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ID:iamdesign
听说,今年的火人节火了
不光聚齐了小S、刘若英
就连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
和特拉斯创始人马斯克
也是第N次参加火人节
有不少吃瓜群众发出疑问
啥子是火人节?
竟能让名人大佬共“赴约”
今天就让象君带你体会一把到底啥是火人节
这里有的是
你可以对陌生人表演节目、售卖微笑
做平时不敢的装扮甚至在泥浆中打滚
总之,只有你不敢做的没有不能想的
来过不只看过,更需要参与过
除了每年需要燃烧火人与庙宇的活动
在火人节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它有每一年都在改变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立足于过去、当前与未来
时刻通过改变的主题与时代接轨,与世界和解
“一切都在变化,没有任何消失”
——奥维德《变形记》
今年的火人节主题“
蜕变Metamorphoses
”
是为了致敬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以及捷克著名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的作品
用蜕变一词传达出一种变化与不确定性
迎合当今世界“皆”变的大环境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
由Geordie Van Der Bosch设计的中心神庙
它的灵感来源于日本富士山神社的鸟居
被称为“指引方向的圣殿”
整体由简洁优雅的木制拱门组成
形成通向中央大厅的直线通道
这座长54.8米,宽11.2米
高10.9米的寺庙最巧妙的设计之处
是将它的四个入口与城市的主干道对齐
引出“物理体验和隐喻之旅”
通过创建一个鼓励游客从一端走向另一端的框架
成为回应沙漠之中的干盐湖的开放性空间
法国艺术家Marc Ippon de Ronda
创作的Fragment(片段)
是一组纪念镜装置
它与黑石沙漠的传说呼应
据说,在人类时代之前
一位强大的巨人被女神给了一面镜子
让他能够看到未来
他预见到他将镜子砸碎并落在沙漠里
随着人类缓缓地出现
风把沙子吹开,碎片开始出现
此后,这个神秘的地方被看作用来冥想
容纳智慧的神奇之地
同时“片段”也意味着一切皆变的不完整性
今年的另一个主题装置“生命的气流”
则由芬兰的ON FIRE
与JKMM建筑事务所共同设计的
另一个名称是英语中唯一使用的芬兰语单词“桑拿”
外形是一个圆形的木制展亭
以解构性的艺术装置手法
帮助游客参与桑拿房的空间体验
▲Steam Of Life Pavilion(生命的气流)
“Wings of Glory”
是一个巨大的机械金属飞马雕塑
骏马衍生出荣耀之翼在空中飞翔
体现出纯粹、美丽、令人敬畏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Bee or Not to Bee”这只两米多高的蜜蜂
是用黄色和黑色混凝土
覆盖的泡沫塑料手工雕刻而成
不要被它硕大的体积吓到
靠近一点,摸摸它的四肢,坐在它的花上
你会发现它比你想象中的脆弱
“The Flybrary”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内的图书馆
“蜕变既是重生”
这件命名为“Mariposita小蝴蝶”的雕塑
是一个破壳而出的女性形象
打破束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
▲Mariposita
最终,随着派对的结束
这些艺术作品也会撤离
像参与过火人节的Burner一样
在现实世界中找寻新的归宿
这场派对的最高潮就是火人燃烧的时刻
燃烧着的火人犹如生命的必经历程
从无到有再到无,不断发生蜕变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
由Shane Evans创作的这款由废弃飞机零件组成
高九米多的机器人“Robot Resurrection”
却是一个会喷火的愤怒机器人
它的喷火是随机性且没有人性的
是对世人的报复,源头则是人类对它的抛弃
或许有一天机器人会像人类一样拥有他们的爱情
Michael用镜面抛光不锈钢
制成的这对机器人雕塑
有个很浪漫的名字——每一生都会找到你
他们会像正常男女一样拥抱、抚摸、对视彼此
他们的爱如身体一般永垂不朽
▲In Every Lifetime I Will Find You
“机器人与人类注定是需要和平共处的”
Andrea Greenlees,Andy Tibbetts
和Josh Haywood
设计的“Bebot”是一个可爱友好的钢制机器人
由可供攀爬的框线架构而成
人们可以随意爬到它的身体中做
“眼睛、耳朵、声音或是心跳”
ArthurMamou-Mani设计的“Galaxia”
“生命不止,探索不息”
人类对宇宙星河奥秘的探索从未止步
或许某一天
这个奥秘或许变得不再神秘
由BIG建筑事务所
为火人节设计的巨型镜面反射球“The ORB”
放置在火人节的入口处
成为指引方向的标志物体
Ridical这个词在火人节法则中多次出现
它是火人节一直以来的倡导:
激进的自我表达
强烈的社区意识和完全的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