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美金高额融资、马化腾站台的背后,摩拜单车危机重重:步子迈太大,容易扯到蛋
最近几个月,摩拜单车“有点颓”。
一方面,不断有第三方数据报告指出其业绩下滑,被共享单车另一巨头ofo牢牢压制。另一方面,关于其资金链紧张的传闻也不绝于耳。毕竟创立一年以来迅猛造出500万辆单车,超过50亿人民币的造车费用,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难以轻松负担的成本。
直到近日,摩拜单车才终于一扫颓势。先是宣布融资6亿美金,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额纪录;紧随其后,摩拜最大投资方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又在朋友圈“狂怼”ofo投资人朱啸虎,只因后者在朋友圈晒出了一份对ofo有利的第三方数据报告。又是融到巨资,又是互联网大佬亲自站台“带节奏”,摩拜单车终于大大“扬眉吐气”了一番。
不过,“坏消息”和“好消息”经常是结伴出现的一对“好基友”。不久前,某消息人士的一则爆料,令人不禁替摩拜捏了把汗。
“摩拜现在要做的应该是祈祷6亿美金赶快到账吧?毕竟好几家工厂都快撑不下去了啊~就在宣布融资的前一两周,一直到今天,好几家供应链工厂都还处在产量腰斩的状态哦,产量还不足正常产能的一半。有的工厂仅保留了一条生产线,杭州富士康、莆田富士康、天津富士康等。不信可以问问摩拜其中一家代工厂:天津爱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问问他们摩拜7月份的订单有没有着落。”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此描述。
再说,膜拜高额融资的背后,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也危机重重。诚然,融资这回事,本身是好事,中国移动互联网能蓬勃发展,赶超全世界,资本的力量功不可没。只不过,像摩拜单车、瓜子二手车等这样跑马圈地、砸钱开路的模式,让人难免想起大跃进的时代。那么,问题来了,融资多、融资快就能代表未来吗?不一定!
正所谓:步子迈太大,容易扯到蛋。
融资军备竞赛是一个误区
一直以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有这样一个潜规则,每家企业都大步快跑、疯狂融资,比拼一轮轮的融资速度和融资额度,用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来推动企业野蛮生长。这样的故事不仅在共享单车领域延续着,在更早的滴滴、Uber等打车软件行业,同样上演过这样的疯狂戏码。行业里将这种现象看作是一场场的融资军备竞赛,也造成了一种“融资落后了,企业可能就活不下去了”的假象。
其实,融资军备竞赛本身就是一个“谬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
1、首先,在融资竞赛中排到前面的企业,并不一定能撑到最后。
其中典型的代表案例是2014年叱咤风云的拉手网,当年一度冲到了团购行业老大的位置,甚至走到了快要上市的节点上,但最终还是轰然倒塌。倒是当年团购大战中不声不响、不满大街撒钱的保守派美团最终收割了市场。这表明,在资本追逐短期利益的浮躁环境下,融资多、融资快只能说明你“找钱”的本领强,会讲故事,但与团队战斗力、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和企业的竞争力并无直接关系。
2、其次,融资过快,很多企业就会头脑发热,动歪脑筋,不把钱用在刀刃上,反而是漫天撒钱,或者把钱“洗”到自己的腰包里来。
以摩拜单车这次6亿美元的E轮融资来说,摩拜对外表示,这笔投资将用在国际化进程上,计划年底服务全球200个城市。6亿美元全部用在消耗型的国际市场扩张上,很难说是正确的决策。而在今年春节前后,摩拜覆盖的城市数量才30个左右,半年不到就进入70个城市,投放了500万辆单车,前两天还专门选择了英国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并大肆宣传。说实话,国内市场这么大,这么着急进入海外市场,还不是能讲一个跟Uber一样的故事吗?
3、更进一步讲,国际市场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还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国内市场向来具有粗放式的发展特征,监管政策相对滞后,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走的是“先上车,再买票”的路线。但国际市场则完全不同,由于用户使用习惯、监管政策等不同,贸然进入国际市场,很容易折戟沉沙。
比如摩拜单车进入的英国曼彻斯特市,自行车要求定点停放,对共享自行车随意停放的行为,政府已经表达了担忧,后期会不会制定针对性的行为规则,以保证不扰乱现有的公共交通秩序,这都是未知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海外哪个国家和地区,共享自行车占据市政道路,必然要付出成本,而各国政策不同,也会让“合规”变得更复杂,成本也有所不同。
4、最后,融资是种上瘾的“病”,很容易形成惯性,导致企业的目标不再是优化产品和服务用户,而是为了快速地找下一轮的钱,结果就会偏离企业的初衷。
知名博主、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直言,摩拜单车大谈国际化、物联网、开放平台,是“狐假虎威”,谈低碳、环保、国际化、大数据这样的概念,是“欺骗、谎言”。虽然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但至少算是一个警示,确实不少企业掉进了这样的误区里。
对照一下,摩拜单车身上有没有值得反思的?显然是存在的。随便在社交上平台都能看到用户有关“车太重、骑行体验差”的抱怨,但摩拜单车显然没把用户的声音放在眼里,也没有太大的改善,根本还在于没把精力放在产品体验的方向上,反而是融资五轮,10亿美元都花在了购买自行车和投放上。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很容易留下发展隐患。
这里就存在一个争议性话题,是不是优秀的企业都应该是资本驱动成长的?
