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胡慎之  ·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怎么办? ·  5 天前  
武志红  ·  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一大半都不上班了 ·  5 天前  
简单心理  ·  爱与依恋,始于童年延续一生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偷东西的孩子,偷的是爱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9-13 12: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一位名叫小茜的四年级女孩多次偷父母的钱的行为,以及咨询师对此进行的咨询过程。通过对话,咨询师发现小茜偷钱背后的真正需求是父母的关注和情感陪伴,而非仅仅是物质满足。文章强调了在教育孩子时,应更多关注其内在需求,而非仅从道德层面看待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茜频繁偷父母的钱,但父母并不知道其真正原因。

小茜的行为引起了父母的愤怒和困惑,父母更关注孩子的道德层面,忽略了孩子偷钱背后的心理动机。

关键观点2: 咨询师通过对话发现小茜偷钱背后的真正需求。

小茜想通过偷钱的行为吸引父母的注意,得到情感陪伴。父母往往只看到孩子的行为问题,而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

关键观点3: 父母应更多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而非仅从道德层面教育孩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父母应尝试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给予关注和情感支持,而不是惩罚和责骂。


正文

作者 | 吴在天
来源 | 吴在天
ID | wztroom


有位妈妈带女儿来做咨询,一进咨询室,妈妈就说了一句:现在真不知道该拿女儿怎么办好。




小茜现在上小学4年级,本来一直都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可是最近父母却发现,女儿好像变坏了,因为她偷了父母钱包的钱。

刚开始,妈妈都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偷钱。

但是最近放在钱包的零钱总是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夫妻俩也互相沟通过,并没有碰对方钱包的钱。

小茜的妈妈说:“就在几天前,女儿又动了我的钱包。昨天,她又从她爸的钱包里偷偷拿走了一张100元。被我发现了,起初她还不承认。

后来我翻她的书包找到了这一百元,她才承认错误。我就罚她站在家门口站了一个小时,让她面壁思过。”

我看了看小茜,很文静但不腼腆,她就站在妈妈旁边,也不说话,似乎在等待着咨询师的发落。

我让小茜先在咨询室外面等候,单独和妈妈谈谈孩子的情况,从妈妈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孩子的状态。

我又继续问小茜妈妈:“你知道她把钱拿去干什么了吗?”

妈妈说:“她拿钱去买零食了,就在学校的小卖部里,还花钱请同学吃东西。”

我说:家里平时会给孩子零用钱吗?

妈妈听到我这么问,情绪一下就来了。

“当然给呀。每天都给她零用钱,以前我每天给她两元。

后来女儿大一些了,就经常说要买文具什么的,我也觉得孩子长大了些,可能花销也会多些,每天给她5元。

怎么可能会不够用,小孩子花钱现在越来越大手大脚。花钱都还不是问题,我最担心的是她是不是变坏了。”

我问:“你指的担心她变坏是什么意思呢?是否可以说得更详细一些。”

小茜妈妈说:“第一次发现是她偷钱后,我们也苦口婆心的教育了她一通,她答应说再也不会了。

后来她拿她爸爸的钱,我们也狠狠地批评她, 指出她的行为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我们甚至吓唬过她,再这样下去爸爸妈妈就要报警了。

我们以为她会害怕,这样可以解决问题。说也说了,吓唬也吓唬了,她爸就差打她一顿了。

但是前几天她又动了我钱包,又拿了她爸爸一百块。你说我该怎么教育她,什么道理都讲过了,就是没有什么效果, 我真的太生气了。

如果她还继续偷钱的话,比如现在在家里偷钱,如果家里偷不到怎么办?她会不会去商店里偷东西。我们可以怎么办好!”


听到这,我好奇的问了小茜妈妈一句:“如果孩子这个行为的目的不是偷钱呢?”

小茜妈妈不解的说:

“钱都偷了,怎么不是偷钱?我们给她的零花钱并不少啊,她想要什么可以直接说的,我们都很愿意去满足孩子,根本没有必要偷啊。”

听到这,我问小茜妈妈:“你们平时对小茜怎么样?”

小茜妈妈说:“刚刚不是说了吗?我们都很愿意满足孩子,只有这一个孩子,我们都希望她好,我们辛辛苦苦挣钱,都是希望让她过得好点,

她平时小时候想要什么我们都会买给她的,我就理解不了她为什么要偷呢!”

