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阿勒泰法院以“110轮岗值守”模式全天候开展司法服务,对旅游纠纷案件实行就地立案、调解和执行。位于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的阿勒泰市人民法院启动景区旅游巡回法庭办案模式,推动冰雪旅游业健康发展。法院快速响应滑雪运动专业性、危险程度高带来的纠纷,通过旅游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系点衔接联动,提供一站式解决纠纷服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阿勒泰法院以“110轮岗值守”模式开展司法服务。
阿勒泰法院选派各庭室法官实行“110轮岗值守”模式,对案件事实清楚的旅游纠纷案件进行就地立案、调解和执行,为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关键观点2: 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成为受青睐的滑雪热门打卡地。
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度假区接待游客数量显著增长,成为各地雪友喜爱的滑雪场所,推动了阿勒泰市冬季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观点3: 阿勒泰法院启动景区旅游巡回法庭办案模式。
阿勒泰法院在将军山滑雪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通过选派专业法官和干警常驻景区,以快速响应和解决滑雪运动带来的各类纠纷。
关键观点4: 阿勒泰法院成功处理多起滑雪引发的纠纷案例。
通过旅游巡回法庭和法官的工作,阿勒泰法院成功化解了多起滑雪引发的矛盾纠纷,包括小强被撞、雪板划痕纠纷和雪场碰撞引发的网络争议等。
关键观点5: 阿勒泰法院加大法治宣讲力度。
阿勒泰法院加强法治宣传,通过举办专题法治宣传、发放法律提示资料等方式,提高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游客理性选择滑雪方式和路线,预防滑雪运动中的纠纷发生。
正文
阿勒泰法院选派各庭室法官,以“110轮岗值守”模式全天候开展司法服务,对案件事实清楚的旅游纠纷案件实行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执行。
“滑雪运动有风险,行走雪场需谨慎”,对于应急法律知识,法官细细说,雪友慢慢听。
游客有急难的地方就有法官的身影,他们面对面、心连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的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是一座国家5S级滑雪场,是全国唯一与城市相连的高山滑雪场,具备交通便利、降雪量充沛、雪期长等优势。自2024年11月17日新雪季开启以来,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度假区已接待游客51万人次,成为受各地雪友青睐的滑雪热门打卡地,大大带动阿勒泰市冬季旅游业发展。
阿勒泰市人民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准聚焦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启动景区旅游巡回法庭办案模式,助推冰雪旅游业健康发展。
民呼必应有速度
近年来,阿勒泰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拉动冰雪产业快速发展,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日接待游客高峰期超过万人。而滑雪运动专业性强、危险程度高,各类碰撞产生的纠纷逐年上升。
阿勒泰法院快速响应,2020年5月设立将军山滑雪场旅游巡回法庭,选派1名干警常驻开展日常工作,选派专业法官以“110轮岗值守”模式全天候开展司法服务,对案件事实清楚的旅游纠纷案件实行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执行,做到小事不出景区,矛盾不成讼,就地解决纠纷。及时、有效、快速的办案模式给来自全国的游客们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法庭设立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5件,诉前化解案件占95%以上。
2024年11月15日,5岁的小强与父母来到将军山滑雪场玩“魔毯”。在距离出发点十余米处,小强被“刹车”不及时的王某碰撞,导致额头受伤。小强的父母要求王某赔偿,可王某认为,前来滑雪就要自担风险,其拒绝赔偿。
双方到将军山滑雪场旅游巡回法庭反映问题。负责接待的干警唐努尔确认其中无违法犯罪行为后,立即通知法官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合力解纷。调解中,唐努尔向王某解释,小强作为未成年人,不能合理预见其被撞击的风险,因此,未及时安全避让的王某应承担主要责任。最终,王某同意承担60%的赔偿责任。
民纷必化有温度
“旅游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系点”衔接联动,“专职联络员、游客直通道”随时保障,阿勒泰法院以“如我在诉”的理念,换位思考游客身处异地、急切解决纠纷的心情,对滑雪场景区内轻微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等旅游纠纷就地“立、审、调、执”,提供“一站式”解决纠纷服务,有效应对旅游过程的流动性、缔约形式不规范性可能带来的问题,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纠纷。
午夜的将军山滑雪场,灯光与白雪交相辉映,整个滑雪场犹如白昼般明亮,雪友们在这如梦如幻的雪夜中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突然,两位滑雪爱好者情绪激动地争执起来。被撞的是一名来自江苏的女孩,她不停哭泣,觉得自己身在异地、孤立无援,被来自浙江的男孩“欺负了”,坚决要求对方必须当场赔偿修复雪板划痕所需费用及在纠纷中损耗的一小时私教费用。男孩则认为他的膝盖也在碰撞中受伤,并不应完全由自己承担所有责任。两个年轻人带着激烈的情绪来到法庭。
半夜,值班干警安抚双方情绪,听取事实经过,联系“游客直通道”警务人员调取雪场视频。面对法庭值守人员,争执双方情绪逐渐平静。轮守法官1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以专业、高效的职业素养,当场做出分析,女孩儿作为前方滑雪者具有雪道优先权,另一方为后方滑雪者未能控制滑行速度、保持足够的距离,导致不能及时躲避前方滑雪者,对事故的发生有过错责任,应当承担一定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法官耐心地劝解小伙儿,“拿出担当,咱不能让姑娘委屈。”小伙子诚恳道歉,当场支付女孩修复雪板费用,而女孩则放弃了其他要求。她说,“这次纠纷的顺利解决,彻底打消了我来新疆滑雪的后顾之忧,给法庭工作点赞!”
民疑必解有力度
滑雪引发的争端,不止碰撞、人身损害,一些始料未及的矛盾也会因滑雪引发。
阿勒泰当地人李某和湖北省来疆游客唐某,二人在将军山滑雪场滑雪时,李某不慎撞伤唐某,导致唐某受伤住院。双方均购买了商业保险,可协商解决赔偿事宜,但唐某因李某在滑雪群中发表激烈言论,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后唐某将其制作的事故笔记链接发送至300多人的滑雪群中,被多人转发,引发多名雪友在李某网络账号中进行谩骂。李某遂将唐某告上法庭,要求其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案件受理后,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因争议较大,无法协商。阿勒泰法院经审理认为,唐某在微信群中发送的内容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措辞虽有不当,但并未构成侮辱、诽谤。李某在事件发生后,未积极承担赔偿义务,且在网上亦发布不当言论,双方均有过错。考虑到该事件热度已过,不宜在网络重提,占用公共资源,引发不必要矛盾,判决李某主张的公开赔礼道歉等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判令唐某承担李某损失的25%。
为预防矛盾纠纷,阿勒泰法院加大法治宣讲力度,针对涉旅相关部门发送涉旅司法建议、发放《法律风险提示书》,帮助预防和降低涉旅经营与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针对滑雪运动属于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易出现碰撞的特点,阿勒泰法院在冰雪节、宪法宣传日和游客较为集中的节假日,开展滑雪“追尾”责任如何认定、旅游服务合同重点条款怎么看等专题法治宣传,增强滑雪者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理性选择滑雪雪道、滑雪路线和滑雪方式,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阿勒泰法院还在各游客服务中心、接待前台摆放温馨提示卡、法官联系卡、典型案例汇编册,提供“110式”诉讼服务,实现法官服务全覆盖,引导游客选择诉前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说,“法官联系卡信息很全,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咨询人,让我们滑雪更有体验感和安全感。”本季滑雪季,阿勒泰法院开展法治宣传12场次,接待咨询群众7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来源:人民法院报(
2月25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