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卷出来后,果不其然,图画真多,排版耗时直线上升。
跟去年相比,今年的图还算好,至少有明确的出处。
到今天,总算画完了“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
当然,中途我摸鱼了两天
因为第13题的漫画图太难找了,我去淘宝买了30天的Gale数据库会员。
看了不少《笨
拙》漫画后,我决定把它的所有内容下载下来,所以那两天我在这个数据库里冲浪。
回到正题,如今地图在历史试卷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一些教师或学生可能想绘制试卷中的历史地图,所以这次在绘制
“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时,我随时截图记录下了我的绘制过程,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如何用PPT作图的。
注:本人也是萌新,如果讲得不好,还请见谅,专业画图大佬轻喷。本人所用的PPT是微软的PowerPoint软件。
第一步:确定底图
本次的主角是这幅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图片经过历史园地的处理后,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打印的效果依然不如意。对于我这个强迫症来说,必须重绘!
重绘需要底图,什么是底图呢?就是用这张图片做底图,然后在它上面描画。
其实PPT作画很容易理解,就是你拿一张透明的纸放在图案上,把它描画出来,不需要你去思考构图,也不需要你去创作。
底图越复杂,清晰度要求就更高。
仔细观察,试卷原图的海岸线比较复杂,若用历史园地处理过的图片作底图,描绘难度大,可能会不精确。好在这幅图是有出处的,那就是出自贺业钜先生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顺带一提,2023年山东卷第3题的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也是出自这本书。
非常高清!一看就是先天底图圣体,就是你啦!插入PPT,然后调整旋转、缩放,为接下来的绘图打好基础。
在这里建议先把PPT页面大小设置为最大尺寸,这样放大PPT页面后,精细部分的绘制将更方便、更准确。
第二步:构思绘图顺序
绘画顺序很重要,比如这幅图,海洋区域是有颜色的,在上面还有大陆、岛屿、中国南海区域图,因此海洋区域应该最先开始。
海洋区域画好后,再画大陆、岛屿、河流、南海区域图。
等所有的线条画完后,再画“江南经济区”,因为这个区域需要填色。
最后把文字填充上去。
第三步:画海洋区域
海洋区域最重要的是海岸线,所以先画海岸线。
先画好最外面的一个方框,然后
在开始这一栏的“绘图”区,选择“自由曲线”。
沿着海岸线大致画一下。
选中你画的海岸线后,就会出现“绘图工具”这一栏。
在这一栏最左边的“插入形状”区选择“编辑顶点”。
你画的线条就会变成有很多顶点的线条。
然后将页面放大至最大,这样就可以调整你画的海岸线了。
在调整的过程中,你可以随意增加顶点,也可以删除顶点,然后根据需要修改顶点类别。不同的顶点有不同的作用,大家可以在实践中领会。
雷州半岛快画好了
海岸线画好之后,要选择“关闭路径”,只有这样,你画的才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域。只有闭合成一个区域,你才能往里面填充颜色。
这里我事先关闭路径了,所以是灰色的。
效果如下:
问题又来了,海岸线是准确的,闭合之后,不是海岸线的线条怎么办呢?
这里只需要用到“相交”就可以了。
在“插入形状”这里有“合并形状”的五种功能,合理使用它们将帮助我们事半功倍。这里先说说“相交”。
先复制最外面的一个方框。
同时选中这两个方框,在“排列”区的“对齐”中使用“左对齐”和“顶端对齐”,这样一来,复制后的方框和之前的方框位置保持一致。
然后选中复制后的方框和你画好的海洋区域线条,点击“相交”,本图的海洋区域总算画完了。
填色看看效果
很有成就感不是吗
第四步:绘制陆地
我是先把岛屿绘制出来,然后集中力量绘制陆地。绘制陆地时,只需要按照上述办法把所有的线条绘制出来就可以了。
比如河流,选中自由曲线,大致画一下,然后放大后编辑顶点即可。先把长江画出来,然后再画支流。
画的过程中注意底图和试卷原图的区别。
比如长江支流,底图少了一条,而试卷原图有,我一般遵照试卷原图补齐。
再比如底图与试卷原图的西部地区不一致,这里我会遵照底图而不是试卷原图。
我认为试卷原图是为了给左下角的图例腾出空间,所以对西部地区进行了修改。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做,所以遵照底图。这个完全看你自己的判断。
绘制好河流后,我就开始绘制交通干线、经济区界线和政权部族界。
交通干线是虚线,如果只用PPT自带的虚线,那么这根虚线无法和底图的虚线保持一致,打印出来的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即使选择最长的虚线类型,缩小后看着依然像一条直线。
所以我决定用直线来组成虚线。效果如下:
这样无论是怎样缩放,都没问题。
对于
经济区界线和政权部族界,我也都是这么干的。虽然比较麻烦吧。
特别说一下政权部族界,这其实就是国界。
但PPT中没有这样的线条,所以我把自由曲线的两端设置成圆形箭头。
就变成了这样:
总之,任何困难都可以解决,不要气馁。
第五步:绘制江南经济区
我们观察试卷原图会发现,即使经过处理,依然可以看出江南经济区被填充为浅灰色。
这是出题人故意为之。
前面说过,要想填充颜色,必须是线条闭合的一块区域。因此需要把浅灰色的江南经济区再描画出来。
一想到这复杂的海岸线,就有些畏难啊。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可以用到这个“剪除”功能。
先复制一个海洋区域线条,与原来的海洋区域线条对齐。再画一条比江南经济区范围还要大的闭合曲线,这条闭合曲线一定要在海洋区域线条的上面,最好置于顶层。
然后选中海洋区域线条和闭合曲线,点击“剪除”,就会得到下面这个闭合线条。
在此基础上编辑顶点就可以了。编辑好之后如下:
填充颜色看效果:
相当nice
第六步:绘制南海区域
关于南海区域,底图是没有的,而试卷原图又不够清晰。没关系,可以直接从网上找,也可以直接从教材中找。
建议从教材中找,因为比较权威,不会出错。
依然是用前面提到的办法描线、编辑顶点、相交……
第七步:添加文字信息
文字信息尽量与试卷原图保持一致,但是前面也提到过,试卷原图的西部地区与原图不一样,导致“成都(蜀郡)”被移到了右边。
而我决定遵照底图,依然放到左边。
还有好多地方也不一致,比如“宛陵(丹阳郡)”,试卷原图把宛陵和鄞中间的地区商业城市点移动了位置,而我遵照底图并未移动,所以只能把文字信息写在城市点的下方。
这些都是可以微调的。
我认为
:只要内容没变,适当调整位置并无不妥
。
第八步:组合、导出
填好文字信息后,删掉底图和试卷原图。
再把这些线条和文字的颜色弄成黑色。
接着选中所有的区域、线条和文字。
在“排列”区点击“组合”,
这样
图片算是画好了
。
然后选中图片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图片。
选择保存类型为emf文件。
只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