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深圳装饰参与幕墙和室内装饰深化设计与施工的北京城市图书馆荣获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颁发的“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公共图书馆界最高荣誉。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建筑功能创造性、数字化和技术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取得综合性成就的公共图书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城市图书馆荣获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颁发的公共图书馆奖
这是中国的首次获得世界公共图书馆界最高荣誉,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多个方面取得综合性成就的公共图书馆。
关键观点2: 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建筑特点与创新技术
包括全玻璃幕墙设计、匠心巧思的阅读空间打造以及硬核科技的应用,如“互为肋”幕墙结构体系和特殊玻璃配置等。
关键观点3: 北京城市图书馆的阅览空间与特色
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阅览空间、独特的建筑设计将书籍、人和自然连接起来,以及丰富的阅读体验等。
正文
由中建装饰所属
深圳装饰
参与幕墙和室内装饰
深化设计与施工的
北京城市图书馆
从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
16家图书馆中脱颖而出
获得了
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
(IFLA)
颁发的
“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
这是中国
首次荣获
世界公共图书馆界最高荣誉
IFLA是世界图书馆界
最具权威、最有影响
的专业性国际组织。该奖项旨在表彰年度全球范围新建开放,在建筑功能创造性、数字化和技术解决方案、提升本地文化等多个方面取得综合性成就的公共图书馆。
IFLA评审团主席雅各布·拉克斯对北京城市图书馆作出了高度评价:
“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图书天堂,它提供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设计和可持续解决方案,确实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图书馆的伟大范例。”
IFLA评审团认为,北京城市图书馆作为
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阅览空间
,
将书籍、人和自然通过独特的建筑设计连接起来,令人印象深刻。
图书馆最为亮眼的
276块超大玻璃
组成的图书馆
全玻璃幕墙
璀璨剔透,看不到任何龙骨支撑。
为营造“透明书苑”观感,建筑方案最初计划选用弧形玻璃。经设计团队推演发现,原方案存在突出弊端,即从受力的角度来说,弧形玻璃在拼缝处不能很好地把控力的传播路径,而相较之下,外观呈锯齿状的折线玻璃幕墙则可以在力的传导上实现更为精准的把控。
设计团队大胆提出一个全新概念——
“互为肋”幕墙结构体系
,通过灵活运用玻璃面板之间自带的角度,让玻璃面板在承受自身面外荷载的同时,同步承受相邻板块传递的面内荷载,进而依靠结构胶进行传力,将面板粘结为一体。
然而,其高度及支撑形式均突破了现行幕墙规范,设计团队从结构
设计、构造设计、抗震设计、玻璃稳定性、超宽超深结构胶受力
等全方面进行创新性论证,使得该幕墙体系在外形构造、受力体系层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首个“互为肋”自承重大跨度全玻璃幕墙系统
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付诸实践。
图书馆南北入口处的玻璃配置采用钢化夹胶中空全超白玻璃,总厚度达
132.6毫米,最大宽度2.5米,最大高度15.3米,重量达10.8吨,
为世界最重单块玻璃幕墙。
技术团队“量体裁衣”,定制一款“幕墙吊装神器”——
24爪独立回路真空电动吸盘,具有360°无极旋转和±90°翻转
功能,可实现12吨以下重量玻璃的安装。
为保证玻璃适应地震位移变形需求,设计团队在每块超大玻璃顶部与底部分别设计了特制钢槽,钢槽与玻璃间灌注超高性能结构胶,同时安装自主研发的弧形滑移块,实现水平120毫米的位移需求。该构造可有效吸收玻璃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稳定性得以保障。
在室内部分参与打造的
国内面积最大
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国内首家集古籍阅览、展示、修复、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以及
国内面积最大
元宇宙体验馆和24小时图书馆。
城市图书馆塑造了两组如连绵山体般的建筑形态,两座连绵的山丘既富有变化又浑然一体,与森林景观融为一体,多曲度多阶梯的实木饰面,跟随山体造型营造出书山临海的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