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休市
9天后,我大A股明天终于要重新开盘。
在没有
A股的一周里,世界股市“失去主心骨”,纷纷大跌。其中,香港恒生指数、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等都创出半年来最大周跌幅。
本来有些揪心,估计明天上证指数要大幅低开将近
2%。结果没想到,央妈疼大家,加班出了个重磅利好,宣布:
从
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俗称“降准”)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同时,央妈语重心长补充:
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
据测算,本次
“降准”,所释放的资金除了偿还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之外,
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
7500亿元。
利好来得正是时候,背后有些东西也值得回味。
首先,感觉管理层对国内经济形势的脉搏搭得比较准。近二十年,我们是建立在高杠杆上面的高增长,但如果长期这样玩下去,泡泡迟早要吹爆的,于是有了
“去杠杆”。
特别是今年,
“去杠杆”加大决心,局部狠心挖掉一些烂肉,让其他地方也跟着受疼。但不管怎么疼,不能再走印钞票“大水漫灌”的老路了,于是弄了几次定向“降准”,还有给予中期借贷便利(MLF),帮助过渡。
我们正在小心翼翼给自己做手术,老美却又赶来添乱,拿了件毛衣不断摩擦,动作还很大(长假期间他们二当家那篇演讲,话挺狠)。内忧外患之际,好在我们家业已经比较大,底子厚,掏得出办法用来暂时防身。
比如
“降准”这方面,我们还有空间。单凭这个,赢取3-6个月左右缓冲时间没太大问题。那么,该用的时候,果断使用。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
“降准”只是调控措施,并不是灵丹妙药。简单点说,端出来的粥少,想吃的和尚多,怎么办?
凡事都要有一定代价,于是有些人(企业)需要成为那个
“代价”。虽然这次“降准”没说定向,看起来大家有机会雨露均沾,但估计重点保的是亲儿子。
从长假前市场的走势来看,有资金已经嗅到了这个。
9月下旬表现较好的指数,中期可能继续会强于其他指数。
对了,今晚复盘,科技股可能暂时需要回避一下。
原谅我只能说到这份上,再说直白了,文章容易被
404。
假期其他消息: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门槛不断提高,多家券商暂停股票质押业务。(这条可以结合上文一起体会)
财政部长刘昆在回应经济热点问题时表示,下一步,将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同时,将大力支持中央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
2018年前三季度,有130家A股公司获得超过100家机构调研。吸引最多机构的前十名公司依次为海康威视、利亚德、汇川技术、大华股份、华东医药、卫宁健康、信维通信、立讯精密、美亚柏科和美的集团。但今年前三季度,机构热门调研股的整体走势并不突出,机构关注度与股价表现并未呈现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