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写过一篇娱乐圈阶层固化的文章,指路这里➡️
有没有发现,娱乐圈也悄悄地阶层固化了
。
那篇说的是明星这个职业还能搞继承制,的确演艺圈也有很多非明星世家出身的人,但一个事实是:受众已经越来越清楚其中大部分人是资本强喂给我们的,他们包括带资进组的富二代,与平台或大公司签苛刻长约的艺人,哪怕外形能力均不过关,资本家也有本事让他们通过选秀、演员综艺不停地露出、黑红,吸没有思考能力的粉丝,实在吸不到粉也一直有戏演。
所以,不必惊讶比你还普通的艺人却如此自信,网上都沸反盈天了周震南的资源还没有掉,大多数竞赛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没有说过去娱乐圈干净的意思,在煤老板当大王的时代,流行一个词叫潜规则,一个戏的女一号是投资方推荐的,女二号女N号可能要与制片人、导演、副导演进行交易,所以那时一个叫张钰的女演员把她和导演黄健中的交易过程录了音,发给媒体。
▲
搜狐的张钰事件专题页面
但也有很多人是靠自己能力挣巴出来的,所以能有王宝强、张译、段奕宏这样一个戏一个戏演出来的人,这些人也成了目前电影圈的中坚力量。这代人老去之后,中生谁来接班呢?黑红也是红的丑鲜肉吗?
煤老板起码花的还是自己的钱,这个钱总有穷尽的时候,不会一直生捧。但资本会借用粉丝的力量,又掌握了财富密码,多么难以下咽的新人,送去拍个耽美,选个爱豆,不停出镜,总有红的那天,就像你进了一家菜馆,每个菜同样的难吃,为了裹腹总得随便吃几口,吃多了就麻木了。
和同事讨论,这五年来还有没有成名之路不倚靠资本(成名之后有资本介入的不算)的明星了,就数出了这么几位,或许有遗漏,但不会太多。
第一类人来自选秀。
杨超越。
尽管不能服众,但选秀之初她的合约在一家小公司,参选的前几个月她还发誓要在上海混出个人样,混迹于各种展览会、直播,被猥琐宅男调戏。
她的家境也是艺人中数一数二的贫困,幸运是天赐的,不是资方给的。才艺差但她有出众的艺人天赋,机灵、能说会道,在重大场合有表演欲和表演才能。
她的路只能出现在选秀的第一届里,因为第一届的目的都是办出动静办下去,而不是捧自己人。
之后模仿她的
虞书欣
也红了,但虞不仅不是底层,还是富婆。
蔡徐坤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算,他和TFBOYS是同时代的人,经历过无数选秀,这种履历注定他有条件支撑他参赛,就像现在表演系学生不可能再有郭晓冬那种大山子弟,从辅导班学费起就把他们的路径切断了。
不过蔡徐坤参加《偶像练习生》时是个人练习生,没有大公司背景,还背着解约官司,而《青你》恰好也是第一届。丰富的参赛经验让他知道什么样的镜头会被留下来,因此他不顾节目组的意见,坚持穿了一件透视网眼装上台,并且强调这是粉丝送的,从一开始就和其他人拉开了票数,为了不影响收视,他必须在。
如果票数没有一骑绝尘就危险了,有个例子是
王晨艺
,那届创造营的C位是周震南,但王晨艺一直是出道位的热门选手,甚至几年过去了,他的超话排名也很靠前,当时因为所谓的黑粉大战不得不退赛。
素人想赢,还得一上来就赢很大才行。
与蔡徐坤情况类似的还有
刘雨昕
,也是TFBOYS同时代选手,反复出道,所在的前女团已经解散,借着疫情的东风节目爆了,她也毫无意外地当上了冠军,目前是超话前十名里惟一的女爱豆,另一个女性是女演员杨紫,不过她的排名并不稳定。
比他们更素的是
毛不易
,这五年来惟一走红的创作歌手。他同届的《明日之子》有马伯骞、周震南,以及各种有钱选手,可是当一个人能挽救一个节目的时候,出于利益考量,资本会优先选择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个人。
▲
毛不易那一届《明日之子》三强,最右为马伯骞
毛不易就是那个人,有件非常好笑的事是当时赞助商请了李诞和池子做了一档边吃东西边看《明日之子》的谈话节目。他俩那时年轻气盛,不遵守娱乐圈规则,瞎说大实话。毛不易一开口各种跪、赞美、两眼放光,评委一称赞其他选手他俩就”黑幕黑幕”,李诞甚至放话说:华晨宇这么多年有一首像毛不易这么好听的歌吗?