我知道小茜妈妈还处于对女儿行为的无奈和愤怒之中,她一直盯着的都是在于孩子“偷钱”的行为上。

而我感觉到,偷钱的背后似乎隐藏着其他的问题。

小茜的父母在物质上对孩子的满足,的确是很大方,孩子也的确不缺钱花,但是小茜可能缺了别的东西。

我再次的问了小茜妈妈这个问题:“你们平时在生活上对小茜怎么样,比如日常生活的状态,你们之间的互动。”

小茜妈妈说:“他们夫妻俩有时候比较忙,因为都是在批发市场工作,经常晚上都要在市场待到比较晚,顾不上女儿。

好在女儿懂事乖巧,女儿还小的时候,就一直跟着他们夫妻俩在档口那,自己看书写作业,不吵不闹特别乖,学习也不错。

他们夫妻俩也爱女儿,什么都给她买好的,包括发现女儿偷钱之后,他们最多也就让女儿面壁罚站,其实都舍不得打女儿。”





和小茜妈妈大致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又单独和小茜有了一次谈话。

我和小茜再次确认了一些情况,比如,她是否在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情况下,拿了父母钱包里的钱,还有爸爸妈妈平时和她相处的情况,在一起的时间等等。

在和小茜的聊天过程,我发现小茜很愿意去说起自己的事情。

对于在父母那拿钱的行为,她也没有任何的掩饰或不好意思,她还跟我讲了拿到钱之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零食的情景。

于是我又问她:“拿了钱和同学一起吃零食是不是很开心?”

她反问说:“你是不是认为我和同学相处不好,所以就偷钱请同学吃零食。”

我真的没想到,小茜会这样反问我,但是她这么反问的时候,我也知道她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没有问题,这不是继续探讨的方向。

我说:“我没有这么想,我只是有些好奇,为什么会用这个方式拿钱。”我始终没有对小茜说她的行为是“偷”。

小茜说:“我想要,所以就偷了。”

我问:“你想要什么呢?只是钱吗?”

小茜说:“我不知道。不是钱。”

于是,我又问她:“拿到钱之后,你买到了你想要的吗?”

小茜说:“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我说:“那听到爸爸妈妈说要报警,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她说:“不知道。”

这次访谈的后半段,小茜给我的感觉是她知道自己想要一些东西,她的行为看起来也像是在“偷”,但是她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个行为。

或者是,她“偷钱”的行为背后,有她难以表达出来的东西。

后续的几次咨询过程,我都围绕着这个部分进行,试着让她说出自己的感受。虽然很多时候,她还是模棱两可的回复。


比如我问她,父母说要报警的时候她是否害怕;她父母责骂她的时候,她有什么感受?

她还是模棱两可的回复说:“有些害怕,但又不是很害怕。”或是“有些紧张,又不是特别紧张。”

直到我问她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她说:“有些后悔,但又不是特别后悔,于是就忍不住又偷钱了。”

她的这句话,让我对她前面模棱两可的回复,有了新的认识。这似乎更接近她内心真实的感受。

于是,我又顺着这句话继续向小茜了解:“为什么是有些后悔,又不是特别后悔呢?或者说,哪些是你觉得后悔的,哪些是你觉得不后悔的?”

我说完这句话之后,小茜愣了一会。接着她又说:“我不知道。”

我知道她已经知道了。只是,她很难面对。

也许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让她把内心矛盾的情感表达出来。

我再次的问小茜:“这个不后悔的部分是不是,你看到妈妈因为发现你拿了钱而生气的样子?”

小茜说:“我知道妈妈很生气,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我不开心。我后悔的是我做了不好的事情。”

她还是没有直接回答,但其实也相当于回答了。

她不后悔的部分就是她通过“偷”的行为成功吸引到了妈妈的注意,

被妈妈注意才是她真正想要“偷”到的东西。

“因为你乖,你学习好,他们都很放心你,他们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关心你是吗?妈妈越生气就越表示妈妈在乎你是吗?哪怕是妈妈的责骂。”

当我这样对小茜说的时候,小茜说了句,她觉得妈妈眼里只有赚钱。





有“偷”东西行为的孩子,其实他们自身也很矛盾。

小茜知道拿妈妈的钱会让妈妈生气,但同时也会让妈妈注意到她,而且是不得不注意她。于是,她就从妈妈那“偷”钱。

虽然她“偷”的是钱,但她真正想要的却是时间,和妈妈在一起的亲子时间。

偷钱,是因为她想得到情感的倚偎。而有些情感的寄托好像失去了,她想通过“偷”把它找回来。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孩子偷的不是东西,而是寻找一个人。

越是“偷”东西的孩子,越是想得到的,是父母的疼爱,而不是惩罚。

而我们往往容易从道德层面来看待孩子偷钱的行为,而忽略了孩子偷钱背后的心理动机。

当我们忽略了这个部分的时候,无论是教育、责骂,甚至是惩罚孩子,可能都无济于事。

假如我们理解了孩子这种不由自主型的“偷”的行为背后的意义,就知道如何帮助孩子调整他的行为。

小茜的妈妈对女儿“偷”钱的事情,表示理解和接受,她也表示会留出一些时间给孩子,让女儿每天至少有段时间可以得到关注,而不仅仅只是物质的满足。

另一方面,也多鼓励小茜可以尝试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其实,当父母愿意真正看到和面对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时,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他们不会再用更多的惩罚、责骂来教育孩子,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作者:吴在天,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著有《什么样的孩子敢成功》《内在觉察》。微信公众号:吴在天(ID:wztroom)

用惩罚和责骂对待孩子,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育。重要的是看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如果你遇到了亲子养育、孩子心理等的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你梳理过去的养育模式,引导发现问题所在,做更好的父母,开启养育新模式。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推荐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取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测试。

点击下方小程序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
(可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