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话主人 –
张剑辉:国金证券金融产品中心总监
内敛但敢于自黑的清华人,国内最了解私募的基金研究者,跟国内众知名投资人相伴成长。
剑辉说:今年来,A股上演“漂亮50”行情,价值投资“备受追崇”,低估值白马股似乎和价值投资画上等号。但仔细梳理价值投资的发展演变,价值投资或许更是一种基于价值规律不断追求高成长、低估值并循序渐进、借助股价波动来可续增加收益的投资行为。价值投资、投资价值之间,有着微妙关系。
本期下午茶邀请三位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的优秀私募,一起聊聊投资那些事,听取本轮风口上价值投资者的市场逻辑观点,也从微观层面上感知多层次的价值投资方法。
- 茶话嘉宾-
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
曾是全球最大主动管理型QFII的基金经理,谦逊有礼。买他产品的投资人可能一年、两年没感觉,但8年下来发现自己收益率排在全市场前十名。
证大投资总裁姜榕:
20多年在一级、一级半和二级市场之间游走,强调以实业眼光做投资,同时遵循市场。清华人,言谈温和而严谨,是喜欢索罗斯的右侧交易者。
沣杨资产总经理吴亮:
原光大证券资管总经理,中国第一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基金经理,曾被称为“中国券商资管先生”,专业圈认可度极高,喜谈教训而少谈骄人战绩。强调投资要夜夜安枕。
-观茶员-
某保险资管管理层(遵嘱匿名)
聪明投资者 范范和肖肖
两人都在基金业或围绕基金业打转15年,坚信“聪明”=简单+专注+坚持,喜欢有社会价值感的智慧,喜欢花时间和精力和这样的“聪明投资者”聊天,户外爱好者。
当Charlie穿着短袖衬衫走进来,剑辉不好意思地说:“下次要叮嘱一下,不用穿得正式。要不然,搞得我穿得太随便了。”
剑辉穿了件圆领藏青色T恤,他在微信上特意叮嘱吴亮,不用穿得太正式。结果,吴亮穿了一件带领POLO衫。
范范打趣:“今天亮总穿得绝对比上次领奖(国金证券颁奖礼)要正式。那次亮总穿着中式衣服。”
吴亮笑了:“我那次是挑了一件正式的服装去的。”
姜榕也穿带领短袖衬衫,三个嘉宾都半休闲但不失正式。他们今年业绩都挺不错,心情也不错。
Charlie是世诚投资掌门人陈家琳的英文名,出身于公募,10年私募经历,算私募界的“中间时代”。他管理的产品今年都是正收益,其中多只产品今年来赚了10%,在一九行情、大片私募亏损情况下,处于中上水位。
他之前曾说过:“单年度来看,我们从没有进入市场的前20名或前10名,未来也不会有。但我们绝大部分年份都能维持在前20%,累计下来的效果就不错。”
姜榕今年又站在了风口上。根据朝阳永续数据,他管理的证大精选今年来收益超过20%,证大投资多只产品今年来业绩超过25%。
证大投资于1993年创办,是中国第一代私募机构。姜榕以民间身份参与资本市场20多年,2000年加入证大,是私募界的“老人”。
我赞姜榕今年业绩很好。吴亮接了一句:“姜总年年都很好。”
吴亮掌舵的沣杨资产业绩也一直靓丽。根据朝阳永续数据,沣杨资产2014年5月发行的第一个产品沣杨锦绣,截至今年7月21日收益率86.26%。历经一个超级牛熊市,但产品年化收益率仍达到21.39%。
今年来,沣杨产品也都是正收益。吴亮说:“我们比较偏好稳健成长股,这些个股基本面没有问题,做时间的朋友,我们倒也不太着急。”
吴亮是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批人物,三年前创办沣杨资产,被认为是私募“新人”。
这三个私募掌门人分别来自公募、民间和券商界的,是私募界的老、中、新三代。
他们都对未来一、两年的A股都表示乐观。姜榕甚至说:“2014年10月启动了长达5年的行情,第一波到股灾结束,去年7月开始第二波行情,会到2018年底到2019年,主要是大股票的行情。”
剑辉后来悄悄告诉我,这场茶话最大收获就是,对股票类资产更加乐观了。而来自保险资管的高管朋友两天后告诉我,已下单买入。
目前仓位和主要策略
剑辉:现在大家都是什么样的操作策略?
