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面临巨变,房地产金融监管全面收紧。但行业仍要持续,企业仍要发展。我们将用
9
个月的时间,深入剖析
5
个创新对标案例,深度对话
7
位房地产金融大佬,一起发现危机中蕴含的新机遇。
行业巨变下,房地产金融创新如何在“合规”与“破局”上找到平衡点?
一方面,房地产已进入存量时代,大规模的住宅、商业、写字楼等资产价值需要被重新梳理和管理,房地产金融化是必然趋势,如何创新与谋局?
另一方面,今年3月17日以来,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周期,同时金融监管接踵而至,市场资金面开始收紧,行业去杠杆不可避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对楼市的这一定位,将深刻影响行业运行模式和轨迹,此前的应对经验、“成功模式”也要重新审视。
及时应变,才能重获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房地产行业面临巨变,但行业依然要发展。企业如何做强做大,金融及相关运作如何助力,需要有新思维。强化金融监管的条件下,房地产金融创新如何在“合规”与“破局”上找到平衡点?“危机”不一定是坏事,“危险”和“机遇”往往并存,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危机之下顺大势、成伟业?
基于以上思考,第六期“房地产金融”课题组将聚焦资本与发展,重点从以下3个方向,通过对创新工具、创新案例的深度剖析,为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方向1:新政策下房企融资决策
专修案例:平安不动产、链家金融
货币政策变化及流动性与房地产价格、房地产贷款、融资成本密切相关,本方向将引导学员系统深入了解货币政策变化,在宏观和战略层面对房地产金融进行把控,指导企业在投融资的时机、方向、规模、类别等重大事项的决策。
方向2:房企并购模式选择及风控
专修案例:融创中国、阳光城等
并购是行业的大趋势,但并购并不具有普适性。并购需要房企具备眼光、实力、时机、执行力、专业团队、风险研判等多方因素来综合达成。并购要采取什么模式,收购与被收购公司之间能否融合,存在哪些风险都将是这一课题方向的研究重点。
方向3:房地产金融创新迭代
房地产金融过去和今天的“创新”有哪些,对明天而言,它是否还是“创新”?本课题方向将聚焦新政策和市场环境下开发企业的投融资痛点,探索穷尽房地产金融创新迭代的新思路。
1+1课题导师全程辅导
▼
倪建达,
钜派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联席董事长。
倪建达先生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具有超过30年的地产行业经验,多年的行业操盘及企业管理经验,加之所带领的企业和团队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杰出的经典项目,以及行业内的超高人气及口碑,使之获得地产界“上海爷叔”的尊称。
2015年4月倪健达先生加盟钜派投资集团,担任集团联席董事长兼CEO,并于同年7月带领钜派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这个全球瞩目的资本市场。一年内,实现钜派投资集团管理的财富与资产总额超过千亿,一跃进入中国财富及资产管理行业的头号阵营!
“上海爷叔”实现了从地产到金融的华丽转身。
刘晓兰,原三益中国董事总经理。刘女士曾担任宝龙地产执行董事、副总裁、商业集团总经理,参与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商业管理并全程参与宝龙地产香港上市工作;曾任万通立体城市投资管理总经理;2013年加盟三益中国,搭建并完善了中国商业资产管理全产业链模式,对商业资产的投、融、管、退有丰富的经历和经验。业内人士无赠刘晓兰“商业地产一姐”的雅称,然而她涉猎的疆域早就不仅限于商业地产。
5大咖平台导师阶段授课
▼
卫哲,嘉御基金创始人合伙人兼董事长。1993年卫哲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3岁进入万国证券,成为“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的秘书,3年做到证券副总经理;29岁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合伙人;年仅30岁就坐上了世界500强企业英国翠丰集团旗下百安居(B&Q)的中国区总裁之位,3年内带领集团的营业收入由不到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0亿元人民币。2006年卫哲加盟阿里巴巴,一年后其所掌管的阿里巴巴B2B于香港上市,后成为阿里首席执行官。
2011年,他从职业经理人转身成为投资人,成立了嘉御基金。他的洞察力、远见、不可多得的经验和多样性思维,使他成为易居沃顿人气超高的平台导师之一。
耿靖,绿地集团副总裁,绿地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
受聘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李光耀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耿靖
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极为丰富,有十多年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大金融领域支柱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经验,也是中国唯一在四大行业都担任过高管的人士。2005年他被上海市政府评为“上海市金融行业领军人物”,2007年被上海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局认定为专家型人才和外向型干部,2013年被上海市政府评选为“浦江人才”。
