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投标项目,
规划范围大、内容要求多,时间周期短
,进一步加大了项目难度。但面对实际的困难,我们没有选择以就问题论问题的思路完成书面要求。而是选择
突破思维桎梏、挖掘诉求的本质,理清思路
,为长春新区管理者建言献策,切实寻找片区品质提升的抓手和策略。
首先,从城市发展的时间、空间规律角度把握整体发展方向。
高新南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依托长春主城逐渐向外扩张,逐渐从城市飞地变为主城区的一部分,面临着城市更新阶段;北湖片区自2010年左右开始建设,先行建设了北湖湿地公园及部分居住功能,产业区部分建设也已逐步展开,正处于快速建设和扩张阶段,急需精细化设计和管控。规划明确了新区的整体性与各个片区之间的差异性,作为区域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其次,规划强调珍视剩余土地的空间价值。
长春新区建设的特殊性在于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有所建设且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是“新区中的结构老化”所产生的。目前城市规划管理者着重要求以城市治理的方式在已经建设且出现问题的地方解决散点式的问题。而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珍视剩余土地价值,利用未建设的机遇用地地区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结构提升。
由此,本项目需要充分将同衡自身规划经验、技术的积累作为支撑,与技术上的创新相比,更强调思维方式上的突“维”,搭建系统性的整体框架。明确各分区的具体问题和提升抓手, 确定区域的引擎和亮点。因此,
本次规划不应局限于“空间景观整体提升设计”,而是定义为“整体发展与更新提升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