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邮政报
《中国邮政报》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地震台网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6级地震 ·  13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降雪、大风,气温下降5~8℃ ·  15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这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  3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新疆,全国前五! ·  3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新疆,全国前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邮政报

央视主持人大赛上演“神仙打架”,却意外捧红了邮政人

中国邮政报  · 公众号  ·  · 2020-01-10 19:00

正文


最近

在号称“神仙打架” 的 央视主持人大赛上

一位名叫李七月的 参赛选手

文艺组 “九进六”比赛的实战考核环节

讲述了一名步班邮路投递员的故事


不仅让现场嘉宾给出高分

同时也引发网友热议和泪目

↓↓↓


八年前的主持人大赛

李七月遇到了一位不善言辞的嘉宾

5分钟内没有问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这次失败的人物采访

让她选择成为一名记者


八年后

李七月决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重新采访同一个人—— 曹正富

用新的5分钟讲述他的故事


她选择了一个群体—— 步班邮递员

这是靠着脚力送达邮件的人群

而曹师傅从事这个职业多久呢?

24年!

在24年里,曹师傅徒步行走了 30万公里!



他日复一日地

将信件、汇款单、录取通知书

送至每一个村落的每户人家

他所送出的每一份邮件

都关乎着村民的根本!


在河北蔚县飞狐峪

至今还有村子没有通路

由于交通成本的原因

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愿意在这里承接业务

而曹师傅

就成了这里20多年来唯一的一名邮递员!

↓↓↓



他是信使,是维系山里和山外的纽带。他带来的每一封信,都是在外亲友对亲人的丝丝牵挂;他带来的每一张汇款单,都是工作在外的子女对家人的嘘寒问暖;他的每一次到来,都预示着大山里的人们并没有被这个世界所遗忘。

“我是党员,我要是不干了,就是再来两三个人,怕是也干不长的。 要是没人走这条邮路了,那山里的人就看不到党的政策、文件、报纸,听不到党的声音了,外面就是发生再多再好的变化,他们也不会知道的。 我觉得,这工作是干对了!


1月份的张家口已是寒风凛冽,曹正富所负责的岔道线位于蔚县南部深山区,山势陡峭,温度更是接近零下20摄氏度。这条线路是县内最长的步班投递线,零星分布着26个村落,大部分路段不通汽车、摩托车,甚至连自行车都没法骑。今年,已是曹师傅在这里工作的第25个冬天。


按照班次排定,曹师傅每周须投递两次邮件,一次三天。三天里,要徒步经过27个村落,往返137公里,翻越12座大山,其中罗切崖洼、黑沟梁等山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投递时,他要负重十多公斤的报刊邮件,每天鸡不叫就出门,步行30多公里山路,待满天星斗时才能归班。



有一次,在前往北相府村投递的途中,突然下起了暴雨,山洪顺势而下,阻挡了曹师傅的去路。他怕邮件受损,迅速脱下雨衣包好报刊邮件躲到山崖下。大雨绵延,眼看天渐渐黑了,他寸步难移,只能怀抱邮件,蹲在山崖下艰难地熬过这漫漫长夜。


第二天天亮后,雨虽然小了,但山路泥泞,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一路上,他不知摔了多少跤。当他将邮件送到村民手中的时候,大家看到他一身湿淋淋的,可邮件是干净完好的,无不惊讶,无不感激。村民们有的拿毛巾,有的倒开水,多希望这位可亲的投递员能休息一下,可是曹师傅却没有多停留,他投递完一个村子,又走向下一个,及时将邮件送到用户手中。



深山区里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且常有金钱豹和狼等野兽出没,还会遇到毒蛇挡道。 山区里经常大雾弥漫,一次他在返回时迷失了方向,附近也没有村落,经过近七个小时的摸索前进,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归班。


对于曹师傅来说,漫长的山路,一路行来,最可怕的是孤独。山再巍峨,在他眼里的是空旷;风景再美,在他眼里的是寂静。常年累月一个人的行走,陪伴着他的是心脏跳动的声音,是对自己肩上使命的无限崇尚。



曹师傅说,他在山里唯一能碰到的是羊群和放羊的老人。一位叫李瑞宜的放羊老人说:“在深山里唯一能经常碰到的就是曹正富,嘿,老远一看,穿绿衣服的,不用问,肯定是他。”


在曹师傅投递的邮路上,乡亲们亲切地把他称为“流动邮局”,他用真诚为村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用热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每年到订报刊的季节,他都主动上门为村民订阅当参谋。同时,他还是村民的义务采购员,他将村民所需要的东西记在小本子上,利用休息时间逐一采购,等到下个班次送到村民手中。



有时遇到村民手头紧张,他就为其垫付,等人家宽裕时再给他。在西高庄村有个叫伊世录的村民,家里有孩子得了癫痫病,曹师傅经常帮他垫钱捎药,一有时间到县城,还要帮着四处打听哪里能治这种病,哪里有特效药。化疙瘩村有一位行动不方便的老大娘,孩子在外地打工,老大娘每次进城买药十分不便,曹师傅知道后,就主动帮助老大娘买药,只要到了需要买药的时候,他不论是否出班,都会往返几十公里将药送到老人家手中的。


在曹师傅的这条邮路上,几乎所有的村子都没有通信信号,电视、广播、电话这几样在我们生活中毫不新鲜的东西,对很多村民来讲依然遥远,即便有,也会因为信号不好而多半成了摆设。报刊和信件是他们了解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而投递员,则成了大山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也是村民“最亲的人”。



“是不是真的很难想象,在通信如此发达的今天,在距离我家只有四个小时车程的大山里,竟然依然有人需要通过邮递员和报纸来了解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应该被遗忘吗?


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报纸依然要送,因为比起那些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的子女,邮递员的到来才是他们没有被遗忘的证明!”


大宁村位于大山外围,比较起来是通信信号较好的村,安个信号接收器,电视能收10来个频道,可是偏偏看不到本地的电视节目。村委会主任郭玉祥说道:“是老曹给我们送来报纸、信件,让我们的心里热乎乎的。起码,这表明外边的人还惦记着咱山里人,不然,我们真就与世隔绝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