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军事智能的未来将是人机环境系统智能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5-04-08 00: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军事智能很大程度上将通过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 来实现。随着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大数据、自动化技术以及物联网(IoT)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军事领域也逐渐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 将成为未来军事作战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核心思想是让人类与智能系统、机械、传感器及环境之间形成紧密的协作与相互适应,以提高决策效率、作战效果和战场应变能力。


1、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内涵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强调 人类、机器与环境的协同作战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作战效能。这种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智能功能:


1) 实时数据感知与决策支持。 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实时感知战场环境(包括敌我信息、气象、地形、情报等),并利用AI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


2) 智能化指挥与控制系统。 指挥官和战术团队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获取实时的战场信息,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战术决策。


3) 自适应协同作战。 战斗中,兵力、装备、无人机、机器人等都能自主适应环境变化,协同作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战术上的“自主执行”。


4) 增强人的认知与反应能力。 AI技术的辅助可以提高指挥官的决策速度与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提升士兵和指挥官的认知能力。


2、军事领域中的人机环系统智能应用


在军事领域,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 的应用主要体现在:1) 智能指挥控制与决策支持系统。如 战场态势感知, 通过卫星侦察、无人机监视、地面传感器等多种手段,收集战场环境数据,并通过AI系统进行实时处理与分析,帮助指挥员获取准确的战场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敌方的运动、气象变化、地形地貌、甚至敌方通讯等。还有,实现 决策优化与预判, AI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指挥员优化决策过程,模拟不同战术情境,提供预判和建议,以便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做出最优决策。2) 自动化武器系统与无人作战平台。 无人机和无人地面车辆能够通过AI与传感器自动执行侦察、攻击、补给等任务,并能与其他无人系统协同作战,无人机群体可以通过集群智能技术执行复杂任务,如空中打击或空中监视。另外, 自动化武器系统(如自主战斗机器人、无人战车等)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基于感知数据和战场环境,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这些系统能够通过环境感知、目标识别、战术执行等方式,自动完成作战任务,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进行“自我修复”。3) 智能后勤与资源调配。 智能后勤支持系统能够根据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自动调配资源,确保前线部队所需的弹药、燃料、食品等物资及时补充。例如,自动化无人运输车队可以在战区内进行物资输送,极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战斗中的装备容易出现损坏,智能维修机器人可以快速诊断并修复设备,减少因装备故障带来的作战损失。4) 网络化作战与网络安全。 未来的战斗将更加依赖信息化网络,通过网络化指挥系统、数据传输和情报共享,提高战术协调性和反应速度。这需要高效、安全的网络支持,AI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防止敌方的网络攻击。 面对复杂的网络战和信息战,AI可以帮助监测、识别和反制敌方的网络攻击,确保战斗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通过智能化的防御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


3、人、机、环境协同的优势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 AI能够帮助作战人员处理海量信息,分析多种战术方案,并快速制定行动计划,作战单位可以根据AI提供的数据实时调整战术和战略,甚至能够自动执行某些战术操作,从而大大 提高战术效率与灵活。


通过无人作战平台、智能武器系统和后勤自动化,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机会,降低战场上的人员伤亡。比如,在高风险区域中,使用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侦察、打击和后勤补给,减少士兵的直接参与。


无人作战平台和自主系统可以独立执行任务,不依赖于指挥官的实时指示。这对于执行某些复杂、危险或重复的任务尤为重要,例如长期侦察、突袭等。


现代战争日益复杂,战场环境变化快速且不可预测。人机环境系统智能能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反馈机制,帮助部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战场条件,并作出及时的应对。


4、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尽管军事智能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技术瓶颈:


1)伦理与法律问题


智能武器系统,尤其是自主杀伤性武器的使用,可能引发伦理和法律上的争议。国际社会需要就如何规范和限制这些技术的使用达成共识,确保其在合法和道德框架内运行。


2)技术瓶颈


目前,尽管AI和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极端环境中的可靠性、系统的自主性、智能决策的准确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例如,自主武器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判断能力可能存在局限。


3)网络安全与反制


智能化系统的网络化特征使得它们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敌方可以通过网络战干扰甚至瘫痪这些智能系统,造成战场信息的失真或中断。因此,网络安全和防御成为未来军事智能系统发展的重点。


不管怎样,随着复杂系统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军事智能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深度融合。这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进步,更是关于如何在动态复杂的战场环境中,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作战效率、减少风险和伤亡,并为决策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战术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军事作战将更加依赖智能系统的协作,使得战争的方式和规则发生深刻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