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房地产广告精选
新浪微博@房地产广告精选 同名帐号。始于2011年3月,从地产广告/案例搬运工,再到地产营销行业连结者,现更关注『地产社群』发展。看房精,必加薪。房精平台为私人平台,永久坚持独立运营。
51好读  ›  专栏  ›  房地产广告精选

『案例』城际空间站:如何取得营销战略和战术上的双赢?

房地产广告精选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7-01 17:07

正文

房精语:

房企的营销可以分为两种:战略上、战术上。
比如像恒大之前的“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就属于战略层面上的营销。战略层面上的营销有效有力。但往往简单粗暴,在战术的执行上比较粗糙。
绿地的城际空间站,在我看来也是属于战略上的营销。一句“有高铁站,就有城际空间站”将其和高铁经济紧密捆绑。做高铁概念的房企也不少,像南京万科就被称为南京南站之王,但像绿地这样从案名上就直接和高铁明确挂钩的我印象中是第一例,而且这也是属于绿地擅长的故事线。
20号长沙绿地的活动我也在现场,湖南绿地的城际空间站,不但要在战略上成功,同样也要做到战术上精彩。长沙市场也需要再次精彩起来。

6月29日,绿地株洲城际空间站首次开盘,现场火爆,这是绿地集团第一次入驻株洲,也超越了前两年的销售高点,开创了株洲楼市一个新的销售奇迹。 逾3000人,千套房源,璀璨株洲,劲销9.03亿。



从3月15日正式摘牌开工,3月18日城市会客厅基槽开挖,4月4日完成结构封顶,5月29日城市会客厅交付验收,再到现在的开盘,仅仅106天,12000平米的高品质展示区和3000平米的城市会客厅。从动工到完美呈现,绿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一个非常规的中心地带,而且以不低的价格,却卖出了惊人的销量,在奇迹表象的背后,当然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值得我们去剖析。



顶层设计

高铁经济,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株洲城际空间站的热销,绝对不仅仅是产品优质、营销到位这么简单,而是从战略的高度就胜出了。站在国家级的风口之上,颠覆传统的创新方式,是其成功关键。


不过,谈及对接国家级的风口也由来已久,而且尝试都不太成功。比如,在全球创客浪潮背景下兴起的众创空间,同质化现象严重;流于表面的特色小镇,叫好不叫座;养老地产,受阻于传统的养老习惯,也仅仅停留在概念,雷声大雨点小。这些当初颇为高调的国家级风口,之所以没能和地产完美融合,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捕捉到与城市、与人民、与居住最大的相关性,没有让产业与人群产生最大面积的互动。但,绿地凭借多年城市运营的经验抓住了一个风口—— 高铁经济


高铁这个伟大发明,如同任意门颠覆了空间概念,从经济、社会、商业、生活等全方位改变城市和居民生活。与此同时,高铁开始肩负起串联城市群落发展的大任,传统的运输格局和经济版图也随之面临着重新洗牌。不管是旅游、地产、航空、商业等还是高铁产业链本身,刚显端倪的“高铁经济”正让中国发生着变化。虹吸效应、吸附效应、辐射效应和过道效应活跃在高铁的沿途地区,上到国家格局、下到城镇格局都在潜移默化中悄然转变。



但这个改变目前并不明显,高铁经济并没真正激活。因为这个任意门打开穿越过去的空间,仅仅只是个郊区的高铁站而已。以株洲到长沙为例,高铁15分钟,但从株洲中心到株洲西40分钟,从长沙南到长沙中心一个小时,所以实际从株洲到长沙需要两个小时。这无法满足日常居住办公生活购物的需求,也就形成不了经济。


高铁经济下的必然产物

有高铁就有城际空间站


绿地城际空间站,正是借势高铁风口,激活高铁经济的颠覆式创新。

百万方综合大城,通过高铁让城际空间无缝连接,全面颠覆行业规则


“城际空间站”依托城市高铁站,就是要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全国性甚至全球性发展的平台搭建问题,所以现代智慧办公功能、企业产品交流的会展功能、商务及旅游人群所需的酒店功能、员工及社会服务人员和家属的居住功能、父母的医养功能、子女的教育功能、满足购物旅游所需的商业功能以及休闲人生的生态娱乐功能等是城际空间站在高铁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绿地城际空间站对传统城市运营的革新



生活就是由一个城际空间站到另一个城际空间站

——让地产项目从城市概念变成城际概念



城际空间站,就像助推打通中国经济任督二脉的加速器。以前的重要城市是依水而生,接下来的新一线城市会沿着高铁崛起。而且城市群经济将变成现实,就像长株潭融城,就是碍于空间的距离一直难以融合,但城际空间站让城市之间的距离被高铁拉近。(例如株洲城际空间站到长沙城际空间站就只有15分钟)



