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5月20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19日的直升机事故中罹难。
字越少,事越大!伊朗总统坠机身亡,宛如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炸弹!
一觉醒来,大家都惊呆了,总统参加外事活动居然乘坐直升飞机瞬间遇难,很多人都感觉难以置信。
诡异的是:三架飞机同时飞行,结果只有总统和外长等要害人物乘坐的飞机出事;出事以后,其他国家还一片迷茫的时候,美国C17战略运输机却已经飞往出事地点附近的阿塞拜疆,拜登也紧急召开会议听取坠机事件简报;本应依法接替伊朗总统莱希权力的副总统却紧急前往事故现场。这一切一切非比寻常的信息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细节?
本文将依据现有全部情报资料,抽丝剥茧为您揭开幕后真相。
【事件发生过程】
2024年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团队乘坐直升机前往阿塞拜疆与伊朗交界地区的霍达法林(Khodaafarin),会晤了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这是过去三年内关系持续紧张的两国总统第一次线下会晤。
之所以选择在两国边境的霍达法林,是因为两国总统要为两国合作在霍达法林水库上建设的吉兹-卡莱西大坝举行落成典礼。两国联合修建该项目长达20年。
之后,伊朗总统与随行人员分乘三架直升机,飞往东阿塞拜疆首府大不里士,参加当地石化项目设施落成典礼。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在飞往大不里士途中坠毁在瓦尔扎甘地区,其余两架飞机安全抵达目的地。
上图中蓝色湖泊就是霍达法林水库,
吉兹-卡莱西大坝
水坝就建在这里。图中可以看到,该湖泊地跨阿塞拜疆和伊朗,该湖泊同时也是阿拉斯河一部分。
【全球各方态度】
事件发生后,伊朗迅速向近在咫尺的土耳其求援,土国防部迅速派遣了一架“游骑兵”无人机和一架具有夜视功能的“美洲狮”直升机,参与伊朗总统及其团队直升机事故的搜救行动,通过红外探测最先发现坠机地点。此外,还有32名搜救登山队员以及来自土耳其凡省、埃尔祖鲁姆的机动车也已出发前往相关地区参与救援。
伊朗就是依靠土耳其提供坐标找到了现场。
伊朗方面确认直升机是撞山坠毁,驾驶舱和螺旋桨燃烧,正是燃烧产生的红外特征让土耳其无人机发现了坠机地点。
突厥系国家中,除土耳其一马当先外,同属突厥系的阿塞拜疆也紧急表示,愿意提供救援服务。
中国与俄罗斯都对伊朗总统坠机表示关切,期盼莱希安全无虞。
中方表示,对莱希总统乘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件”深感担忧,祝愿莱希总统及机上人员安然无恙。我们正在密切关注相关事态,并将为伊方救援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协助。
俄罗斯方面,普京当天就下令派遣救援人员协助搜救搭载伊朗总统莱希的直升机。根据俄紧急情况部发布的消息,俄方迅速派遣由47名救援人员组成的队伍携带专业
设备和车辆以及一架
BO-105型直升机前往伊朗。
事件发生后,伊朗立即向欧洲提出卫星测绘帮助。
欧洲在收到请求后寻求给予伊朗帮助,伊朗也依靠卫星测绘信息快速找到莱希坠机的准确位置。
事件发生后,全世界包括伊朗都认为莱希生死未卜,拜登政府却已经开始召开紧急召开会议听取莱希坠机的情报汇总,并且迅速派遣美国C17战略运输机紧急起飞降落在紧挨事故地点最近的阿塞拜疆美军军事基地。试想,若非确切知道莱希已经坠亡,拜登政府以及军方不会有这么大的动作。
首先,如果没有得到莱希坠亡的确凿情报,美国不会派出C-17战略运输机。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美军运输机降落的军事基地紧挨以色列建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境内的无人机情报中心。美国拥有全世界精度最高的太空卫星网络和地图测绘能力,先于伊朗找到坠机地点并确认情报并不难,而启用战略运输机降落到事故地点附近,自然是投放军事力量以应对可能出现对美国的不利态势。同时,在飞机残骸尚未找到而且搜救尚未完成时,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
5月19日晚上8点58,也就是莱希坠亡前一个多小时,以色列NGO媒体《israel war room》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直升机”图标。
这说明,美以先于伊朗搜救结果出来之前就已经知道莱希坠亡并已经提前做好准备。
而且,事件刚发生,美国共和党议员就对莱希坠亡表达喜悦。
很明显,美以对莱希坠亡持欢迎态度。
各方态度泾渭分明,彻底看清世界对伊朗的真实态度。
【为何直升机出行】
在世界历史上,与美国敌对国家一般都采取铁路这种陆地出行方式。比如,斯大林和朝藓领导人出国访问都乘坐列车,一代伟人访问苏联也是乘坐列车。
那么,为何明知自己是美国和以色列的眼中钉,莱希还执意选择乘坐飞机前往大坝落成典礼呢?
