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T影像百科
CT、MR医学影像前沿介绍,影像诊断/技术交流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MDT影像百科

半月板的解剖与功能

MDT影像百科  · 公众号  ·  · 2024-08-13 11:34

正文

重要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 关注公众号 ,设置“ 标星 ”,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如果你觉得文章好,请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按钮或者分享至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影像百科】推送 的精彩文章。


影像文献检索

获取更多精彩




半月板的解剖与功能


【什么是半月板】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形纤维软骨,内外侧各有一块,类似软骨衬垫。

半月板大体白色,是一种由细胞、特殊胞外基质分子和区域特异性的神经支配和血管支配的复杂组织





半月板词源

半月板 这个词来自希腊语 mēniskos ,意思是“新月”, mēnē的缩写 ,意思是“月亮”。

半月板首次报道于1897年,Sir Bland Sutton 描述其为 “functionless remnants of leg muscle origin.”


【半月板的大体解剖】

位置

  • 膝关节半月板位于股骨髁与胫骨面之间,内外侧各一个

  • 在膝关节外侧的叫做外侧半月板,其前后角分别附着于胫骨平台中央的非关节区域

  • 在膝关节内侧的叫做内侧半月板,其前后角分别附着于胫骨平台的边缘部

  • 内侧半月板覆盖60%左右的股胫关节面,而外侧半月板能覆盖90%的关节面。


形状

  • 外侧半月板,呈 O型 ,其前、后角宽度近似,体部稍宽阔。

  • 内侧半月板,呈 C型 ,后角比前角宽。

三角切面(三面一缘)

从半月板的冠状切面看呈近似三角形,表现为周缘厚,内缘薄

  • 半月板 上表面 微凹,与股骨内、外髁相适应

  • 下表面 平坦,与胫骨平台相连接

  • 周围面 呈外凸状,除了腘肌腱区域外,其余部分均牢固得附着于关节滑膜面,并通过冠状韧带松弛得附着于胫骨平台边缘

  • 游离缘 位于关节腔中央呈弧形


半月板的主要稳定结构

主要的稳定韧带是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横韧带(transverse ligament),半月板股骨韧带(meniscofemoral ligaments),以及前角和后角的附件。


膝横韧带

内外侧半月板的前角通过半月板 膝横韧带 相连

板股韧带
  • Humphry 和 Wrisberg 韧带分别位于后交叉韧带的前后

  • 连接外侧半月板后角和股骨内侧髁上后交叉韧带插入部位附近

  • 只有46%的人同时拥有这两种韧带,100%的人至少有其中一种



其他周围稳定结构



【内外侧半月板结构差异】

内侧半月板

  • 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 大而薄 ,覆盖胫骨关节面的 51-74%

  • 内侧半月板长40.5-45.5 毫米,宽27 毫米

  • 前角 附着于远离胫骨平台的胫骨前表面的前交叉韧带止点前方,与 膝横韧带 融合,前交叉韧带的前部纤维也有部分与 膝横韧带 相融合

  • 后角 厚宽,附着于后交叉韧带止点前方,借一悬韧带与后交叉韧带相连

  • 周围面 完全附着在内侧关节囊上,不间断得与关节囊紧密附着,其中部由关节囊增厚形成 内侧副韧带的深层

  • 内侧半月板与任何肌肉无直接相连

  • 位于内侧半月板后角的半膜肌与该处的后关节囊相融合,从而间接得为内侧半月板后角提供 动力性调节

外侧半月板

  • 外侧半月板 近似圆形 ,覆盖了胫骨关节面的大部分(75-93%),全程宽度近似

  • 外侧半月板长约32.4-35.7  毫米, 宽26.6-29.3 毫米

  • 前角 附着于前交叉韧带止点后外侧,(65%与前交叉韧带融合)

  • 后角 附着于髁间棘的后方,内侧半月板附着处之前,并常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之后方纤维相融合

  • 周围面 与外侧副韧带无直接相连

  • 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和后角大部分附着在关节囊上,后角周围中间由腘肌半月板上下纤维束连接半月板和关节囊,腘肌半月板上下纤维束中间形成一裂孔,裂孔中通过腘肌腱。腘绳肌将外侧半月板与外侧副韧带分开。

  • 外侧半月板与外侧关节囊的附着不如内侧半月板紧密,故活动性较内侧大,并不能起到阻止胫骨前移的作用。而内侧半月板与胫骨连接更加牢固,对膝关节稳定性贡献相对较大。

  • 外侧半月板的后部与弓状韧带及腘肌均有紧密的直接相连。因此两者可直接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活动的 动力性调节

.


【半月板有什么作用】

半月板是维持膝关节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韧带牵引关节进行屈伸运动时,股骨髁和胫骨平台接触并产生作用力,长年累月必然产生损耗,这时候一个神奇的器官——半月板便大显神通了。

作用主要
  • 填充 膝关节,弥补胫骨和股骨关节面的骨性不匹配性。

  • 传递 负荷,半月板可传导通过膝关节约70%的负荷

  • 减震 ,防止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对关节囊和滑膜的撞击。

  • 关节 润滑 功能。有助于关节液在关节内的平均分布,营养关节软骨。

  • 增加膝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 稳定性 ,旋转稳定装置。

填充

半月板的存在,增加了股骨和胫骨表面的组织接触面,避免股骨和胫骨长年累月的“硬碰硬”磨损。

传递负荷

1936年,King最先提出半月板具有传导经过人膝关节负荷的作用,随后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认为半月板传导经膝关节的30%~70%的负荷,从而为膝关节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 从结构看,半月板表面曲形结构的存在有效地增加了关节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承重关节软骨每单位面积的负荷。

  • 从量的分布看,半月板组织承受的负荷量,外侧大于内侧、后角大于前角,屈曲时大于伸直时

    • 对于每屈曲30°膝关节,两个膝关节骨之间的接触面减少4%

    • 当膝关节处于90°屈曲时,关节中施加的轴向载荷比屈曲0°时的轴向载荷大85%

    • 在全膝关节屈曲时,外侧半月板传递100%的外侧膝关节负荷,而内侧半月板占据约50%的内侧负荷

  • 在0~90° 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内半月板传递了约50%的压力负荷。

  • 半月板切除术后,接触应力可能会增加235%,接触面积可能会减少75%

  • 承受较大压力时,半月板的厚度可从5mm压缩至2.5mm,压力被半月板吸收,并分散到较大平面,避免应力过度集中。

减震

Johnson 和 Pope 通过实验模型证明:在压力负荷下,楔形半月板受到来自股骨髁和胫骨关节面向外的挤压向周围膨出,周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  【早起晨读】0105-特斯拉松下联手
8 年前
中国医疗保险  ·  最委婉的诀别:等我读完医,就跟你结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