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近期刘士余对“资本大鳄”的第二次严厉表态。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ID:jjbd21)、新浪财经(ID:sinacaijing)
继对“野蛮人”行径痛斥成“妖精”之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监管枪口瞄准了新目标。
2月10日,全国证券期货工作监管会议上,刘士余将监管矛头直指“资本大鳄”,并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的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这已经是近期刘士余对“资本大鳄”的第二次严厉表态。1月3日,刘士余专程到证监会稽查局、稽查总队进行工作调研,其就表态要“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逮鼠打狼,敢于亮剑。”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近两年再融资、并购重组规模的急剧膨胀,隐藏在其中的“妖精”也深度介入。因此,监管层对再融资、并购重组、杠杆买壳等进行严控并严查资金来源,实际上也是想抓住专司炒作的“妖精”。
2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文章《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前奏:监管层连续发文剑指并购重组 多方夹击降“壳价”》,指出A股从事杠杆收购的‘妖精’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大张旗鼓使用杠杆资金囤壳的机构,有可能成为新的监管对象。2月8日和9日,证监会连发两文:《关于加强对并购重组商誉有关审核及披露的监管的提案》和《关于组织“自查自纠、规整规范”专项活动的通知》,均剑指并购重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刘士余就公开痛批“妖精”、“害人精”们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在此严厉表态下,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野蛮人早已偃旗息鼓。因此,刘士余此番对“资本大鳄”连续严厉表态,震慑力不容小觑。
以下为新浪财经整理的刘士余今天的监管会议讲话八大要点:
1、交易所不能沾沾自喜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刘士余称去年资本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做出新贡献,融资额度全球第一,但数字是成绩也是忧虑,数字质量还不够,两个交易所不能沾沾自喜,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2、通过上市企业观念带动和模式变化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刘士余称“去年服务脱贫攻坚战略的探索受到高度关注,认识逐步趋同,一家企业已经过会。在标准不降的情况下,贫困地区上市企业通过观念带动和模式变化,给贫困当地的帮助远远比直接带来的经济价值要大得多。”
3、中概股在美国一样是服务国家战略
刘士余称“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另外,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
4、好政策也被黑哨吹歪了
刘士余称“网上预测股票预测到个位数,股指能预测到个位数,我是学工程的,都想不到。一出差晚上就睡不着,电视里操着各种方言的各种预测,什么2673点,什么今年要到3284,这种分析师我们将来就得有一些措施,你按50点预测还算是贴点谱,怎么可能预测到个位数?现在可能点击率决定他在公司是不是经济学家,黑哨几年没打,又出来了,好政策也被黑哨吹歪了,全世界也没见(像我们这样)个别券商经济学家这么胡说八道。”
5、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
刘士余称“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2017年,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力度要提升,要进。”
6、2017年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要进一步改善
刘士余称“去年在基金业协会的会上,我讲这个野蛮人,是倡议大家不要去做,并没点名,但我在机场还没起飞就被解读成险资了,就算讲险资也是极少数,也是小妖精,我们大的险资人保国寿都是好的,最后被解读成这样,众口难辩。但话说回来,资本市场不允许任何人呼风唤雨,兴风作浪,随心所欲,赌场也没这么干的。”
刘士余还提到,去年12月3号我说挑战国家法律底线将开启牢狱大门,12月5号审理徐翔的案子,(纵容这些)对散户扒皮吸血行吗?我们是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要还市场一片蓝天。
刘士余称,有些证券公司过去(拉人开户)是能骗就骗,结果人家来了,又说“这里面弱肉强食,我们尊重市场”,那能行吗?
刘士余强调,要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背离价值,资本市场脱离实体经济,不酿成大祸才怪。“少几分浪漫,多几分严谨,多几分理智。”
7、注册制和行政核准制不对立
刘士余称“注册制是监管的方法论的要求,和行政核准制并不对立。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
8、惊涛骇浪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弱肉强食者在操纵
刘士余称各种准入类产品,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质量审查,资本市场运行要稳定。“惊涛骇浪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弱肉强食者在操纵。”
2017《中国企业家》杂志“两会调查”已正式启动,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此次两会调查主题为“实体经济如何破局”。实体经济困难已经讨论了很多年,我们认为实体经济已经到了破局的临界点,未来将会出现一大批有竞争力的新型实业公司。那么实业经济到底面临什么困难,什么样的公司能够脱颖而出?欢迎您来贡献您的智慧。
本次调查结果将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在3月3日“两会沙龙”活动中发布和讨论,并刊登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
点击图片即可直接参与两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