不可否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确在重复这样的故事,往往讲究“唯快不破”,通过资本力量,快速扩张、占领市场,并将对手打趴在地。滴滴、快的与Uber的例子就很生动,当年上演补贴大战,司机和乘客每天都能领到补贴优惠。有人说出行到了免费时代了,其实,哪有什么免费出行,无非是两家比拼砸钱,用户在几方间来回拉锯、领钱,游戏一场而已。结果又怎么样呢?钱烧差不多了,双方握手言和,市场、产品和业务模式在原地踏步。
这么烧钱,丝毫没任何进步性可言。反过来看,一些优秀、受人尊敬的企业,即使没有一轮轮资本的助力,但也能成就伟大。
华为就是一家这样具有典型意义的全球性标杆企业,其掌舵人任正非多年来一直坚持“不上市、不融资”,不受资本所累。在全球通信领域,华为一开始只是小兄弟,一路披荆斩棘,靠自主研发和技术实力,将朗讯、北电、阿尔卡特等国际性通讯设备商甩到了后面,如今在还海外市场,已是代表中国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实力的名片。而整个过程中,华为完全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树立起了极高的技术壁垒,在其他手机厂商都在用高通芯片,缴纳昂贵专利费时,华为手机却义无反顾地研发麒麟芯片,如今已成为华为手机、荣耀手机的标配,不再受制于人。根据欧洲专利局公布的数据,2016
年华为在欧洲的专利申请量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飞利浦,而排在华为之后的才是三星、LG、西门子、高通等公司。
同样的例子还有代表国货实力的海尔、格力。不管是张瑞敏还是格力掌门董小姐,更没有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削减脑袋往时髦概念里钻,也没有随意包装一些商业模式的故事来忽悠投资者,反而是用过硬的产品和实实在在的回馈来说话。比如格力电器2016年分红高达108亿元,轰动了整个财经圈,除了显示出了格力“盈利能力强”的一面外,更说明了一个道理:企业的伟大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回报。
共享单车不能背离商业本质
赚钱才是硬道理
反观国内互联网企业的一些“作为”,就很值得反思了。两年前,O2O行业野蛮生长,通过疯狂补贴的方式获取用户,免费上门做饭、保洁、洗车、保养等模式的企业雨后春笋式的冒出来,不少企业都拿到了融资,结果一年时间不到,大批企业过了把瘾就死翘翘了。其中e洗车两个月烧掉了2000万美元,最终以平台关闭而告终。
这暗示着,融资可以让一家企业从无到有,甚至疯狂成长一段时间,但如果不符合商业规律,结果依然难逃“爽一把就死”厄运。
虽然在满足用户5公里范围内的骑行需求上,摩拜单车抓住了机会,但其生意模式还存在商榷之处。自媒体磐石之心在发表的《摩拜融资6亿美元仍是“水蛭”的命,一旦投资断档立即死掉》文章中表示,“摩拜单车是靠输血才能活着的企业,像是依附在腾讯身上的水蛭。腾讯为了抢占移动支付的场景,短期会支持摩拜扩张,但当腾讯不再投资后,估计无法持续运营一周。”
我们也可以给摩拜单车算一笔账,以摩拜单车多代产品的平均成本800元,单位车辆的年维护成本1000元计算,如果每天每辆单车骑行频次为3次,一次1元算(暂不考虑免费促销政策),也就勉强能支撑维护成本。但单车的生命周期是存在的,一般为3-4年,这意味着在不挣钱的情况下,几年后就需要将已投放车辆全部更新完毕。当然,摩拜可以吃数百亿元押金的利息,但这只是短期现象,长期看,押金模式必然会取消。这么一算,不改变收入模式,赚钱就会成伪命题。
虽然这一判断有些过激,但至少可以给共享单车提个醒,与其在物联网、低碳环保、国际化上不断给自己贴标签,倒不如仔细打磨下自己的产品,重新梳理和优化下商业模式,尽早证明自身具备盈利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用融资的方式来保持扩张度。因为这样的话,会逼迫整个行业走向一条不归路,同行间竞相比拼烧钱,显然这不是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现象。
总之,我们承认摩拜发展速度很快,也站到了单车的风口上,但最终到底能走多远,还是要回归到商业本质和用户体验上来,否则走得越远,可能离初心也就越远了。
O2O商学院已同步入驻:百度百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自媒体、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头条、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Wi-Fi万能钥匙自媒体、界面等自媒体平台。
以全平台日均超50万阅读的影响力
致力为读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业财经读物
为企业提供全媒体品牌策划、内容创作、推广传播
投稿、寻求报道、内容合作,请联系QQ:842645227
无干货,不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