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邦哥站在上海的人民广场中央,准会想起在人潮涌动里排队的那个下午。
那时,人们愿意花费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和几十元的零钱,去买一种叫作“网红小吃”的食物。当然,“网红小吃”只是一个名字一种代号,它可以叫喜茶、鲍师傅;也可以叫光之乳酪、仰望包脚布。
在吃货眼里,这些也许只是厚积于舌根薄发于舌尖的玲珑食物;但在关注邦哥公号的亲们眼中,这些“网红小吃”或许是让人垂涎和艳羡的创业机会。90后的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已经拿到了一亿元的融资,04年就成立的鲍师傅糕点一直闷声发大财,成为网红也只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俗语云:网红小吃的套路都是相似的,红不了的小吃各有各的不幸。
邦哥在清明时分未去踏青祭祖,关于这个问题忖度几日,悟出一二,便任性转转文风,一篇《网红小吃修炼手册》献予诸位。
颜值:天生丽质难自弃,淡妆浓抹总相宜
云想衣裳花想容,美食若是不美岂不啪啪打脸。对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的人们,、样式、形状、图案的推成出新只是满意度及格线,若是能在一款小吃上体现美学设计感就更容易俘获人们尤其是少女的芳心了。
光之乳酪,听这名字就有一种“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指引着我去你家消费”的赶脚,乳酪里包裹着芒果、草莓、榴莲,缤纷水果给你的视觉冲击可见一斑。喜茶则扛起“芝士奶盖”的大旗在色彩上做足了文章,或琥珀金黄,或翠绿明亮,再点缀上玫瑰花瓣,撩得人们春心萌动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不发一条朋友圈简直天诛地灭呀嘤嘤。颜值赛高就是人们发朋友圈的动力,对于一款食物而言,精致的图案出现在社交屏幕的那一霎那,“香”与“味”的考评早已灰飞烟灭,“色”的可扩散性便在此时此刻熠熠生辉。
突然想起北京有一家网红店(不是小吃)叫做“局气”,馆子内有一道在朋友圈被广为流传的菜品:蜂窝煤。邦哥在五道口尝过一次,其主要原料是黑糯米,味道中规中矩,谈不上惊艳。但在食用前,服务员会给这道菜浇油点燃,点燃之前会提醒顾客要不要录一段小视频。这个提醒太重要了,顾客无论是出于自己本来的小心思还是礼貌问题一般不会拒绝。
“局气”的“蜂窝煤”,服务员会在顾客食用前浇油点燃
记忆点:投其所好,多多益善
大家都熟知的“木桶理论”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在邦哥看来,这一点在“网红小吃”上是不适用滴。恰恰相反,一款小吃能不能成为“网红”要看“长板”,要看优势点和记忆点。划重点!这里说的记忆点没那么神秘,更不是类比“雕爷牛腩”500万的秘方,只要投其所好地下猛料就会有奇效。比如以下记忆点食材在小吃中的屡试不爽,应该是“网红小吃”们公开的秘密了:
“芝士就是力量”,女生们对芝士的顶礼膜拜有一种难以解释的原生的情怀;
“得肉松者得天下”,没有什么配角比肉松更容易让人心生欢喜,如果有,那就是肉松放少了;
“脂肪杀器牛油果”,又名“鳄梨”,自带减肥属性,就这一点便可轻松俘虏万千拥趸;
“久食不厌的抹茶”,这么说吧,你任意问一下你身边的10个女孩“喜不喜欢抹茶”,如果有3个女孩大义凛然地说“我不喜欢!”,算我输。
混搭风也是一条迅速吸引记忆点的捷径,突破常规的食物组合方式,仰望包脚布在煎饼中加小龙虾、加金枪鱼就是生花之妙笔。
当然,邦哥还总结了一套“人间异味是清欢”的理论,越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接受的味道越能促使人们标榜特殊性、越能激荡起广泛传播的涟漪。比如榴莲的合理化运用、臭豆腐螺蛳粉之辈的臭味相投。
“仰望包脚布”煎饼里加小龙虾和丧心病狂地加7个鸡蛋
定价:适逢其时,恰如其分
当小吃成为一款网红时,价格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没那么重要可不是不重要,基本的套路还是要领会的。
咱不能太低吧,薄利多销、打折促销可是拆自家招牌的事,正所谓“打折一时爽,正价等半年”,所以咱腔调得足;咱也不能太高吧,本来是小吃,深入群众中间获得重复购买率才是长久之计,撇脂定价咱可玩不起;当然,若是定价跟同行之间几无差距也是万万不可的,物以稀为贵,排这么久的队得有一点时间成本覆盖在价格里,不然哪来的优越感?
