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我国新能源车年产量突破千万辆
但目前新能源车在
二手车保值率、整车安全性和
产品功能差异化等方面
距离消费市场期待仍有较大差距
这些问题如何破解?
电池安全问题
不容小觑
发展固态电池有望提升整车安全性
近年来
新能源车自燃事件频发
折射出新能源车电池安全问题
不容小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想真正解决车辆自燃问题,还需从提升产品稳定性上下功夫。
前不久,在国家消防救援局例行发布会上,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王天瑞介绍,在近年发生的新能源车火灾中,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
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和灭火救援的难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他建议,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发力,加强科技攻关,改进生产工艺,尤其是
要提高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的安全性能,加快研制可替代产品,从根本上解决动力电池的热失控问题。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委员孙立清对记者介绍,
新能源车不安全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动力电池。
从电池的角度来看,
目前最不安全的因素主要在于材料方面的组合和合理使用上。
若不恰当使用锂电池,可能会出现过热、短路或被刺穿等问题,导致车辆起火甚至爆炸。
各大车企在提升整车安全性方面
做出了各种尝试
甚至有多家车企承诺“零自燃”
👉
部分自主品牌采取了无热蔓延不起火技术,期待通过多层隔热、主动冷却、自动预警、实时防控等安全防护措施达到效果;
👉部分合资品牌希望通过诸多安全测试包括模拟涉水、剐蹭和底部碎石撞击等极端工况,构建起更为坚实的电池安全防护体系。
从行业发展总体趋势看
当前
固态电池被业内视为
新能源车安全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据了解,目前市场主流车企均有研发固态电池的举动,如果固态电池能够落地,不仅会大幅缩减车辆补能时间、提升续航能力,还能从更大程度上消除电池包破损导致的安全风险。
根据汽车企业公布的产品投放布局看,未来两年将有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进入消费市场,覆盖自主与合资品牌。
新能源车同质化现象严重
车企寻求硬件升级重塑差异化
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姚伊铮告诉记者,他常听到消费者这样抱怨:“虽然每月上市新能源车数量多达几十款,但在产品功能展现上,好像没有太大不同。”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各品牌、各车型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往往一款车型只能贴合某类消费群体的需求。但在
新能源车时代,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包括产品功能、外观设计、市场售价甚至市场营销方式,这显然与年轻消费群体所期待的个性化相违背。
记者了解到,不少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电系统”以及智能化技术均是通过外采获得,由此也导致了新能源车产品
不但没有展现出自身个性化,产品功能还日趋同质化。
对此,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今天的汽车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出行场景需求。”
为了破解同质化现象,汽车企业开始重新思考硬件升级策略,通过智能底盘升级、车内空间优化、轻量化等方向,试图为新能源车注入差异化的特点。
姚伊铮介绍:“比如,某自主品牌研发的AI智能底盘,可以根据不同行驶场景进行自动调节,让车辆在不同的路况前,以更佳姿态做好应对,提升了行驶的舒适性。”
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偏低
云端监测还原真实保值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能源二手车占整体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仅为6%,远低于其在新车市场的表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二手车全年交易量规模还不足2000万辆,说明现阶段二手车商以及消费者依然更看好传统燃油车。
与此同时
保值率依然是衡量
汽车产品市场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
11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全面下降
,其中三年车龄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保值率均低于五成,分别为46.3%和45.8%。反观同期传统燃油二手车保值率,成绩普遍在六成左右。
崔东树直言,在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屡创新高背景下,不升反降的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无疑会影响新能源车市场认可度。
针对新能源二手车“残值低”的现状,
多家车企纷纷建立起官方二手车平台,采用云端、数字化及三方数据实时监测,还原新能源车车况
。如此,可以更为准确预估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合理的二手车辆价格。
在业内看来,官方认证二手车并非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提升的唯一要素,品牌二手车售价仍可能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但有官方认证二手车身份加持,汽车企业可为二手车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是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稳定的重要保障。
罗磊认为,新能源车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期,这也使得新能源车辆置换周期大幅缩短,
打造新能源二手车回收体系对新能源车长远发展就显得更具重要意义
。通过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的信任,也有助于更进一步加强新能源车的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