这就涉及一条重要的河流——阿拉斯河。
这条河流发源于土耳其东北部,穿过土耳其卡尔斯省后成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纳希切万飞地、伊朗以及阿塞拜疆共同的界河。过去,因为阿塞拜疆与伊朗、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纳卡冲突,导致这条河流上水利设施损毁,经常性发洪水导致伊朗一侧无法铺设铁路,公路也因为洪水时断时续。莱希公务繁忙,时间紧迫,只能乘坐飞机参加就在自己国境边界的水坝落成仪式。
上图为阿拉斯河
那么,伊朗拥有包括波音340和空客321在内的大型客机,却为什么选择小型直升机呢?除该地区没有可供大型飞机起降机场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莱希去往的霍达法林水库地跨两国边界,几乎全部航程都在伊朗境内。不选大型客机是因为距离短,没有大型机场,轻便的直升机就成了最优选择。在本国境内飞行自然安全性大幅提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伊朗总统会如此【大意】。
【水坝背后的铁路和能源利益】
阿拉斯河上的吉兹-卡莱西水坝是阿塞拜疆和伊朗合作的三个水坝项目中的一个。水坝的作用就是调节径流、发电以及治理洪涝,这点可以参考三峡大坝。一旦这些水坝建成,那么,当地的洪涝就会减退,以前伊朗在两国边境地区建成的铁路也就有望重新铺设。
过去30年,因为三国之间相互矛盾不断,导致本应该造福三国两岸人民的阿拉斯河,反而严重阻碍了地区交通发展。
从地图上看,阿拉斯河同时经过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纳卡地区。一旦在阿拉斯河河谷建成铁路,那么,从里海穿越伊朗、亚美尼亚、土耳其进入欧洲的铁路将铺设完成。长期以来,土耳其一直寻求打通从本土到同属突厥系的阿塞拜疆的陆地通道,但受制于三国边界冲突,一直未能如愿。
2020年土耳其交通部早早将铁路修到了境内卡尔斯。埃尔多安就是看到了阿塞拜疆夺回纳卡以后,可以修建铁路穿过阿拉斯河河谷,与其飞地纳希切万直连,然后穿过纳希切万就能直达土耳其境内。
从地图上看,从土耳其到阿塞拜疆的公路是可以贯通的。一旦将来把阿塞拜疆铁路对接到卡尔斯,那么,一条从里海直达土耳其海峡进入欧洲的铁路动脉将修建完成。
上图
系技术生成,
从土耳其到阿塞拜疆的公路交通是通畅的
,但在霍达
发林到
纳
希
切万地区的交通确实阻断的,
打通
这里就能建成
铁路
。
红色箭头就是受阻的阿拉斯河谷地区
既然能修建铁路,那么,一定能修成天然气管线。长期以来,土耳其为了实现四海之地战略,一直谋求与盟国阿塞拜疆建立从里海穿越阿拉斯河流域直达欧洲的天然气管线。
土耳其频繁插手阿塞拜疆与其他国家纷争并坚决支持阿塞拜疆,背后就是控制里海直达欧洲能源管线的野望。
莱希之所以愿意与之前摩擦激烈的阿塞拜疆缓和关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撮合下,伊朗开始转向与其他邻国缓和关系。伊朗与其他国家缓和关系,则中国就可以将伊朗打造成一带一路进入中东和欧洲的桥头堡,这与莱希因与中国签署高达4000亿美元的25年抄底协议的目的暗合。
伊朗转变的另一个主要执行人,就是这次同样坠亡的伊朗外交部长拉西扬。两人共同努力,促成了伊朗从之前与邻国争斗转变为合作共赢的缓和路线。
中国支持伊朗缓和,在高加索地区的最大成就是打通阿拉斯河河谷铁路。阿塞拜疆、土耳其、亚美尼亚已经加入一带一路,同意修建贯穿高加索地区的铁路。随着最近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开始边界确认谈判,中俄土伊协作取得重大成果。这个重大成果是规划了阿拉斯河河谷铁路和石油管线,建设后一带一路在高加索地区将畅通无阻。