中国并购公会创始会长,中国金融博物馆(集团)理事长,万盟并购董事长。2004年王巍先生主持创建了中国并购公会;2005 年担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投资委员会专家委员;2010 年创建了中国金融博物馆(集团);2010 年参与创建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并担任首任秘书长。在纽约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并购论坛上,王巍获得“2012 年度并购终身成就奖”;2015 年11 月起,担任亚洲并购协会 (AMAA) 会长和全球金融博物馆协会 (IFFM) 联席主席。2017年1月起,担任由25个国家联合发起的全球区块链商业理事会(GBBC)执行理事。王巍先生直接组织了中国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承销及并购业务,在创新金融工具、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等领域具备极其丰富的经验。
张海民,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海民毕业于深圳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曾任万科集团北京、深圳万科地产营销总经理,联想控股重庆融科智地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星月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沿海地产(中国)华东公司总经理。2010年8月,加入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起兼任福州公司总经理,2015年起担任阳光城总裁。张海民不仅拥有出色的房地产从业履历,更全程参与了阳光城前三年的蜕变过程并做出重大贡献。在他任职期间,阳光城福州公司连续三年蝉联福州楼市冠军,市场占有率超10%,明星项目倍出。2016年,经过两年蓄积势能,阳光城已经成为全国同等规模公司里,土储增长最快、结构最良性、最具备业绩增长潜力的房企,并且在资本市场连奏凯歌,站在新的巅峰继续向2017年生长。这一切离不开张海民的运筹帷幄。
王戈宏,新派公寓创始人,赛富不动产基金合伙人。王戈宏先生曾任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3赴美国丹佛大学担任国际投资高级研究学者,2006年在美国发起创办JW Stone商业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并担任创始合伙人及总裁,全程主导基金的资金募集,团队整合,公司创建,政府,法律,金融等资源的建立与协调,项目的发掘评估和投资的决策管理等。由他所创办的新派公寓成为高端连锁白领公寓行业领军的标杆项目,也使他成为中国高端连锁白领公寓最优秀的投资运营商。
如果你是:
✔
开发商中负责投融资拓展、兼并收购等业务的CEO及其他高级职业经理人
✔
投资商中房地产相关业务的版块负责人
✔
基金、银行、券商等投融资行业精英(高级基金经理、合伙人)
如果你正在:
✔
寻求投融资商业机会
✔
创业途中或即将创业
✔
探寻金融创新转型之道,创造新型金融产品
✔
寻觅有深厚功底的行业领军人物和投融资大师指点迷津
那么,欢迎你来房地产金融课题组!
受访者No.1
章克宇
太平洋商业地产开发执行董事,第五期易居沃顿房地产金融组学员
Q: 您最喜欢的一位(或几位)导师是谁?喜欢的理由?
A:
一位是
Randy Zukerberg(商业领袖、Facebook初创成员之一),因为她超级阳光,满满正能量,高雅又谦和。还有一位是
沃顿商学院院长
Jeff Garrett,通过他我
充分了解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崛起。
Q:您觉得最有借鉴意义的一个案例或一次参访是?
A:
张伶俐同学的纽约曼哈顿MIMA项目参访,让我了解到中国人在世界顶端的开发实例。
受访者No.2
李标
上海置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第五期易居沃顿房地产金融组学员
Q:您觉得最有借鉴意义的一个案例或一次参访是?
A:
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次参访是“台湾之行”。在台湾一共待了一周,看了薰衣草森林、台湾民宿、涵碧楼文旅、十鼓文化村、诚品书店文创、太平洋鲜活社区商业文创类项目和一些消费升级类作品,整体感觉是,大陆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城市化定格中的新兴中产阶层的需求非常接近当下台湾文创的初衷和做法。当下大陆的城市化率刚刚达到50%,大概未来十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城市化率会快速提升到85%以上,而这个过程中,台湾一些商业活动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和思考。
其次,我们一周看了超过七个项目,大部分在城市周边,而且这些项目创业之初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基于创始人的一些梦想延展出来的生意,对我们大陆的参考意义在于,未来大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也会崛起,台湾基于消费升级的一些产品和内容,基于文创的“新文创”做法对我们有一定借鉴意义,尤其是对大陆大城市周边的项目和二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项目。
受访者No.3
冯立鹏
三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中心总经理,第四期易居沃顿房地产金融组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