姜榕:
从去年7月份开始,
我们判断系统性风险已经很低了,
基本上仓位都比较重的,
现在基本是八九成仓位。
我们去年已经定下来,主攻这四个板块:
蓝筹、周期、国企改革、人工智能,
在这四个板块里面轮动择时。
从去年数据来看,
这几个板块有明显的轮动特征。
我们不是市场的引导者,是市场的跟随者,
我看到的市场信息告诉我,该往哪个方向去走,
那我会在比重上做调整。
我不会一定认为蓝筹一直会领先大盘,
也不认为周期永远是这样,
市场会有一些信号告诉你,
某些东西走到需要调整的阶段,我就撤一撤,
哪些好了,我又开始投。
整体看,今年人工智能的贡献度还是蛮大,
这是看准方向以后才去做的。
一般我们不投中小创,
因为成本和收益不对等,
企业太多了,了解很难很难,
它的同行也很多,没有形成寡头垄断,
你也不知道最终谁能胜出。
我们更倾向于行业竞争已经结束了,
就那么几家企业处于行业龙头的公司。
我觉得中小创这一轮高峰过了以后,
没有四五年的休息,
基本上系统性机会不会有的,
而我们首先研究的是系统性机会,
如果系统性有机遇,
在系统里面做得不用那么极致,都有操作性。
吴亮:
我们现在的仓位不高,在50%-70%之间。
我们从股灾之后判断这两年市场是中性,
所以基本上策略也是中性策略,
今年是中性偏好,去年是中性偏差一点。
我们还是很关注持续需求成长性行业,
比如医疗这个领域,增长是很确定的,
只是这两年受医保控费、医改等因素的影响,
处于被动去产能的阶段,
国内现在6000到8000家小的医疗企业,
可能格局会重塑,
等到这轮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以后,
未来的前景还是很好的。
新能源领域我们也很关注,
未来整个产业格局的变化可能会非常剧烈,
我们能够看到未来中国很多冠军型企业,
我们觉得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传统行业龙头企业,我们也做了一部分搭配。
整体来讲,我们对中小股票仍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当然,未来不可避免强烈分化,大部分可能不行。
大家在上半年一开始在追求价值,买蓝筹股,
这个过程里可能会把所有不符合这个风格杀掉了,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找一些被错杀的标的。
陈家琳:
我对未来两年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
我们现在仓位大概80%多一点,
比年初的70%稍微高一点。
其实仓位很多时候是要考虑系统性风险,
今年因为十九大,维稳窗口特别多。
上证指数的波动在历史上也比较小。
过去半年、一年,方向非常非常重要,
今年上半年太明显了,
比沪深300更强的是上证50,
比上证50更强的是中证100,
中证100跟中证1000代表两个极端,
中证100涨了百分之十几,
中证1000跌了百分之十几,
才半年时间,一进一出就是25个百分点,
所以,仓位是一方面,第二方面看方向。
现在确实各个板块都起来了,
成长股当然是倒过来,可能是往下走,
但考虑它们的行业地位、内生成长性,
其实现在还是不算太便宜,
之前某机构写的一篇文章看空创业板,
他觉得低点到明年三季度,
指数跌20%,等于要跌到1600点,
前两天最低时跌到1641。
但我们如果看内生的话,
其实也不是完全匹配。
这两天券商也在喊,
有一些公司有30%成长性、30倍市盈率,
我说我怎么没看见,
我们希望看到的30%,
不说未来三五年吧,至少未来一两年,
你不能告诉我今年上半年30%、 30倍
然后就可以下手了,
显然现在还没有到下手的时候。
昨天有机构统计,
他们看并购标的业绩增速,
基本上并购结束以后,业绩都是倒退百分之四五十,
有些并购还没结束呢,第二、第三年就不行了。
之前就是化妆化上去,
时间一长没办法,
总有卸妆的一天。
如果让这批股票更彻底的出清,
大家一起跌下来的话,
可能有些股票机会又慢慢来了,
但是总体现在这块还是不便宜。
我们在反思,
今年到目前为止收益不是很理想,
我刚才听出来,差距就是人工智能投少了。
我觉得未来还是会有机会。
公募基金二季报全出来了,
**股票其实没有进到前20吧,
它的涨幅那么大,谁在买?