他成为娱乐圈老人之后多次表示对那次大放厥词感到后悔,但那个节目是他难得不油滑的时刻,可惜李诞池子很快被掐掉,换成选手的VLOG。请珍惜每个选秀的第一届,资本的魔爪还顾不到边边角角。
周深
和
阿云嘎
也是类选秀综艺出道的,此前周深参加过《中国好声音》,进了那英组,但是中途被淘汰,没什么水花,反而是三年后去帮唱留下一首《大鱼》。
《声入人心》第一季选的是美型与嗓音兼具的偏美声声乐歌手,当时这块属于选秀开荒,有名家子弟,比如金铁霖的儿子金圣权,但他在节目里刻意隐去了自己的姓,名牌只写圣权,存在感不高。这个节目外部介入力量不够强大,红的基本还是有观众缘的歌手。
周深在这个综艺里声线独特实力过硬,再加上和王晰组CP圈了一波粉。那之后他也很拼,唱了很多影视歌曲,一下子彻底红了。
另一个不算主流的领域捧红过两个人:
GAI
与
PGONE
。
没人会预料到嘻哈能出圈,也没人意料到出圈时间会这么短暂,因为一桩桃色新闻而葬送。PGONE那一阵是圈内人也要蹭热度的新流量,吴亦凡考虑过为他出资与红花会解约。
GAI凭着方言和类似于郭德纲的野生文字才能,登上主流舞台,如果不是被PGONE的事影响,他可能在《我是歌手》站到最后。
第二类流量由耽美剧生产,
肖战
是个较为特殊的例子。他半路出家参加素人选秀《燃烧吧少年》,比赛期间这个节目的控场人龙丹妮屡次批评肖战眼神无光,这辈子就这样了。
以《陈情令》走红后,肖战的经纪约大概是演艺圈最复杂的,以致于走衰后没有公司认领他的合约。
但如果说《陈情令》是无意大爆就太委屈宣传了,本来这剧几乎无声无息,是幕后人士把肖战和王一博片场斗嘴的九分钟花絮进行发酵,迎合了腐女磕糖需求,导致一部水准非常普通的作品得到超高的打分,而且打分人数超过百万。
肖战的入行没有资本,但他的翻红不是意外。比起他,
朱一龙
倒像个意外,与翟天临同班的他,30岁才尝到爆红滋味。小成本耽美剧《镇魂》使他成为成名比肖战还晚的流量,正因为走红太晚,黑粉总盯着他的皱纹嘲笑。
耽美剧规律是演攻的更红,其实也不尽然。《上瘾》中黄景瑜是攻,《镇魂》中朱一龙是攻、《陈情令》肖战是受,准确地说,更符合大众审美的那个更容易爆。
最早拍小成本耽美的演员最多是有人介绍点关系入行,谈不上有多硬的背景,当他们变成摇钱树,资本自然会对其护持。
有一类艺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归类,他们不具备传统明星的外形,但由于有话题度或特殊技艺,其中一些可以攀升到头部位置,比如以说话见长的那些人。《奇葩说》出道的辩手一度很活跃,随着节目的走低,他们声量也弱了。
同样的还有乐夏出来的摇滚乐手,彭磊、五条人,在播出当下有流量级热度,很快转温,不会像大张伟那样成为综艺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