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R语言在数据分析领域的“赫赫威名”,那么传说中的“R语言”到底是什么鬼?
R语言,顾名思义,它首先是一门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就跟传统的C语言,Java语言类似,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门计算机语言。这是因为,R语言天生为统计而生,所以,它做不到像C语言那般的普适,数据分析、统计建模、数据可视化才是它的舞台!
电子商务行业的十年发展以“先驱”的角色开启了大数据时代,近日笔者有幸拜读罗荣锦先生的《R语言数据分析项目精解:理论、方法、实战》一书,得以窥见电子商务背景下R语言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异彩!
书中精彩以区区在下纸笔不足以道尽千万分之一,我们不妨以书中实例进行对R语言数据分析的解读。
接下来诸君同小编跟随罗荣锦老师,在互联网运营团队的工作场景下,了解一些实际有用的互联网运营指标。
当我们衡量互联网产品运营时,必然要建立一套运营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监控产品的运营效果和效率。
这其中涉及到十分关键的骨灰级流量指标。所谓流量指标 就是指网站的有效访问,这个概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互联网的受欢迎程度。互联网中包含3个,分别是:PV(访问页面数)、UV(唯一访问人数)和Visit(会话)。这 3 个指标对移动互联网 APP 同样适用。
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指标来仔细了解一下。
1.PV(Page Views)
PV 是指页面一共被加载了多少次,简单理解就是用户一共看了多少个页面,如图 3.1 所示。例如,一个用户一天查看了 10 个页面,那么这个用户这一天的 PV 就是 10;当天所有用户查看的页面数量总和就是当天这个网站或 APP 的所有 PV。
2.UV(Unique Vistors)
UV 是指唯一访问人数。在线上,开发人员通常会在页面上埋一个 Cookie 来识别同一个用户,只有当用户清理缓存时才会重新生成一个新的 Cookie。在 APP 上,开发人员同样可以生成一个 id 来识别用户。UV 更直观的理解就是当天有多少个用户(去重)访问了 APP。例如,同一个用户在一天内多次访问,计算 UV 时该用户只被统计一次。
UV 的计算口径一般有如下几个:日 UV、周 UV、月 UV、季度 UV、半年度 UV 和年度UV。对应的统计方式就是时间范围的不同,日 UV 是每天去重的访问人数,周 UV 是每周去重的访问人数等。UV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3.Visit(会话)
Visit 是指一个用户当天访问了多少次网站或 APP。初看起来这个概念很模糊,这里的多少次是怎么区分的呢?通常情况下,若一个用户两次访问时间超过 30 分钟,则认为该用户的两次访问属于两个不同的会话。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加以说明,如下表1所示。
表1 Visit 实例
|
Client code
|
Page code
|
Start time
|
会话 id
|
10001
|
p1
|
2016-11-11 14:52:04.890
|
1
|
10001
|
p2
|
2016-11-11 14:52:34.246
|
1
|
10001
|
p1
|
2016-11-11 17:10:22.049
|
2
|
10001
|
p3
|
2016-11-11 18:46:38.638
|
3
|
10001
|
p5
|
2016-11-11 18:46:41.004
|
3
|
10001
|
p1
|
2016-11-11 21:24:48.517
|
4
|
10001
|
p2
|
2016-11-11 21:25:09.971
|
4
|
10001
|
p1
|
2016-11-11 21:25:12.625
|
4
|
10001
|
p3
|
2016-11-11 21:25:16.632
|
4
|
10001
|
p5
|
2016-11-11 21:25:25.135
|
4
|
10001
|
p1
|
2016-11-11 21:25:29.022
|
4
|
10001
|
p2
|
2016-11-11 21:25:32.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