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国内马拉松迎来了多项重大赛事,无锡、重庆、徐州、郑开等等琳琅满目的赛事让跑友们难免有些难以割舍,而随着办赛成熟,服务质量也成了各项赛事吸纳跑友的招牌。可即便如此,还有一些跑友偏爱海外马拉松,理由同样也是服务。
文/庚庚
编辑/俊俊
图片来源/微博、跑友朋友圈
粉粉嫩的
无锡马拉松
在漫天飞舞的樱花雨中鸣枪起跑,比起直观的赛道之美,赛事服务同样在今年有了进一步提升。
设计了专属的小名牌,而且只印了“名”,以“名”相称,分外亲切。
豪华的完赛礼,大量的体能消耗后,吃下这餐补给,不能更满足了。
火辣辣的
重庆国际马拉松
则在小雨中开跑,不过在这群美少女啦啦队的助威下,这点雨又算得上什么!
奖牌还有小机关,打开后能看到组委会留下的小彩蛋,还真是调皮的重马呢!
当然,如果能在赛事中刷新个人PB那也会被跑友们所看重,
徐州国际马拉松
就抓住了这个要领,为此赛事特别设立了210的官兔,让国内顶尖跑者有机会创造更好的成绩。
最终,
中国选手董国建用时2小时14分18秒,获得全程冠军。
赛事服务日趋人性化,满足跑友各方面的需求,国内的马拉松赛事正在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然而,即便如此,众多的跑友还是难以摒弃对于本土马拉松的偏见,而
偏爱“跑出去”。
那么,
出国跑一场马拉松是什么感受?
无论你是亲身参与还是道听途说,收到的答案多数都是
好评。
虽说国内赛事近年来在推广和运营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相较于世界上成熟的赛事,无论是在细节方面还是赛事氛围,差距依旧比较明显。
夏威夷马拉松
,选手们可以自助补水,也可以选择拿取一次性的纸杯水。整个过程环保,高效,避免了瓶装水的浪费。
传说中,边跑边吃的
大阪马拉松
...这样的补给确实很吸引人了!
女跑者的福利!
名古屋女子马拉松
——燕尾服男团+完赛奖品Tiffany。
平壤马拉松
,在几万名观众的助威下,体验奥运冠军的快感。
当然,还有跑者的终极追求——
马拉松六大满贯奖牌
除此之外,以马拉松为由,当作一次旅行,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能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出国跑马拉松的魅力确实难以阻挡。
相比好评如潮的国外赛事,国内赛事确实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北京马拉松
遭遇
雾霾天
,全副武装,用生命在跑步的选手们...
2016年北京鸟巢半马
,完赛毛巾没有当场发放。赛后,组委会以“避免刚完赛的跑友们在寒风中等待过久以及防止因为拥挤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出现”为由,
邮寄补发毛巾
。这成为了鸟巢半马最受人诟病的地方,赛事组织确实显得有些业余。
东莞马拉松
,竟然出现了
带有地域歧视的抽签制度
。被跑友们疯狂吐槽后,组委会才将推送删除。
还有
虚假宣传
的
银川马拉松
,不仅补给问题严重,甚至承诺提供的蛋糕最后仅仅只是一句谎言。
就连见证完赛荣耀的
奖牌
,有时也会自摆乌龙。
虽说严格的跑友吐槽声不断,但事实上,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也在逐步走向成熟,除了前文提到的一些精品赛事,越来越多的赛事成为了许多跑友每年都必须打卡参与的品牌。
补给逆天
的
哈尔滨马拉松
,除了提供传统的香蕉水果,还有格瓦斯、红肠面包供跑友们选择。
广州马拉松
沿途的
小蛮腰啦啦队
,不仅盘活了气氛也成为了广马路线上最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风景。
还有一路伴随的武警人员,为跑友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号称是
最美马拉松路线
的
武汉马拉松
,让你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体验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沿途提供香蕉、番茄、能量胶等补给,在32.5KM补给站甚至有手卷等待着跑友们!
所以说,许多国内赛事服务真不差,跑友们也能体会到很棒的参赛体验。大家在吐槽的同时也需要理性思考,多给一些包容。
事实上,
国外的月亮也并非总是那么圆。
2016年的伦敦马拉松
,在临近终点,这个选手急需补水的地方,一大群貌似当地居民的人竟然在
抢夺比赛用水,成箱地搬运
...
2016年的英国大曼彻斯特马拉松
,由于赛道测量问题,
在过去三届赛事中,比赛的路程
比标准的42.195km短了380米!
正是因为这短短的380米,英国田径协会将
不承认
过去三年在这里参赛的共计24000名跑者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