所以,关于网红小吃定价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要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出个几块十几块,这样既承接地气,又凸显逼格,何乐而不为呢?
营销:抛砖引玉,多措并举
“抛砖引玉”在三十六计上的意思是指用砖头大的小诱饵来迷惑敌人,以此获得大利。这一计策可套用于“网红小吃”做营销的手段上。不过,这“诱饵之砖”可不是普通的青砖百瓦了,得是货真价实的金砖。
在前期用真金白银来砸广告,稳、准、狠,线上线下广撒网,平台、媒体,一个都不能少。鲍师傅虽然在北京也火,但远远不及上海宾客如云张袂成阴的壮观景象,这其中固然有北京店铺比上海多的原因,但鲍师傅在上海找了号称业内最贵的“媒体探店”这一关键线索同样不容忽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才有了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待到时机成熟,来一波饥饿营销,限购限量粉墨登场,钱多本事大的再找些明星大V美食博主这些意见领袖发个微博助助兴,若是预算吃紧的也可以找个小网红拿着产品在微博上卖卖萌啊,毕竟网红和网红小吃本身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嘛。
TF家族练习生发博“网红青团”获得了上万转发
排队:彼之黄盖,我之周瑜
“排队,已经成为一种新快感的刚性享受。”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民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好气啊,难道我排了个假的队?排队什么时候成为快感了?排队什么时候成为享受了?你还别气,教授说得没毛病。
一方面,从商家的角度出发,请人排队可以迅速地形成从众效应;另一方面,从顾客的心理来看,排队五小时,用餐两分钟。漫长的排队就像缓缓往你心理注射的春药,在你栉风沐雨“排队五小时”最后如愿以偿时,只要产品比同行好吃那么一点点,那最后的“用餐两分钟”就是夏天的烤串啤酒、冬天的铜锅涮肉、唇焦口燥时爱人给你递来的西瓜红心和风尘仆仆回家后妈妈亲手熬的那碗粥。从心理学上来说,即使最后尝到的味道达不到心理预期,你为了不让这种优越感转化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也会从潜意识里说服自己,强化对品牌的认知度,自己排的队,哭着也要晒出去。
当然,排队的形成也标志着另一个职业的诞生:黄牛。某宋姓著名演员在06年的春晚上曾说过:没有新闻的领导不叫领导,没有绯闻的名人那算不得名人。同理,没有黄牛的网红小吃不配叫网红小吃呀。一定数量的黄牛对于商家而言是大有裨益的,黄牛本质上也是一种广告,只不过不能纵容他们任意滋长,过犹不及才是硬道理。
→视频来源,一些自媒体调侃网红美食套路
这是网红小吃最好的时代,也是网红小吃最坏的时代。
互联网裹挟食物的浪潮是迅速的也是残忍的,气数消长往往只在一夜之间。山寨涌入、盲目扩张、舍本逐末…都有可能成为压倒“网红小吃”的最后一根稻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也许,像大隐于市起死回生的“阿大葱油饼”才是餐饮从业者的工匠楷模。无他,返璞归真矣。
《网红小吃修炼手册》只是顺应当下趋势嬉皮笑脸地给大家提供了几点可借鉴的操作方法,终归不是邦哥想给大家传递的某种价值观。
如果你一定要追问我更信奉何种价值观,或许10年前星爷的电影《食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以上。
- END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