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理财·生活 |
金融圈生活方式发现者
最近,《纽约时报》发出了一篇有关福耀美国公司的报道。其实事情并没有《纽约时报》所说的那么大,更不像国内一些“标题党”媒体渲染的那样“福耀美国公司的员工都上街游行了”。如果是那样,作为上市公司,福耀集团早就发出声明公告。而且在这个事情发生后,看看福耀集团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的股价在上涨呢,这说明我们的股东充分相信福耀。
企业中有工会组织,这在美国很正常。我并不反对美国工会的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的文化。
对在美国经营的企业家来说,面对工会这是家常便饭。我在美国投资20年知道怎么应对。福耀在美国的公司中,有一家就有工会,我们跟工会的关系处理得很融洽。
福耀其他公司中,有少数工会积极分子进入我们工厂的员工队伍中,他们没有闹什么事,就是悄悄发传单,我们一发现就与他们进行了交涉,并且告诉他们福耀在对待建立工会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福耀在美国新成立的公司,我们都会直接跟员工商量和讨论管理的问题。
其实福耀现在遭遇的这个事情也在意料之中。我们在美国的公司普遍经营得很好,今年能实现盈利。美国当地时间18日晚上,俄亥俄州招商局的官员联系我们,需要我们提供数据。他们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告诉记者,“一些关于福耀的报道是不真实的”。我们已经把实际情况告诉他们。所以,这说明州政府在这个事情上是支持福耀的。他们希望能把这个事情的真相搞清楚。如果这件事不明不白,对俄亥俄州也是一种污蔑。
为什么这个事情我没有第一时间回应?其中有一些原因。
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举行一个大型的招商活动,中文名是“选择美国论坛”。而《纽约时报》那篇文章是6月10日发出的,中文版是6月12日发出的。这篇文章在报道中存在问题,起码有40%是道听途说的。其中主要是采用了被福耀开除的员工的一些说法,听他们发表一些议论。
之所以说30%-40%的内容不真实,我们的公关部门请《纽约时报》提供采访的内容来源,有些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还有30%是历史问题,其中说福耀还因为“环保问题”,被美国联邦安全与卫生署罚款10万美元。其实从这个金额可以看出来,所谓“环保问题”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个罚款也是福耀与有关部门协商的结果。在美国,如果一个企业真的被发现环保有问题,别提10万美元,就是1000万美元、1亿美元都没用,等待你的首先是工厂暂停生产,进入整改,直到符合标准才能复工。
工会组织曾跑到我们工厂附近的一个酒店,组织一场活动,就是在酒店里搞个会议,邀请了来自我们工厂的大概二三十个工会积极分子(之前应聘到我们工厂工作的人),开会完之后,高兴地对事先可能联系好的当地新闻媒体说,“我们成功地召开会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故意模糊了一个概念。按照美国当地的法律,在一家工厂成立工会,必须得到所在工厂半数以上员工的同意。但这次参加他们召集活动的人数顶多只占整个工厂的3%-4%,所以远远达不到成立工会的标准。
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甚至中国在国外投资都会遇到类似问题。我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或者发声,是担心被美国媒体继续炒作、发酵。美国政府17日举行这个对华招商活动,10日《纽约时报》发出这样一篇文章,后者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我不太清楚。《纽约时报》是为了拆特朗普政府的台,还是为了体现美国的绅士风度,告诉被邀请来美国投资的上千家中国企业,美国有这些“阳谋”,你们还投不投?
所以,在招商会的前一个星期出这样一篇文章,目的有些让人疑惑。
另外,中国国内一些媒体的“标题党”表现,让我实在是惊讶了,也接受不了。作为一个几十年来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我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应该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很多数据都是白纸黑字摆在那里的。而福耀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到美国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打造中国的品牌影响。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国内媒体的严肃报道和分析,而不是夸大其词和编造谣言。靠谣言来吸引眼球并赚钱,不但卑鄙,而且也太可怜了。
比如,“曹德旺美国公司员工上街游行”,这个是中国一些标题党媒体在胡说八道。虽然这个事情是《纽约时报》挑的头,但中国国内的“标题党”却在利用机会大造舆论。他们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想把一些中国企业家吓回去,二是想影响股市。
福耀几天来的股票价格并没有受到这一新闻炒作的影响。如果是一家小公司,经过如此折腾,可能损失不小。从最初办厂到现在,我一直是很规矩的企业家,如果真的在美国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的公司会马上发出正式公告。
有媒体说,有员工或工人要起诉福耀,但是这个员工是被福耀开除在先的。他起诉我什么?根据美国的法律,如果起诉的理由不充分,会通过律师让你撤回。《纽约时报》报道中涉及的一些事情其实是在海外投资经常遇到的情况,就算被开除的员工起诉福耀,如果福耀输了的话,也只是一个劳资纠纷,因为我们购买了正规保险,保险公司将会进行赔偿。
关于这次事件,保险公司也问过我们的态度,是跟这样的员工和解,还是不跟他和解。我们认为,开除他是因为他职业操守出了问题,我们并不怕他走法律途径起诉,作为一家公司,我们有我们的用人标准。
而且,福耀集团在美国投资额是10亿美元,他起诉赔偿的金额加上律师费,大约几十万美元。所以,就算他告赢了官司,拿到了赔偿也不会影响福耀在美国的投资。而且,一旦他起诉,我认为我们的理由非常充分,我们会奉陪到底。如果他不起诉,我们都会考虑起诉。这个人虽然已被开除,但也必须把事情搞清楚,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不讲诚信。
早前报道:
曹德旺赴美投资办厂为何陷入泥潭?
