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吕考研
原公众号“吕建刚老湿”改为“老吕考研”啦! 老吕坚持每日分享管理类联考、经济类联考干货。考MBA MPA MPAcc 等专业的同学快关注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武汉元宵节8个亲子好去处推荐!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超丰富!2025武汉元宵节免费活动来了!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新一轮消费券即将发放! ·  4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安排!武汉免费爬山好去处推荐来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吕考研

怎么遇见更好的你?

老吕考研  · 公众号  ·  · 2020-04-07 00:00

正文

戳左上角蓝字“老吕考研”关注我们

并点击 右上角 ●●● 菜单栏 ,选择 “设置星标”

每晚12:00 ,老吕陪你考研


#全国默哀三分钟# “没有机会看见这春天的人,给了无数人拥抱春风的机会。”感动泪目,瑾向所有英雄致敬,以寸心寄华夏,将岁月赠山河。

岁月安好,总有人负重前行。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警察的责任是守护百姓的人生安全,而作为考研管综主流老师,我的任务和责任就是,
给你我最好的学习方法 。老吕想告诉你, 不管以何种形式和方法,只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对我们社会国家做到自己所尽力做到的事,你就是最棒的 而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研究生这一仗打的漂亮、赢得完美!

现在进入4月份,有的同学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
”管理类联考的努力和付出到底成不成正比?有人说,早学习了也没用;也有人说,这门课🍐山大,必须尽快学习。“
回答这个疑问之前,我们看一个成功公式。


1

成功公式


稻盛和夫有一个著名的公式: “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考研上,我把它做了一个改写:

考研成功=方向×方法×努力。

方向 ,是一个矢量,它的取值可以是-1到+1。
方法 ,按照从差到优,取值可以是0到100。
努力 ,按照从懒惰到勤奋,取值也可以是0到100。

要注意,中间的符号不是“+”,而是“×”。一个方法满分,努力为0的人,只能永远停留在原地。一个努力满分,方法为0的人,大概率是个傻子。而方向,决定了你何去何从, 方法优秀,也十分努力,可如果它走错了路,也只能是南辕北辙。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好像不是十分努力,可回回考试比你好,可能是因为人家是: 方向1×方法100×努力60=6000分

而你,确实十分努力,但是方向不好,方法也差,得分就是: 方向0.5×方法50×努力100=2500分

现在,还需要我帮你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吗?相信你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因此,想考上研究上,我们需要确定方向,搞定方法,持续努力!如此,定能成功。

2

方向


方向问题十分重要,可是很多同学搞错了方向。


也许你存有疑惑:“老师,我每天都在学习呀,方向没问题呀。”不好意思, 每天学习,这是“努力”的部分,而不是“方向”问题。 生活工作中,“学习”是手段,“掌握知识”是目地;考研过程中,“备考”是手段,“得分”才是目地。我们不能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也不能搞错了目的。


首先,“得分”与“掌握知识”并不等同。 得分需要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但是,不代表“掌握知识”就能“得分”。


其次,“备考”与“学习”也不等同。 比如说,学习中,我们应该尽量把题目步骤写全,但备考中,步骤写全不重要,快速得分才重要,因为我们考的是选择题,没有步骤分。


再如,学习中,不会的题我们要反复研究,搞明白为止,但备考中,不会的题应该先看能否蒙猜得分,然后再反复研究,搞明白为止。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得分”,方式是“备考”,你就得“懂”真题。


第一,懂真题的命题结构。 180分钟,25道数学,30道逻辑,2篇作文,还需要涂答题卡。时间紧,任务重,做题速度必须要快。这就要求平时就要进行训练。


第二,懂真题的命题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是规律是“重点题型反复考”。2020的联考真题中:


数学 “整数不定方程问题”考了2道,“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考了2道,25道题有23道是平时反复讲的。

逻辑 仅“搭桥法”就考了4道,历年真题的所有题目都可以总结为40类题。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 年年是12种谬误的重复,论说文也有规律,否则老吕不可能9年命中7次论说文主题。


第三,懂真题的陷阱套路。 “我一年苦读,醒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没想到,却输给了命题人的套路”,联考考完,很多人的感受就是“我靠,被命题人坑死了。” 题目明明难度不算大,但就是做不完,就是做不对,就是爱粗心 真的是粗心吗?不是的,命题人知道你在这里“粗心”,才这么出题的。因此, 我们要懂命题人,懂他的套路,破解他的陷阱。


瞄准考试,搞透真题,破解套路,是为“方向”。 跟着老吕,老吕给你满分方向,直指“得分”这一靶心,干净利索、简单粗暴。



3

方法

多数同学做题时,思路是这样的:

“题目→方法→答案”


这种方式看起来简单有效,但它只适合简单题,就是这个题用什么方法一目了然,下手就能做的题。这样解题的同学遇到稍微难点的题就不会了,就试图用“刷题”的方式做大量的题来解决,十分辛苦。


正确的思路是这样的:

“题目特点→题型→方法→答案”


你说,老师,这不是更复杂了吗?多了一步做题不是更慢了吗?


其实不是的。我们有一种体验:如果老师告诉你这道题是啥题型,或者老师在书上给你把题目分类了,你会感觉这道题非常简单。但一到考试,题目混在一起,就不会做了。


“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一做就废,一考就哭” 就是很多人的写照。


因此, 做题首先要了解命题特点,学会根据特点来判断题型(母题),总结每种题型(母题)的变化和其对应的方法,这样,无论怎么出题,你都可以迅速破解题目。 也就是这个思路:

再重申一次,历史上所有的 数学 真题 ,都可以总结为 101类母题 ,历史上所有的 逻辑 真题,都可以总结为 40类母题 ;历史上所有的 论证有效性分析 真题,都可以总结为 12类谬误 ;历史上所有 论说文 真题,都可以总结为 四大类话题 。也就是说,搞定了“母题”,就搞定了考试98%以上的内容。


总之:

母题者,题妈妈也。

一生二,二生四,以至无穷。



4

努力


方向和方法,老吕帮你搞定;你,只要努力就好。答应我,从现在开始努力好吗?


那么,我需要你用三个晚上的时间,来听我讲3节课。

这3节课,我们要完成这几件事:


1. 确定老吕是吹牛,还是真的有干货?

2. 确定一整年的备考 方向 、备考 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