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北京市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  3 天前  
央视新闻  ·  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91名陶瓷大师被取消”乌龙背后,“国字号大师”曾可买卖,报价一千万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30 11:00

正文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近日,一则标题为《起底被取消“中国陶瓷大师”的91名人员名单》的新闻被各大新闻网站、微信圈被广泛转载。澎湃新闻经多方调查求证,发现这是一则不实消息。此则不实的原始消息源自一家在香港注册的网站。


然而此事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6年12月23日,民政部官网曾通报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因违规举办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被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由于评比“大师”被民政部门认定为违法行为,而相应的评审结果也就遭到多方质疑。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风波之所以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被一家仿冒人民网旗下“人民在线”的山寨网站所利用,除开其评选本身程序的合法性与否,还在于正好击中了当下“大师”乱象备受诟病的软肋以及巨大的利益驱动。据相关媒体报道,此前在景德镇,一个“国字号”大师称号是可以买到的——不过费用达千万元之巨。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现场


柴窑烧瓷现场


91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被取消称号?


据此前来源为“人民在线(www.peoplezzs.com)”的报道称:“2016年7月,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中,91人获得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2016年12月23日,民政部通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违规举办不在《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民政部曾责令其整改,但该协会未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2017年1月中旬,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官方网站刊登消息,宣布通过违法活动当选的大师,资格和荣誉称号无效、撤销。”该报道同时在其后附录了全部91人名单。”这一消息其后被一些新闻网站及江西媒体下属于的网站转载。


澎湃新闻记者查阅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官方网站,发现民政部除了在2016年12月23日发布一则“民政部依法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公告外,并未找到如报道中所说的2017年1月中旬,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官方网站刊登的关于荣誉称号无效、撤销的消息。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被取消名单这是一则不实消息,原始的消息源出自一家叫做“人民在线新媒体”的网站,这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山寨网站,几年前就被宣布为107家非法网站之一,还曾被关停过一次。


该名负责人还称,文中除了提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还提到了另外几家协会公布取消荣誉称号的消息,它将三家协会消息捆绑到一起发布,也是有意混谣视听。


该名负责人表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评选出来的,即便是要作废或者取消名单,也是由主办协会这边去做这样的决定,而不可能在民政部官网公布这一决定。”


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何炳钦在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名单之列,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并未收到任何关于取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消息,“类似的消息隔几个月就会传一次”。何炳钦说。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网络搜索“人民在线”,发现有多家名为“人民在线”的网址,其中,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人民在线www.peopleyun.cn)是由人民网控股,人民网与证券时报共同出资成立的信息增值服务机构,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班人马,两块牌子”。而刊发《起底被取消“中国陶瓷大师”的人员名单》这则消息的“人民在线(www.peoplezzs.com)”的公开信息显示其主办为“人民在线杂志社”,版权归“人民在线新媒体”所有,与人民网并无关系。其后,该网站也发表了这一消息未经核实的“澄清声明”。

“人民在线”其后关于不实消息发布的情况澄清说明。而且其网址www.peoplezzs.com明显与“人民网”无关系。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此前发出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证书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颁发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证书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违规评选遭质疑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被取消称号的消息虽为不实,但也绝非空穴来风,事情起因于去年7月份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一次违规评审活动。


2016年7月,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中,91人获得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23日,民政部官网通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存在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违规举办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的违法行为,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解释称,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不在《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以下简称“《全国项目目录》”)范围之内,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也没有按照程序报批,属于违规开展评比表彰活动。民政部曾责令其停止举办评审活动并进行整改,但该协会未按照要求进行整改,继续违规举办评比活动并颁发证书。


据悉,《全国项目目录》颁布于2015年10月,要求各主办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项目名称和周期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如果在《全国项目目录》范围之内,属于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的,各社会组织要严格按照既定内容、范围、周期开展活动,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名称和周期,不得擅自扩大项目范围或擅自增设子项目;如果不属于保留项目的,应当按照《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报经批准后才能开展。


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此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被认为既不在《全国项目目录》范围内,也未按规定报经批准,故被民政局认定为违法行为,而相应的评审结果也就遭到多方质疑。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查阅《全国项目目录》发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确实未在目录之列,作为全国性行业协会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可以进行的是“先进会员企业及先进个人表彰”。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就属于先进个人表彰项目内容之一。


然而这样的解释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还是勉强,因为“大师”其实是称号之列,并不属于表彰。而且,“大师”称号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关系。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宜兴评选现场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她并不讳言民政部的行政处罚,但这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审结果没有影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审已经历经了14年,举办了三届,前两届评定的时候还没有这一新规定,第三届(民政部)处罚针对的是协会的具体工作,(我们的评比)不会因为民政部做出一个行政处罚就无效。”


陶工以柴窑烧瓷。


引发对“大师”泛滥乱象的反思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风波之所以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被一家仿冒人民网旗下“人民在线”的山寨网站所利用,除开其评选本身程序的合法性与否,还在于正好击中当下“大师”乱象的软肋。也有不少人发问“陶瓷艺术大师”该不该评?