能源方面,阿塞拜疆与伊朗关系缓和后,里海五国合作开发将逐步开展。这个协议是排除北约国家参与的。这等于砍断了美国插手里海的爪子。一旦里海能源开发出来,足够中国使用300年,彻底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莱希和拉西扬表面是前往两国边界参加水坝建成典礼,实则是打通了中国千年战略“一带一路”高加索地区最顽固的梗阻。这无疑触碰到了美以的逆鳞!
对美国来说,一旦阿拉斯河河谷铁路以及石油管线打通,那么,美国将永远失去染指里海和高加索的可能,中国和俄罗斯将完全控制里海能源开发。而且,因为土耳其修建的管线直接将伊朗能源输送到欧洲,这对欧洲是有利的。这就揭示了莱希坠机后欧洲为什么愿意帮助提供地图编绘。
伊朗和阿塞拜疆关系的缓和,就如当初同样由中国主导的伊朗与沙特和解一样,它释放的信号和背后广大的合作,尤为值得期待。伊朗与沙特合作导致以色列与海湾国家合作搁浅,伊朗与阿塞拜疆合作则导致美以与里海沿岸国家彻底绝缘。这些大和解背后,都是在撬动美国能源与以色列安全利益。
更大的层面,伊朗的行动给中国扫清了地区障碍,中国一旦越过高加索,未来中东国家就会大量加入上合组织,美国就可以绳子套头自我解脱了。
【阿伊和解的全球影响】
上面说到土耳其一直渴望直接与阿塞拜疆建立铁路、能源联系,而阿拉斯河河谷铁路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对阿塞拜疆来说,阿拉斯河河谷铁路将阿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连成一体,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更能从飞地牵制亚美尼亚,进一步确保了纳卡的安全。
同时,土耳其多年来一直在筹划将以色列在阿塞拜疆势力挤出阿塞拜疆。在以色列屠杀加沙居民的情况下,土耳其已经中断与以色列一切贸易。在这种情况下打击以色列就显得更加紧迫。
阿塞拜疆之所以与以色列关系友好,就是因为以色列40%原油从阿塞拜疆进口。这种紧密经贸上,以色列才得以在阿塞拜疆首都建立无人机情报中心。一旦阿拉斯河谷铁路和能源管线打通,那么,土耳其将成为阿塞拜疆能源出口欧洲最大的买家。这样,以色列在阿塞拜疆的能源地位下降,土耳其乘机进入就可以将以色列挤出里海。
目前,突厥系国家在高加索地区势力得到加强。近期,同属突厥系国家的哈萨克斯坦参与了兄弟国家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领土谈判。亚美尼亚失去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土,哈萨克斯坦则进一步开辟了从里海向欧洲出口油气除俄罗斯之外的第二条路线,即:哈萨克斯坦油气可以通过阿塞拜疆,穿越阿拉斯河河谷管线,直达另一个兄弟国家土耳其,再出口欧洲。同属突厥系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同样可以将自己的能源搭上这趟顺风车。
对突厥系国家来说,阿拉斯河河谷一线是突厥系国家掌握的能源与物流主动权最高的路线,极大地促进了突厥系国家在世界能源和物流中的地位。
正因为知道莱希打通的阿拉斯河河谷对土耳其及其背后的突厥系国家非常重要,所以,土耳其才会第一时间出动夜航直升机和无人机全力搜索莱希坠机地点并成功获取相关信息。
阿拉斯河河谷铁路建成直接将土阿伊在内三国连成一体,将来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必然驱逐境内以色列和美国驻军。土耳其排挤以色列在阿塞拜疆势力,伊朗排挤美国在里海地区势力,两者合作就是一扇门,将美国关在了高加索地区之外。这样,北约就无法染指俄罗斯战略核导弹部队在高加索以北、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发射阵地。俄罗斯未来解放乌克兰东部四州后,北约将再无可能在顿巴斯部署反导系统。这样,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安全将再次提升一个数量级。
