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是特区中的特区,开发建设前海,是国家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前海吸引了无数高端人才、全球知名企业在这里聚集,良好的区位优势与突出的综合交通优势,为前海战略地位的稳固与优势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障。”
“偌大的空地上,上百辆工程机械紧张作业,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重型卡车来回穿梭荡起滚滚烟尘”,这只是前海自贸区建设的一角。
7月13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官网挂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划”草案,将国务院批复的28.2平方公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以及前海蛇口之间的9.7平方公里片区(包含大小南山片区及蛇口南、赤湾部分片区),总计37.9平方公里均纳入规划区,协同发展。
从公布的草案中的自贸区规划公示文件中,可以发现,自贸区范围除了原有的前海蛇口自贸区,增加了蛇口南及赤湾片区和大小南山片区。
具体来看,未来规划区将分为四个片区,分别为前海片区,以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用地范围为准,包括桂湾组团、前湾组团、妈湾组团,总建筑规模为刚性控制要求。蛇口片区,包括蛇口中组团、蛇口沿山组团,总建筑规模920万平方米。以及新增的大小南山片区,包括小南山北组团、大南山西组团、大南山北组团,总建筑规模475万平方米;蛇口南及赤湾片区,包括邮轮母港组团、赤湾组团、枢纽港组团,总建筑规模485万平方米。
据悉,规划区总建筑规模4725万平方米,产业建筑面积约2500万~260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约1500万~160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规模约88万,居住人口规模约60万。
深圳市规土委相关负责人称,“这一范围的划定主要是考虑规划片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规划区将以立足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城市新中心、一带一路倡议支点为定位,拟建设成要素自由流通的全球开放之城、深港共建的国际创新之城、滨海宜人的绿色人文之城。”
美联物业研究中心指出,本规划打通了前海、蛇口、以及前海蛇口之间的区域,但并非前海自贸区扩容,不要混淆概念。另外,打通后的片区能成片发展,发挥协同效应,既能辅助前海蛇口自贸区的经济起飞,也能带动中间地带的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事实上,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确认,更是为前海打造成珠三角的“曼哈顿”更添一把火。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前海蛇口自贸区也将借助这个机会大力发展。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将为深圳、前海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继续发挥保税港区、自贸区、深港合作区等叠加优势。尤其是妈湾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自贸新城的核心区域,未来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思路——围绕“一区三方向六平台”,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区”。
而前海土地历来是定向出让,不难发现拿下地块的企业囊括房地产、金融、物流、科技等多个行业,包括创维集团、腾讯控股、深圳华强集团、嘉里控股、东亚银行等,多家企业都曾表示将在前海设立国际总部。
为了抑制前海楼市投机炒作行为,前海管理局2016年5月出台土地新规,对企业购地后的转让和销售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绝大部分企业买地虽然是以底价成交,但是“定向出让“也设置不少严苛的规定。
例如若干成交中至少五成的可建建筑面积须由买家自持,且十年内不得出售。部分可售物业中,开发商仅获许将其物业出售或者租赁给在前海注册的企业。其他项目中,开发商需返还一定比例的建筑面积给前海管理局以作自用。甚至还存在着一些项目,是仅在前海工作的个人才获许购买前海公寓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