作为陶瓷行业唯一的评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从诞生之初与工艺美术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评定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关系密切。


据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在2003年、2010年已经举行了两届,前两届总共评选出了128位大师。在第一届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名单中甚至包括33位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类)。


推这项评选荣誉的时候正处于国家机构改革期间,原来负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轻工业部,因为机构改革,从1996年以后就暂停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应行业的要求,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就开始评选自己行业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评上的都是行业里边最杰出的代表,比如景德镇行业里的老大师们,很多都已经去世了,而且照顾到了全国各个窑口,都是各窑口最杰出的代表。”一位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包含范围要更广,囊括11大类工艺美术品种,其中也包括工艺陶瓷。它被认为是工艺美术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评定之一。“荣誉证书是盖国徽章,受到国家认可的。”但是它的评审工作也是一波三折,充满变数。


1979年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工作由三个部门担当,当时的中国轻工业部作为领导工作小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作为评审工作办公室,而评审委员会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从专家库中挑选专家组成。这样,在政府、专家和行业团体的密切配合下,每四年一次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不仅进行顺利,而且获得国家认可。截至1997年,四届评选共产生204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97年之后,国家机构变更,原来的轻工业部体制改革后变成轻工业局,轻工业局再经改革成为经贸委的一个部分,而国家经贸委撤销后归属到了发改委”。这样,在领导机构的变更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工作被搁置了长达十年之久,直到2006年重新启动。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争议曾一度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推到了风口浪尖,第五届的风波刚刚停息不久,第六届评选各地又曝出黑幕。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标准表面上看起来还算是比较严苛,除了在具体业务方面的规定,还包括几项硬指标,如从事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要25年以上,凡是开展了省级陶艺大师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省(区、市),至少要4年以上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身份(含教授);对贡献特别巨大,具有独特技艺、对濒临灭绝的传统品种技艺传承人员必须满足从业40年、年龄60周岁以上两个条件。


上榜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名单的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何炳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可谓层层筛选,第一个看你的年限,材料,综合个人的论文、获奖总体评分是不是在地区名列前茅,合乎要求才能上报。评选设有实际操作环节,操作开始时才通知考核内容,无法事先准备。”


正因为其最初的评定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贴上这一荣誉标签的陶瓷作品立刻成为市场上的硬通货,于是,其后“大师”称号有了越来越多的可寻租空间,“大师”泛滥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花钱买“大师”的;杂志社、文化公司为了分一杯羹纷纷加入来卖这块牌子的;民政部曝光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里,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协会、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协会等看起来官味十足的组织机构打着工美的旗号招摇撞骗的,由这种山寨机构评选出的“大师”称号造成伪大师泛滥成灾;原本类似于技术职称的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人们作为一种荣誉称号进行授予,“荣誉大师”满天飞。

所谓“世界艺术家联合会”等机构颁发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证书


陶瓷艺人在创作。


延伸阅读


在景德镇陶瓷界一千万元可买大师称号


(本文系2013年《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陆斯嘉的采访手记节选)


买大师,出价一千万元?


在一个全民收藏的时代,当耳朵替代眼睛成为审美利器,“国大师”三个字仿佛成为金字招牌。景德镇一地,陶瓷从业人员至少有10万大军,六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加总不超过30人,多少人正盯着“大师”头衔;通货膨胀、物价高企,艺术品既能欣赏又可保值,多少人盯上了“大师”瓷器;政府礼堂、会务宴客、办公礼品甚至雅贿也要瓷器,行政机构和官员也瞅上瓷器。名利双收的驱动下,近年来,每次国大师评比,似乎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第六届大师评比刚刚结束不久,坊间就传出“花1000万元买大师”的说法。


“以前还送送瓶子,现在要送现金的,光送瓶子,评委谁要啊?”毕业于湖北美院到景德镇做瓷器的80后艺人小李说。


“我估计1000万元包括制作申报材料、来往北京和景德镇的费用,还有走走关系、请请老师朋友的费用。”一位已经评上国家级大师的景德镇艺术家表示。
1000万元,这个数字听来令人咋舌,但《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并非头一遭听到“买大师”的说法。2011年在杭州采访时,两位在不同项目分别评上国家级大师的艺术家就感慨地说起,早几年的大师评选是很严格的,从第五届以后就越来越复杂,有人为干扰的现象,有的大师根本就不配,业内都知道某人的“大师”头衔是买来的,而一些还没评上“国大师”的“省大师”就有很强的商业运作,身价千万元,评上了“国大师”更不知道要怎么样了。


身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之一的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秘书长、陕西耀州窑非遗国家级传承人孟树锋就对《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直言不讳:“个别大师的确是滥竽充数,靠走关系的。在我们评比的过程中,有些评委评上的被拿了下来,没评上的又被弄上去了。评第五届大师的时候,公示名单上没有的名字,到了最后公告和发证书的时候就有了。这些怎么解释?不良现象确实存在,但仅仅是少数,可惜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评大师,作品占分仅1/3


