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夜光杯
《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创刊于1946年5月1日,是目前中国报纸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副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江日报  ·  这张14年前的试卷,你做过吗? ·  21 小时前  
长江日报  ·  这张14年前的试卷,你做过吗? ·  21 小时前  
武汉本地宝  ·  雨雨雨!武汉未来几天阴雨天“包场”! ·  3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上新啦!武汉又一批公租房开始配租登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夜光杯

醉蟹醉人

夜光杯  · 公众号  ·  · 2021-05-19 16:02

正文

蟹不醉人人自醉,因为这是朋友的作品。
外出归来,老婆说晚上宗寿山要来。宗寿山曾是我女儿学日语时的同班同学,有时候他会和另一位同学一起来我家玩。一来二去的他竟成了我的朋友。他好久不来我家了,这次说来就来,估计有什么事情。晚饭后不多时他来了,手上拎着一大瓶醉蟹。我认定寿山一定有事求我。
寒暄了几句后我直问,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他说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你。没容我再问,他便指点着醉蟹对我说,我年年总要做一点分送给几位朋友尝尝,听听他们的意见,所以制作它每年也总有点改进。那A君舍不得吃,将我送他的醉蟹转送了好友B。事后B对A说,这醉蟹味道真好,问他什么地方买的,他想买几瓶分送亲友。寿山听说A自己没吃到醉蟹,便又送了一瓶给他。A也知道寿山曾被一家企业聘请,利用业余时间制作醉蟹的经历,故多次怂恿寿山去申请专利,希望他把醉蟹做成一款本地旅游市场的名特产品。寿山最后说,汤老师,直到今天,我才敢将醉蟹送给你品尝。
寿山原来在粮食局食堂工作,凭着钻劲,考取了一级厨师的资质证书,后来又在一家宾馆担任了餐饮部经理。我有时候带朋友去吃饭,冷盆中也会出现醉蟹,他还会当众介绍说这是他用自己研制的配方做的。不过,已过去二十多年了,他从没离开过餐饮行业,也相信他一直在潜心研究醉蟹配方。我虽然吃过他自制的醉蟹,但岁月久远已全无印象了。寿山告诉我,他制作的醉蟹,要一斤五只左右的黄浦江清水蟹,待可以启盖食用时,已成暗红的酱汁带点黏稠,那滋味和各大超市上架的醉蟹截然不同。那晚我就一直听寿山说,插不上嘴。
一天晚饭,我特意开了瓶五粮液,又打开盛醉蟹的瓶盖,一股醇香的酒味和绵绵的甜味扑鼻而来。夹了只醉蟹放在小碟子里:那青色的脊背比在活动时略深些,脚爪背阴处通体呈玛瑙黄。这肉上生骨的佐酒尤物曾馋煞了李白、苏东坡、陆游等不少诗人。不过他们是“啖蟹”,是煮熟的无肠公子,我则是“嘬蟹”,要细细地慢慢地品。先咪了口酒,然后折下蟹脚放进嘴里……这醉蟹让你说不出个准确的味道来,也难怪,二十余种的配料,任你怎么想象,想什么味道有什么味道。
那天寿山打来电话问我醉蟹吃了吗?我说味道不错,就是舍不得吃。他说十有九人说好吃,你吃吧,我做了再给你送去。
再次拿起酒杯品嘬醉蟹时,倏然想起宋代高似孙写的醉蟹诗: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无肠贪曲蘖,要将风味与人传。道出了醉蟹的醉美迷人。想着寿山经历岁月配制的秘方,才有了这五味杂陈的下酒上品。斯时酒香沁人心脾,蟹味绵远隽永,乐得个“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了。



关于我们: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亮“在看”,给我们留言,把它分享到朋友圈。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4月高点击率美文:
李大伟:养老选址
我的舅妈陆小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