可能都是全球的科技基金在买,
他们买好以后就放在里面不会卖,
他看好整个大行业,在里面找龙头公司。
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我们之前确实这一块布局少一些,
现在还不算太晚,会有持续的机会。
现在我们还是会有一些消费,
对医疗服务、金融服务会多看一些,
现在有些大银行,历史上波动总体比较小,
而且现在趋势还可以,
我们开玩笑说,
把它看成现金管理来投的话,
你也吃亏不到哪里去。
周期股我们平时投得少一些,
但在香港倒是周期投得多一些,
香港的周期跌得比较多,
心里比较有底。
我们自己也在总结,
按我们的方法去找的周期股,
弹性都比较弱。
下次再去阶段性参与周期股,
是不是选一个财务杠杆很高的,
股票弹性足一些。
未来一年的市场判断
肖肖:未来1到2年,投资者可能面对的风险、收益情况是什么样的?
陈家琳:
未来如果是个数字的话,
我们还是比较保守一些,
我希望投资者净到手是10%到15%区间。
(观察员:80%的概率是10%-15%吗?)
概率我回去再算一下,
说不定比这个高,50%已经不得了了。
投资这个事情,要努力概率提升1%,
位置就不一样了。
姜榕:
我跟市场有点不一样,
很多人认为5000点是牛市的基数,
其实真正这一轮,2014年延续下去,
一直应该是到2019年之后,
它是一个五年的周期。
创业板不一样,前面就已经铺垫好了。
主板其实很多股票如果能够走出来,
2014年是低点,2015年是低浪,
现在很多能够把这个高点打出去,
未来两年里面都是走升,这是五年的周期。
不要把上证指数5000点作为一个高点。
(陈家琳插入:那我修正一下,不是10%到15%,是15%到20%。)
现在市场上很多价值股,
很多企业都在走出去来。
如果你认为是一个熊市,
可能就清仓走人,休息去了,根本没机会。
但是你看完那些股票的走势以后,
你会发现,很多都是在上升过程中间,
不是熊市的状态。
你要分清楚哪些是应该投的,哪些是不该投的。
我看好未来两到三年,
可以买符合市场潮流的50ETF。
相对来说风险和收益比要好很多,
不至于让你亏得血本无归,
要选择个股的话,极有可能踩雷。
吴亮:
中国资本市场我们做了了20多年,
经历过两个比较大的时刻:
一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
使得股东利益一致化。
第二个,中国股市因为供给关系,
使得A股长期处于高估状态,
但现在注册制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虽然现在也没有推行注册,
但实际上已经接近注册制,
如果一年发四五百家,放开的已经很充分。
要把发行价再市场化,可能就更快。
这两年蓝筹起来,是一个共振的过程。
上一拨小股票投资的逻辑也很清晰,
中国经济在降速的过程中,
因为大股票都过剩,处于去产能阶段,
所以杀得很惨烈。
小股票有很多外延事件,
使得大家的目光、资金都集中在这里。
现在,故事结束了,大股票已经杀完了,
整合完以后,剩下的公司确实很好,
往后看,强者恒强的逻辑是长期存在的。
目前我们稍微偏乐观的,
看大环境,中国确实是人口红利过了,
但工程师红利确实在。
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在全球上是有优势的,
所以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企业都慢慢的长大,长成全球老大。
我们觉得未来机会不会太少。
我们可能还是会看更多行业的细分龙头。
如果一些真正细分行业有比较优秀的标的,
在这一轮能到比较合理的位置,
对我们来讲,机会很多。
因为我们选择的行业阶段是偏前端和最尾端,
前端这些东西现在还是比较贵,
如果杀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对我们来说比较好。
怎么看将来银行板块?
范范:银行股今年表现不错,怎么看?