从“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过渡到“高铁高铁还有高铁”

——重新定义了城市中心的概念以及地段价值的概念


传统地产的铁律: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更多是指城市中心,或者资源地带(江河山湖)也许要改成“高铁高铁还有高铁”了。过去高铁站都是在新板块或近郊,但在城际空间站出来后,会使高铁板块成为新中心。城际空间站自身的体量和复合业态,确保了项目本身就是一个精粹大城,集最优资源一体。未来的城市布局,除了传统的市政中心,也很可能会围绕着高铁站成就城市的商业文化中心。


回归到居住本质,兼顾到投资价值

——全面改变了购买者的成分以及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过去的跨区域购买基本只有两种,投资的(炒房团)和度假的(东北海南购房团),基本没有住的。但习主席说房子是用来住的。城际空间站就颠覆传统,实现了跨区购买居住的可能。这让一些流入人口少的城市扩大了人群来源,也让限购城市有了更多的选择可能(例如长沙买在株洲)。更重要的是,提供城市其他项目无法提供的生活工作价值——复合城市人生。你可以在株洲居住长沙打工,周末到杭州度假,随时到香港购物。这些优质的生活模式,极大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隐性价值——吸引外溢人才回流。既然在老家也能轻松享受一线城市的生活,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家?


操盘逻辑

绿地城际空间站的成功,不仅基于对国家战略、城市发展方向和居民生活方式层面的深度解读和洞察,而且还建立在绿地3+2+1模式的成功落地之上,从战略和战术上的彼此配合,实现了国家、城市、人居的共振,从而让消费者(购房者)能够打心底的去认可空间站的价值。


品牌入市、区域炒作、项目释放

有条不紊步步为营


品牌入市:传播、活动、渠道共同作用,全球化绿地,向株洲问好。



传播线


在入市之初,高举品牌大旗,通过户外、报广、软文等媒介渠道扩散项目价值、区域价值、集团品牌价值,利用绿地品牌首次入驻株洲这一历史契机和武广新城发展的历史机遇,渲染绿地的品牌实力以及落位的区域发展潜力。



活动线


除开线上的品牌和区域造势,线下绿地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活动,增强城市影响力,拉近与株洲市民的距离。从全城网红气球免费送,到鲸鱼岛亲子嘉年华,再到健身广场舞大赛,和湘江马拉松,短短2个月时间为项目带来了7838批来访。而且绿地通过精彩纷呈的全民活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了“美好生活”的理念。


2018湘江马拉松赛·绿地株洲站活动现场


渠道线


根据项目的“城际生活体”定位,绿地在推广渠道上,不局限于株洲本地的媒介推广,而是充分利用长株潭一体化的历史优势,在长沙株洲两地共同发声,不断强化城际生活的概念。再得益于长沙限购政策的影响,进一步放大株洲的区位便利性优势,营造“置业在株洲,工作在长沙”的生活情境。



区域炒作阶段:高铁经济推动城市变革,经济学家马光远证言,高铁物业价值再一次被拉升。


品牌阶段,绿地全球化布局的品牌实力成功吸引了全城目光,紧接着要展现的就是绿地的高瞻眼光,释放所在片区——武广教育生态城的价值魅力。虽然,片区的利好已是规划之中,但如何强化这里是株洲价值高地的形象,提升市民对片区的期待值,将传统的“地段观念”向“高铁观念”转变?所以,由此展开一系列拉升价值的事件,比如最具分量的论坛峰会。



同步长沙高铁经济论坛,借力大咖观点引出项目价值



这场高铁经济论坛会,邀请到了以马光远教授为代表的经济专家,就当下的高铁经济对话,会场上马光远教授也就现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1、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已经消失。2、未来中国经济是城镇化和大型城市城市群落的建立。3、未来城市发展的网红将是中国未来的中心城市。4、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了明确拐点,抢人将是城市的战略核心。5、高铁才称得上是现代社会伟大的发明,因为它推动的中国的城镇化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深度解读高铁经济


借助权威大咖的经济现状剖析,自然而巧妙的带出城际空间站项目价值的现实意义。接着,绿地集团营销管理部总经理魏宪忠再以主办方的姿态,从商业、居住、教育、康养、会展、生态等角度对项目来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介绍。如此,以自然承接的方式,对项目和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具体细微的输出。高规格的论坛,自然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围观,项目信息就得以在短时间内,密集而有效的扩散到市场之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