很快向前看,所有人都哭我不哭,好像缺少共情。
后来才发现,其实不是这样。
我有很多内心的动荡,但每个人的情绪点、每个人的后知后觉或即时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我相信,世界上肯定不止我一个人会这样——当时没有办法马上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情绪。这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帮助我们屏蔽掉很难过的瞬间。
我一直有唱歌的梦想,再加上参加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也让我更坚定自己喜欢在舞台上的感觉,所以未来也会在音乐方面加把劲。今年也出了一个综艺的作品,我自己有参与幕后工作,此外还有短片的计划也在筹划和准备当中。
工作的时候我一般不会让自己累,会有张有弛,知道自己的那个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