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普遍上涨,北证与双创板块表现居前。
上周美国大选靴子落地、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人大常委会批准6万亿债务限额,诸多不确定性的落地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上证指数、沪深300全周上涨5.5%;北证与双创板块表现居前,北证50全周涨幅超20%,科创5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9.1%、9.3%;红利涨幅相对靠后,中证红利指数上涨2.4%。资金交易活跃度提升,全A周度日均成交额较上周增长14.9%至2.4万亿元;融资余额较上周进一步提高5.0%至1.8万亿元,增量资金持续入市。行业方面,全周申万31个行业全部上涨,其中计算机、国防军工行业分别上涨14.41%、12.23%;非银金融行业上涨12.0%表现居前;银行、公用事业、煤炭等红利板块涨幅在1%-2%居后。
海外方面,特朗普胜选回归,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
11月6日,特朗普获得超270票锁定胜局并宣布获胜,且共和党横扫两院的概率较大。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施政框架下,逆全球化、做多赤字、做高通胀的效果或将更强。11月7日,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本次降息保持缩表节奏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目前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基准假设仍为软着陆,且大选后政策取向或相对短视,后续降息路径或有所收敛。全周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改善,美股三大指数上涨4%-6%,10Y美债下行7BP至4.3%,美元指数上行0.6%至105.0,COMEX黄金回调2.0%。
国内基本面上,10月出口超预期改善,工业品价格边际企稳。
基本面上,一是10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7%。
10月出口增速创2022年7月以来最高,主要系低基数、外需韧性、海外扰动消退等支撑,以及此前特朗普胜选预期升温的情况下有一定抢出口效应。
二是核心CPI反弹,PPI环比降幅收窄。
10月CPI同比0.3%,较9月回落0.1pct;环比-0.3%大幅弱于季节性,主因食品和能源价格环比同步走低;而核心CPI同比小幅反弹至0.2%,为今年6月以来首次回升。10月PPI同比-2.9%,但环比-0.1%较9月收窄0.5pct,工业品价格有边际企稳迹象。
国内政策方面,12万亿地方化债组合拳“三箭齐发”。
11月4日至8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并批准了化债方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化债组合拳发力减负担、增动能的三方面共计12万亿资金安排:一是增加了
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二是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
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三是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
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
仍按原合同偿还。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明显减轻。
综合来看,短期国内外几大不确定性尽皆落地,市场进入预期落地消化期。在短端风险落地释放后,继续看好市场中期向上方向。市场流动性充裕打开了一定的估值空间,给予成长板块较多的结构性机会。中期继续建议关注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方向,包括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业与出海、国企改革等,以及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方面的机会。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