吴亮:
我们其实银行配得很少,一点点。
主要是银行一直没有想得很明白。
任何一轮的危机,总有一个买单的人,
我们原来一直理解,
中国2008、2009年化解危机,
实际上是靠银行加杠杆上去的,
我们一直认为银行应该是那个买单的人,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怎么碰过银行。
银行从2008、2007年那拨高点到现在,
营业额也增了好几倍,
估值那会儿二三十倍,现在是六七倍。
(陈家琳:工商银行刚刚回到十年前6000点的市值。)
我们最早的逻辑里,
觉得银行只要做一次出清,我们就一定愿意买。
但出清始终没出现,可能它用时间耗过去了。
像招商银行一季度已经出现了坏账拐点,
它的坏账率下降了,
其他很多银行可能还不明显。
确实潜在隐患一直都有的,
但我觉得从逻辑上可以去投。
我们仍然投得很少,
是因为没有太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大家讲经济好转,使得银行风险在下降。
如果银行有一天说今年我1000亿坏账划掉了,
我想那个时点我一定会去投银行,
在这之前,我们一直下不了决心去做这个事儿。
陈家琳:
我们现在也有一些银行股,
二季度在某银行股有很明显的超额收益,
这个真的是运气比较好一些。
我们也有大行股票,把它当成像现金管理。
大的方向来讲,如果看半年,
银行股最后的收益大概率不输给现金,
波动不是太大就可以了。
所以,每个人买银行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我们一方面觉得银行有估值修复,
另一方面把它当成现金,
做好一个综合平衡,稳中求进就靠银行来稳。
我们投银行就是两个出发点,
从博弈角度,公募基金的配置相对于基准偏低
另外,现在周期可能会起来一些,
买银行也是在买周期,
只不过这个周期股的波动不会那么大。
以三年作为投资周期来买银行股,
除非你赶上上一轮牛市,站在牛市顶部,
有可能一套套十年,
但2007年过完之后再买,你只要持有三年时间,
你挣的钱远远超过银行理财的收益。
银行股真的是会慢慢涨起来。
我们以前说,如果想投资银行,
有一个右侧交易的办法,
如果哪天银行当天涨幅超过3%,要格外关注。
互相提了一个问题
1. 吴亮:想找到完全匹配自己的风格客户不容易,怎么跟客户去沟通和教育?
陈家琳:
我们希望在一开始,
尽量更加充分的沟通交流,把自己说清楚。
另外,我们之前怎么说的,
未来也尽量往这个方向去做,
你不能保证100%没有任何偏差,
但是大方向不要出现大的偏差,
平时致力于提升透明度,
可能会稍微好一点。
因为时间、精力有限,
我自己时间应该80%是投资研究上,
剩下20%一半在业务市场上面,
还有一半在内部管理沟通方面。
姜榕:
我们自己有一部分资金,
另一块是机构客户,机构可能是大头,
渠道现在有,但渠道很多需要跟投,
净值回撤的要求很高。
常年的客户对我们是了解、认可的,
有的长到20多年,10年客户的比例挺高的。
他知道你会把握市场因素,愿意一直跟着你,
不了解的人,这个星期进来,明天又出去了,
稍微有问题就觉得你做得不行,
找各种各样的原因,觉得应该做得更好,
但有时候人难免会犯一些错误,
偶尔犯一次没有问题的,后面还有机会。
长期做下来的话,犯的错误概率很低的。
陈家琳:往往是这样,如果有不稳定,会是第一、第二年,从第三年开始,后面就比较稳定了。
剑辉:机构的稳定性有时候还不如个人,第一是接触到的信息过多,带来的干扰也就多,二是考核压力过大,甚至被动带来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
吴亮:大部分是短期考核,很少说给机构考核三年。
陈家琳:有时候说一年,我说一年没有办法做的啦,为投资人考虑,我觉得至少两年时间。
2. 姜榕:人工智能进来之后,你们对未来投资是怎么考虑的?