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的家中,《艺术评论》记者见到他工作室中完成到一半的双千件的粉墨彩瓷缸《曲阜三孔》。七年前,他参评第五届大师时的原件现存于景德镇珠山官窑博物馆,他想复制一件留作纪念,但身为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并兼任多种职务,使他很难长时间创作。谈到不久前参与评审的第六届大师,他认为现在人为的指标比以前多了。


“大师评选,应该以作品为主要内容,而现在考虑综合实力和水平。从第六届起,如果是劳模、所长、政协委员可以加分,如果向社会捐赠、多交税可以加分,获了奖、学历高、发表文章等,也可以加分。在100分里,创作所占分值大概是40分。”


孟树锋对目前的大师评定机制颇为不满:“大师是时代产物,每一个国家和时代都希望有大师,但真正的大师非常少。今天中国的大师满天飞,国家评、协会评。评上大师,能买别墅、买好车。”


在孟树锋看来,真正出现问题的是评比大师的机制。“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依据是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这个政策本身对大师的要求不到20个字,非常笼统。另外,现在的各种大师评选四年一次,但看遍《条例》,压根没有这一条,40年能出一批大师就了不得了。”


记者查看《条例》,第12条说明了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条件是:(一)成就卓越,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二)技艺精湛,自成流派。


孟树锋告诉记者,第一至第三届大师由轻工部评选;第四届起,由更名后的轻工总会评选;第五届起,轻工联合总会已成为民间社会组织,不具有政府职能了,因此改由发改委联合九部委评选,当时社会的争论就已渐起;到了最近的第六届,改由工信部、文化部和人社部三个部门评选。无论是条例本身、评选机制,还是社会需求以及评选中出现的一些倾向,如今的评选和1979年第一届评选时相比,已完全走样了。


“1979年评第一届时,名叫"中国工艺美术家",这批人可以说是一代风骨,高山仰止。1988年评第二届时,有些人说不该叫"大师",这样叫要毁了手艺人的。但提议者人微言轻,"大师"从第二届就这样沿用下来。”孟树峰说。


访大师:多贵富忙


两度造访景德镇,接触不同年纪多位大师,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眼中,大师们有着不同的侧面,立体地编织出景德镇大师的现实生态。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大师多、大师贵、大师富、大师忙。


大师多。根据一份统计,景德镇前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23人,第六届即将颁证的有6人,两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7人,四批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共73名(其中部分晋升为前两类国家大师),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26人。


大师贵。2010年,国家大师张松茂的第二块《三顾茅庐》瓷板画,在北京拍出1300万元,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单件成交价纪录,开创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千万元时代。近两三年,拍场上的大师价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并不少见,亦有拍卖行开辟当代瓷器专场。拍场外,以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为例,一把手、二把手作品标价也从三四万到六十多万元。


大师富。《艺术评论》记者在景德镇期间,多次以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代步,车主多为各级大师。这两年所遇景德镇大师多有别墅,少则一处多则两三处。不过着装上他们多低调示人,与工薪阶层没有太大区别。


大师忙。一忙挣钱,2011年,《艺术评论》采访景德镇市陶瓷所所长的1个多小时里,所长几乎没有抬起头,而是嘴不停、手不停地画了7个瓷盘子,按其市场行情,产值约有10万元。曾有报道刊出,该所“职工没有工资,所里也没有市里下拨的经费,全部资金都要职工自己创造”。据当地有关人士介绍,每个人都有相应指标,能完成指标就是自由人。但记者也发现,这位所长画的7个盘子是为第二天政府接待活动赶制的,这样的公务需求层出不穷。二忙打假,景德镇除了仿古还仿大师,某大师之妻专为丈夫写证书。“不用看瓷器光看证书就知道是假冒的。”一位“大师”的妻子告诉《艺术评论》。2011年秋记者在一位已退休大师王恩怀家采访时,年迈的老人在嘉德拍卖的图录中看到了仿品图片,现场电话沟通后嘉德经理立刻表示撤拍。一些大师在获得社会认可后,也忙于各类公务活动、演讲、评审、接待工作等。


尽管盛名下的大师,有着上述表现。与此同时,一些大师也在变化。如第三届国家级大师王恩怀之子王青去年还在思索如何开创个人艺术风格,时隔一年,他已是省级工艺大师,并在继承和再现祖父“青花大王”王步传统青花绘画及工艺中找到了方向。同样在变的,还有曾倒闭的瓷厂。《艺术评论》记者经过胜利路时,不经意发现了一处颇似北京798和上海M50的区域。这里曾是明清皇家御窑厂,也是解放后景德最早建立的国营大厂,上世纪90年代与其他九大瓷厂先后倒闭。


近几年,建国瓷厂被改建为当代瓷器艺术家工作室,兼具旅游4A级景点,这里既恢复了部分古作坊和古柴窑遗址景观,也恢复了手工拉坯的传统工艺,还为本地和外地中青年艺术家创业提供工作室,不拘一格的当代创意瓷器有一种不同于景德镇传统工艺的新风扑面而来。被称为陶瓷798的原雕塑瓷厂也被改建成了小型工作室集聚地。




本期编辑: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