对于曹德旺来说,他算对了在美国办厂的显性成本,却没有算清楚办厂的隐性成本。有时候隐性成本也是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美国很多制造业都领先于其他国家,为啥还有企业跑到其他国家去办厂呢?这一点上看,曹德旺之前算盘打得不高明。
今年初,中国著名玻璃大王曹德旺曾感叹国内除了人工成本便宜外,其他的生产成本都比美国高。他随后宣布要到美国去投资办厂。于是内地引发了“曹德旺跑了”的大辩论。而在时隔半年多后,曹德旺却在美国摊上了大事儿,让他感到痛苦万分。
就在年初曹德旺毅然离开故士,拿出十几亿美元,远赴美国俄亥俄州选址建厂,将原先通用汽车所遗弃的废旧厂房翻新改造,并雇佣了大批美国工人,开始了福耀玻璃美国制造征途。起初在美国政商各界的大力配合下,曹德旺的办厂之路走得还算比较顺利,总共为当地创造了1500个就业岗位,也受到了当地媒体的赞誉。
但好景不长,6月12日,《纽约时报》刊文《中国工厂遇到了美国工会》,报道了曹德旺在美国建厂时遇到的困境——车间里的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时间曹德旺在美国出事被掀了出来。那么,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办厂究竟遇到啥问题呢?笔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
第一,拿管理中国工人的制度去管美国人。在福耀玻璃的车间中,有大量的员工抱怨“如果不足够早地提前申请带薪假,福耀就会以旷工为由对工人进行纪律处分。”,此外,一个名叫詹姆斯·马丁的前雇员表示,公司让他暴露在刺鼻的化学物质中,令他的双臂起疱,肺活量变小。马丁现在已经不是福耀的工人,福耀开除他的理由是旷工记录太多。
对此,笔者认为,这是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曹德旺拿中国工人的“吃苦耐劳”的标准来要求美国工人。在中国,很多员工对企业是“任劳任怨”的付出,不仅对加班加点习以为常,某些中国职员更是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主动留下来工作。但是在美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美国工人上班不会很拼命,而且一到下班时间,大家就准备走人。
第二,经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而美国监管部门却“珍视生命”。美国联邦安全与卫生署对福耀玻璃要处以22.5万美元的罚款,他们发现福耀存在违规经营的行为,例如在工人修理或保养设备时,没有良好的锁定机制关闭机器电源。
为了避免受到重罚,福耀在今年3月达成协议,投资约700万美元改善工厂的安全相关问题,罚金降至10万美元。而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也发起了激烈的工会运动,开始抵制福耀玻璃。
对此,笔者认为,在中国很多企业对安全防护问题不重视。条件好的大型企业有防护措施,而环境差一些的工厂连基本的防护措施都没有。而这在中国企业家和员工看来,这都不算太大问题。而在美国监管部门看来,工人在安全保护措施的环境下才能工作,否则要么被要求提高保护措施,要么被监管当局处以重罚。
第三,擅自解雇公司高层职工遭投诉。工厂的前任副总经理通过法院向福耀玻璃发起了正式的公诉,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而被曹德旺“炒了鱿鱼”。为此,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解雇副总经理是因为“他们不尽职,浪费我的钱”。
对此,笔者认为,曹德旺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在中国解雇一名员工甚至高管都没什么问题。而在美国不管这个职员是不是忠于职守,解雇一个员工之前先要与工会磋商,并且给予当事人一定的补偿金。而在未经工会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解雇员工,很可能会遭遇法律诉讼。
第四,曹德旺对美国工会制度并不了解。在中国我们所听到的工会,通常都是逢年过节把职工聚集起来吃个团圆饭。有时候工会还要发发电影票。某职工若生重疾,工会就会派代表买上水果去慰问。哪个职工碰到了经济方面的困难,工会就会出面要求大家众筹募捐。在国内,工会组织的职能往往拘泥于此。
在美国工会不仅站在工人的角度上为其谋福利,而且工会的力量还能强大到左右美国选举进程。从小事上说,美国工会工人的工资都是由工会和资本家直接谈判而定,工人的合同是工会和资本家斗争的结果。
所以,相比之下美国工人的待遇和福利肯定要远比中国工人要好得多。而且,如果工人还对自己待遇不满意,工会可以安排工人罢工,要求资本家进行妥协。而美国的制造业的生产线是按小时来计算的,所以一旦停工对企业来说损失不小。
此外,美国工会手上还有海量的选票,所以美国工会完全有能力操纵选举。无论是从总统还是到州长,甚至是市长都是要依靠这些选票才能被选举出来。这就意味着,美国政治家在很多时候,还要看那些大型工会组织的脸色。所以这几十年来,美国工会的实力日趋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