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妆花云锦灿,冰蚕吐凤雾绡空。”南京云锦因“灿若云霞”而得名,其织造技艺是中国传统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为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
南京云锦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东晋时期官办的“斗场锦署”,其发展和繁荣则是从元代开始。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南京设立织造缎帛的“东、西织染局”,它为南京云锦工艺的发展、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的建立起了奠基作用。
南京云锦在继承并发展了元代丝织物盛行的用金装饰花纹的传统基础上,至明代创造了加金的“妆花”这一锦缎新品种,形成了有别其他地区锦缎的重要特色,使其闻名天下。
至此,南京云锦正式成为宫廷皇家的御用贡品。并因其工艺精湛、用料考究、锦纹华丽,而得名:云锦。
清·同治大红色缎绣彩云金龙纹汉式夹蟒袍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生产达到高峰,全城有织机3万多台,史书称
为了管理云锦的生产,清代康熙在南京专设江宁织造府,负责供应清王朝使用的云锦妆花系列织品和龙袍、补服等衣物。
由于曹雪芹出身于江宁织造府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因此,他在《红楼梦》里,对于南京云锦类的衣料,服装的品种质地,配色和花纹图案,以及表达的审美艺术情趣、价值,都描写得十分翔实。
林妹妹初进贾府,见到王熙凤“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
在遇到宝哥哥时,描写“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
还有“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
南京云锦有“寸锦寸金”之称。
它的昂贵不光是使用金线、银线、铜线及蚕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原料,更贵在繁复的织造技术和独特的织造技艺。
云锦分为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其中“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至今仍需用传统的手工织造。
云锦所用的大花楼提花木织机长5.6米,宽1.4米,高4米,共有1924个零部件,一直流传至今。
云锦的织造需要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
即便经验丰富的织造者,每天也只能织出5到6厘米,云锦复杂纹样的织品需用时数年,任何一处小小失误都将导致重新开始。
南京云锦的织造过程浓缩了中国丝织工艺的历史、文化和技艺,继承和再现了中国丝织工艺的精华,是中国织锦工艺的“活化石”。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5年7月13日,南京市政府携手中国著名高级定制设计师劳伦斯·许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南京周举办云锦礼服大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纯云锦大秀,30多套以云锦面料制成的、融合千年历史和当代时尚元素的高定华服在米兰世博会南京周上华丽呈现,打破了过去人们对云锦只局限于传统服饰的观念。
2024年10月24日,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的艺术活动中,法国总统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南京云锦代表性传承人、云锦博物馆技术负责人陈诚致赠云锦博物馆新春艺术品《金蟒招财》。
该艺术品使用南京云锦的金线工艺制成,上面所织的纹样来源于云锦传统蟒袍中的四爪金蟒形象,让总统夫人十分喜爱,并表示“会放在办公室收藏、展示”。
云锦也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出圈”,“飞”入寻常百姓家。
去年,南京云锦博物馆推出南京云锦申遗成功15周年纪念款“龙凤呈祥马面裙”,每件定价8888元,一上市就受到热捧。在9月22日的“云锦Citywalk”中,传统文化爱好者就穿着“织金妆花龙凤呈祥”马面裙,吸睛无数,一路还吸引了不少人“现场要购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