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重建自己,但现在才了解,在我内心深处有一泓我永远都处理不了的泪水。”
—— 欧文·亚隆
对每个人来说,原生家庭的印记无处不在,在孩童时期的我们,与父母间形成的互动模式会影响一生。成年的我们,一言一行的背后,都带着童年经历的影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我们也会无意识地翻版早期与父母形成的关系模式,我常说:你与任何人的关系都始于与父母的关系。这些年,“原生家庭”越来越火,火的同时,很多人也非常反感这个词,因为一部分人把自己所有的不幸,全都归结于原生家庭,从而逃避自己应有的责任。其实,去追溯、研究、理解原生家庭,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欧文·亚隆,是当今世界最著名、著作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也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一位大师。欧文·亚隆与母亲的关系并不和谐。在他的回忆中,母亲并不是一个容易亲近的人,她常常否定儿子的所作所为,给欧文·亚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他曾这样评价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她虚荣、一意孤行、爱管闲事、疑心、满怀敌意、抱持强烈偏见和不可理喻的无知(然而就算我也不得不承认她很聪明)。我从来不记得曾和她共度温馨的时刻,也从不以她为我的母亲为傲,我从没有过‘有她做我妈妈我真高兴’的念头。”然而就是这样的欧文·亚隆,已近古稀的他,在母亲去世十年后的某一天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在病床上虚弱地呼吸,各种仪器和管子发出令人不安的响声。但就在这时,他冲出了病房,跑到了童年时代的游乐场,并遇到了自己的母亲。他拼命向妈妈挥动着双臂,问妈妈:“妈妈!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在大喊中,欧文·亚隆惊醒了,在梦醒之后,这几个字眼仿佛仍然卡在喉咙:“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为什么在我生命的最后还要问:’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难道我的一生都以这名可悲的妇人为主要观众?……终我一生,我都在追求解放和成长。难道我既没有逃脱我的过去,亦未摆脱母亲?后来,他再次将自己投入同一个梦中,忐忑地看着那个年老的妇人认真地问:“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这一次,妈妈第一次对他说:“你表现得很好。还有谁能奢求更多?你真让我骄傲。要是你爸爸能看得到就好了。”在梦里,这一次,欧文·亚隆终于与母亲和解,也和自己和解。当我们总想活成别人的样子,或别人眼中的样子,就会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从别人那里夺回对自己的评价权,终究难以活出自己的精彩。荣格说:“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走出伤痛,觉察自己的低效能模式,活出绽放的自己,因为绽放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