吴亮:
去年阿尔法狗的事情,
我自己有挺强烈的危机感,
我觉得人工智能,迭代太快,变化太快,
将来在深度学习之后,
不排除将来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对手。
只是现在看,大部分量化还在1维,还没升级,
为什么今年市场环境一变,因子就失效了,
因为级别不够高。
我们会做一些数据整理,
用计算机做一些辅助的东西。
在可见的未来,
我们还可以继续在市场上去打拼,
不排除人工智能升级到足够高的纬度,一统天下。
但这一天可能没那么快。
剑辉:
智能的东西,
解决的是广度,另一个是速度快。
那些慢工出细活的东西,
比如价值投资,
他永远都替代不了。
最终这些模型之间甚至是相克的,互相利用,
你形成一个新的策略或者趋势,
量大了以后,可能就马上有人做反趋势。
陈家琳:
我们之前看过几个公募的量化基金,
整体是量化多头策略,做对冲,
不管用什么策略、基准是什么,
最后他们几家之间相关度在90%几。
因子、阀值基本都是一样的。
以后人工智能在决策机制里面,
会占据更高的比例,
但是主动研究哪怕只有1%,
这个1%还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也会找纯粹做量化的团队合作,
通过人工智能强化效率效果,
一些纯量化团队也在增加基本面研究的人手,
他们意识到,策略越来越多,
单单靠20个理工男,
要把证券市场语言顺畅转化成计算机语言,
没有那么简单。
3. 陈家琳:价值投资的实践过程中,面对市场诱惑,怎样保持定力?
姜榕:
我们不只在二级市场做,
还在其他地方找机会,保持长期的生存能力。
我们也经过那种痛苦的过程,
你觉得一个很好的企业,市场不认可,
你要花很长的时间,
客户压力、各种压力都会来的,
有一个好的方向替代,压力会小很多。
我们基本上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
吴亮:
拿着这个东西特别痛苦的话,我就平衡一下。
有些很不错的东西,这个东西也不像那么有价值,
我如果觉得行业很好,很有潜力,在快速成长期,
我会去做一些配置,用来平衡自己的心态,
因为配了这1%的东西,心态也就更加平稳。
陈家琳:
这我也有体会,
有很多股票仓位是用来平衡心态的,
虽然从整个组合的角度来讲,
它对你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对你心态是有影响的。
吴亮:天天不吃肉特难受,每周吃一次也还可以,心理平衡了。
三位投资人记忆里最深刻的事
莎士比亚说,真理往往是在痛苦呻吟中说出来的。
在探求投资真理道路上的他们,说了这些记忆中深刻的事情。
姜榕说,自己投资记忆深刻的事情,就是最痛苦的1000点,觉得拿了很多好东西,但趋势之下,再好的东西都没用。
“我们那时候对汽车行业了解得比较早,重仓上汽,当时上汽两三块钱,但那个时候市场完全不管价格。“
现在回过头来看,姜榕总结教训:价值投资者一方面能够忍耐得住市场波动,另外得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就能在市场上面一直生存下去。
吴亮印象中最深刻的事情,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吴亮过去在光大证券资管的时候,当初很早看恒顺醋业,投的时候,市值只有十几亿人民币,当时的品牌价值是30亿。
吴亮清晰记得,恒顺醋业的主业很好,一直是国内行业老大,当它8亿多收入的时候,有10%的净利润率。但是它的房地产是亏钱的,而且亏很多钱。
“但我们觉得这个公司的价值实实在在,了解下来,公司经营还是很顺利、正常,它确实在处理传统遗留问题,我们当时‘哐当’就干去了。”吴亮说。
回过头总结,吴亮说:“我们看企业的价值是对的,它后来涨到60亿市值,最终价值体现了,地产剥出来,人都换过一轮,但是整个过程很痛苦,可能熬了三年。”
吴亮反思,所谓困境反转的东西,实际上过程很复杂。“有没有必要在那个时点上、那么早去布局?实际上等到这个事儿出来了以后,你再去也来得及,因为你并不差中间的这一点,所以,我们也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提升效率。”
现在,沣杨资产对于困境反转型投资很慎重,因为这种反转其实真的很难,往往是有很多困境就更困境。“消费品可能相对比较好,但如果是非消费品,非持续增长型行业,你可能就等不到那一天。”
吴亮说:“所以我们后面在价值的理解上,更倾向于它确实好公司,确实在增长,但它要让你不那么揪心,不那么煎熬。”。
剑辉总结
价值投资尽管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富有一定的争议。就像本次下午茶的三位嘉宾,都在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践行着看似不同的价值投资。
