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豆制品,大家都很熟悉,像是豆浆、豆腐、豆干、豆奶等,都广受欢迎。
不过,有一种豆制品虽然大家偶尔会吃,但对它的认知稍显不足。这种豆制品,就是豆豉。
豆豉是由黄豆或黑豆(多是黄豆),经过发酵而得的大豆制品。它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溶血栓等功能,被誉为“营养豆”。
虽说豆豉只是一种不起眼的豆制品,但比起大豆,它的营养物质更丰富,比如:
1. 豆豉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也大大提升了。
2. 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不但含量有所增加,还更利于人体吸收。
大豆异黄酮在抗肿瘤、抗氧化、防治老年人毛细血管脆弱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3. 豆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聚糖,可大量增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有利于
改善肠道功能
。
4.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豆豉溶栓酶,有溶解血栓的功能,能
预防脑血栓
,对
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
都有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
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会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吃大豆时容易胀气。但在豆豉的发酵过程中,胰蛋白酶抑制物被破坏了,因此吃豆豉不会胀气。
豆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好食材,它除了调味,还能治病防病。
一般按口味以及发酵方式,将其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虽然同为豆豉,但两种豆豉的作用却大不相同。
咸豆豉(常被简称为“豆豉”),主要是食用。
而淡豆豉主要是药用,有退热作用。
先说豆豉。它一般作为家常调味品使用,可以消除烹饪鱼、肉时的腥臊味,可以使一些肉质较为粗糙的食物变得容易消化。
总之,豆豉有
促食欲、助消化
的作用。
再说淡豆豉。中医认为,
淡豆豉能升能散,可以开胃消食、祛风散寒、治疗水土不服。
具体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但又得不到适当宣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烦、胸闷,胸中有发热感、火烧感、失眠等不适。
而豆豉善发散,能够使憋闷在心中的郁气得以发散、烦热得以宣发。
除了能发散心里的郁气外,淡豆豉还能发散淤滞在肌表的寒气,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说了这么多,生活中该怎么吃豆豉和淡豆豉呢?
它可以直接食用,比如拌上香油等作料做小菜;或用豆豉炒菜,香味十足;或蒸豆豉,口味特别鲜;或可调制成豉汁,用于给菜肴调味。
注意:
豆豉的加工过程中加了盐和其他配料,因此用它做菜时要减少调味料的使用。
至于淡豆豉,小编推荐一个食疗方。
姜葱豆豉豆腐汤
食材:
淡豆豉15克,葱5条、生姜4片、豆腐2大块
养生功效:
中医认为,葱白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生姜可散寒、温胃、止呕。淡豆豉既能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郁热,发汗解表之力较为平稳。
在感冒初起时,食用此汤有助于缓解喉咙痒、打喷嚏、流鼻水等不适现象,可以较快地驱寒发汗。
注意:
此汤适合风寒感冒初起或症状较轻人群,若是高热、全身症状明显,须去医院就医。此外,风热感冒不宜用。
点个
“在看”
就跟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