对中国来说,阿拉斯河河谷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进入中东的最后一段梗阻。一旦建成,中国列车不仅通过阿塞拜疆、土耳其进入欧洲,还将通过伊朗西北部大不里士进入伊朗西北部油田,直达伊拉克境内中资油田。还可以通过德黑兰向西北进入伊朗划给中国的贾斯克港口。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就可以从西部战区直达贾斯克,与阿曼湾的中俄联合舰队汇合。
俄罗斯的高加索、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伊朗安息高原构成了一座高地,只要突破这里中国就将如猛虎下山,直扑石油美元心脏。
从2018年4月被犹太富豪索罗斯策动颜色后,亚美尼亚就成了美国在高加索地区同时牵制中俄土伊四国的利器。
亚美尼亚在2018年4月颜革成功后立马挑起纳卡冲突,就是要阻止阿塞拜疆在2018年3月与其他四国签署里海五国合作协议下联合开发里海。
但是,在中俄土伊四国的联合协调下,亚美尼亚按照血饮之前的判断,最终归还纳卡领土给阿塞拜疆。一旦阿拉斯河河谷铁路建成,亚美尼亚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未来,一旦亲美的帕西尼扬下台,亚美尼亚就只能再次投靠中俄,全面接入一带一路。这样一来,中国将获得穿越亚美尼亚、土耳其直达欧洲的另一条铁路线。两条腿走路,谁也别想坐地起价,中国一带一路将更加安全。
从2003年开始,欧洲就与美国规划了从阿塞拜疆穿越格鲁吉亚、土耳其进入欧洲的南方天然气走廊项目。未来,一旦阿拉斯河河谷铁路下的石油管线建成,那么,欧洲将失去南方里海天然气的控制权。这将进一步分化欧美在制裁伊朗问题上的共识。
上述四点中,中俄土伊获得的权益,就是美以身上失去的巨额利益,在他们眼中可谓损失巨大。
对以色列来说,未来失去巴库无人机情报中心是迟早的。伊朗在缓和与阿塞拜疆关系后,将集中精力联合土耳其打击伊拉克库尔德武装。这将动摇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柱伊拉克。同时,库尔德被打垮后,以色列也将被迫撤销在库尔德首府埃尔比勒的摩萨德情报中心,而美国失去库尔德就必然从伊拉克撤军。
上图系技术生成
沙特与伊朗和解,又驱逐摩萨德和驻伊美军,这等于美以在中东大踏步后撤。无可避免的是,美以将失去中东核心区,而该地区正是美元支柱,更别说还要面临,已经跳上安纳托利亚-安息高原,随时准备扑下去的中国猛虎。
【谁是凶手】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伊朗总统的外交政策和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美以。从两国提前知道莱希坠亡和预告直升机坠机能看出,美国和以色列是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其中以色列嫌疑最高。
依据如下:
从2022年到2024年,以色列借助阿塞拜疆和伊拉克库尔德境内的摩萨德情报中心,对伊朗发动了两次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摩萨德在阿塞拜疆建立的无人机情报中心与坠机地点很近。两次袭击都打击了莱西坠机所在地的东阿塞拜疆省。摩萨德支持的库尔德武装更经常偷渡往返该地区。乌克兰内战爆发后,以色列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就穿越该地区进入纳卡地区。打击距离边界不到600公里的直升机自然没啥困难,更别说它还拥有背后美国提供的全球信息指挥系统和高超间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