短期看,他们都走在不同的路径上,但时间拉长又看似异曲同工,其核心是对企业价值、市场规律的遵从。
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
陈家琳沉淀了以基本面研究为核心、买入并持有高质量成长公司的投资方法,赚公司业绩持续增长驱动股价上涨的钱。
陈家琳通常会坚持必要的市场参与度,多少总会有些基础仓位,而且很少追逐市场热点或主题,除非这些与他高质量成长理念相符合。
投资陈家琳,需要给他必要的时间,“大大咧咧”的投资人或许回报更好。
沣杨资产总经理吴亮:
沣杨团队稳重但不安静,几个合伙人从多种视角进行大势判断、行业比较、识别企业的价值,但都坚持以基本面为核心,偏好稳健成长股,追求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复利收益。
沣杨在投资中不偏执,会一定程度上集合基本面与影响市场其他因素顺势而为,尤其是净值不具备安全空间的时候。
投资吴亮或者说沣杨,你可以比较安心,因为他们比你还小心。
证大投资总裁姜榕:
姜榕投资方法上以价值分析为基础,注重对市场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式的观测分析,然后去抓主流行情中的主流板块,抓大放小、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且,姜榕不断汲取新的方式方法,在投资中不仅将价值与成长相结合,还不断追求将主动与量化相结合。
另外,姜榕还努力使投资行为与市场保持和谐,通过与市场趋势和节奏的有效结合,实现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平衡。
投资姜榕,那你可能选择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干货没看够?再附赠一些下午茶“茶点”
1. 50%和500%
Charlie:我自己从2004年四季度真正开始做投资管理,到了2007年9、10月份差不多6000点,我想应该自己试一下,然后就从公募出来了。
第二年,朋友碰到我,“哎呀,陈家琳,恭喜你,逃顶成功啦!”
我真的是6000点的时候把我的投资组合交给我同事了,所以特别好,一路上去没有任何回调。我同事从第一天开始跌,再没浮出水面。
他们说恭喜你逃顶成功,我心想,哪里啊,我其实想着它涨到10000点,我哪想到它第二年跌到1000多点。早知道的话,我哪儿都不去了,老老实实待在原地。
我后来发现我小时候数学没学好,1000点涨到6000点,500%涨幅,后面6000点到10000点掐头去尾能赚50%了不得了,前面500%已经错过了,为了最后那个50%把自己的职业生涯all in了。
2. 就差中石油了
吴亮:A股的总市值还没回到2007年高点……
Charlie:还差中国石油(哈哈哈)工商银行已经完成任务了,创了10年新高,中石油的话继续努力。(中石油2007年11月股价达到历史最高48.6元,截至2017年8月8日收盘,中石油报8.18元。)
中石油大概需要再用10年时间再能从8元回到48元,神华那个时候也是,海外某机构写了一篇文章《神华的目标市值3万亿》,因为那一年全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30万亿,所以他对中国最大煤炭股公司的目标价是中国GDP的十分之一,听上去有一点大。(中国神华截至2017年6月3日停盘前,总市值3843亿元。)
3. 期货行业的韭菜
剑辉:今年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我们看做周左右频率商品CTA基金的每周业绩表现,他们被打脸打得(很惨)。
真的就是给你一种感觉,你在明处要下单,暗处有一个人天天盯着你,然后他会养着你,这个信号一定要出来两三天,让你赚两三天钱,然后打你一下,把你这两三天(赚的钱)打回去,然后继续养着你。从今年年初到5月份之前,几乎持续在重复这个状态。
姜榕:他们是期货行业的韭菜。因为期货有一轮暴跌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设止损位,你知道你在系统里设止损位,就有人知道你的止损位在哪里。
私募研究大咖张剑辉
将一线投资人小范围聚一起,
闭门喝茶、聊天、吹牛皮,
轻松愉悦的下午茶里,投资思想碰撞。
每月一期,这是第二期!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聪明投资者”官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