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帖子。
一位网友发文称,“家里用她彩礼盖的房子,却没有一个她的房间”。
原来,网友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2个弟弟。
从毕业工作开始,父母就一直变着法子向她要钱,就连结婚的15万彩礼,也全部被他们拿着。
今年夏天,她从爸爸朋友圈看到,家里要开始动工建房。
她很开心地询问,要盖什么样的房子时,却突然发现图纸上少了一个房间。
于是她试探地问道,图纸是不是出错了?但爸爸的一句回复,彻底打破她的最后一点期待:
“你不要多管闲事,和你没关系。”
这一刻,不止是网友,多少人在这样似曾相识的场景里,牵出尘封许久的记忆,也再次想起了那句话:
“有些女孩,长大后注定是没有家的。”
为此,十点君也在不久前发起过一个关于「女性的房间」的征集,试图收集一些真实的故事。
但在随后收到的2000多份回复中,有简单而粗暴的回答,也有复杂而残酷的故事。
在社会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夹击中,女性长久以来所处的空间困境,逐渐被呈现。
提起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妈妈做得满桌冒着热气的饭菜,还是狭小昏暗却不失温馨的小屋。
但对有的女性来说,家从来就不是她们温暖的港湾。
她们有的从小就没有独立的房间,住在家里的公共区域;有的从小就被灌输,家里面的东西以后都是哥哥和弟弟的。
没有选择权,也没有归属感。
01.
“从小到大我都不愿意邀请朋友来家里玩,曾经有同学想来家里做客,被我慌乱的拒绝了,理由是我爸爸很凶。
但只有我心里清楚,我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窘迫的样子,也厌恶一个事实,我没有地方邀请她们做客。
客厅的沙发,白天是全家人待客、喝茶的位置,晚上就变成我的床。
在这个家里,我连哭的地方都没有,厕所就是我的安全屋。”
02.
“家里三套拆迁房,两套父母名下,一套弟弟名下,问,我呢?
我爸:你迟早都要嫁出去的,要房子干什么。”
03.
“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二孩妈妈晒自己新装修的房子,三个房间,她和老公一间,儿子一间。
剩下一间她宁愿改成茶室也不给女儿留房间,而是把主卧厕所还是衣帽间改成给女儿的卧室。
最后被骂到删帖销号,但是女儿的悲惨人生才刚开始。”
04.
“上网课的时候,看到大家的房间干净明亮,还有随意摆放玩偶、书籍以及其他玩具。
我只能羡慕,以及努力用身子遮住大半个摄像头,以免被同学发现背后家人走来走去的身影。”
05.
“大一那年,父母掏空积蓄给哥哥买房。从那之后,每次回家都是回哥哥家,回父母家。
我也有房间,不过那是个客房,柜子里塞满了父母和哥哥的用品,只要谁来都可以住。
后来有一天和妈妈聊天,我开玩笑地说,感觉自己没有家了。
她很惊讶,大约她觉得,有个房间让我睡,就是爱我的表现吧。”
06.
“‘女孩并不是长大之后才没有家,而是从一出生就没有家。’
我希望你永远都不会懂这句话。”
07.
“初中开始住校,没有离家的不舍,只觉得欣喜。
虽然宿舍也是几个人住在一起,但只要拉上帘子,小小铁架床上的2平米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空间。
而不是家里那个,从父母卧室分出来的隔间。
透明的玻璃门,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眼皮底下,没有丝毫隐私可言。”
以前看过一句话:
她来人间一趟,先是在父亲家里暂住一些年,然后去丈夫家借住些年,最后在儿子家落一落脚,这辈子像个客人一样,最后化为风中飞絮,水上浮萍。
而这也是很多女性的真实写照,她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家。
01.
“我现在就是这样,回娘家,父母会说,‘你来啦’,而不是‘你回来啦’。一字之差就是客人。
而在婆家,每个周末姑子们都带孩子回来,看到她们说说笑笑,亲密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外人,关键是你还只能强颜欢笑。”
02.
“结婚前婆家全款买的房子,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不用还房贷,没有生活压力。
可后来发生的一切告诉我,想要在这里生存,就必须遵守他们的规则,否则一旦发生矛盾争吵,谁都可以让你滚。
和婆婆吵架,婆婆会说:你滚,这是我买的房子。
跟老公吵架,老公会说:你滚,这是我的家。
那一刻,我也想过立马收拾行李走人,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去哪里?”
03.
“我一位广东的朋友,刚离婚那阵子,没有地方住,想回娘家过年,她母亲让她在宾馆住到年初二再进家门。”
04.
“小的时候住在老式筒子楼,和两个妹妹晚上聊着聊着就睡着了,还觉得还蛮开心的。后来工作住的是集体宿舍,再后来结婚和老公一起住,有了孩子后公婆也过来了。
在外人看来,我的每个阶段都是按部就班,顺风顺水。
但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在我前三十年的人生,好像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的空间。”
05.
“所有人都说,这是结婚为了你特意建的房子。
于是我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女主人,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任劳任怨地为这个家做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
直到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这句话不过是个谎言。
我无法随心所欲布置自己的房间,我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餐具,就连和老公在沙发上聊得正开心,婆婆看到了,就一屁股坐在我们中间。
我也和老公提过这个问题,老公也和婆婆交涉过,但无奈婆婆太强势。
原来她才是一家之主。”
06.
“结婚前: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你想回家住多久都没关系。
结婚后:现在你弟也结婚了,你的那个房间给你小外甥了,你回来住几天是可以,但时间长了,担心你弟妹会不开心。”
这几年,“女性到底要不要买房”一直是互联网热议的话题。
《DT商业观察》调研数据显示:
51.9%的人认为房子能带来“归属感”,41.9%的人给房子赋予“安全感”的意义。
女性对独立空间的渴求其实从未停止,她们也越来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真实需求。
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所要面临困难与挑战,也远远超出一开始的想象。
有人对生活增加很多憧憬,也有人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
01.
“过户完成拿到钥匙时,父母都还挺开心的,没花家里一分钱,但后来就不高兴了,哥哥还没买房你买房干嘛?
再后来,全程自己装修,他们没有过问一句。
我知道,他们觉得我的钱应该用来补贴他们的儿子。”
02.
“‘女孩子买什么房?女人婚前买房就是倒贴啊’
‘有了房反而更不好找对象,人家一听都不要’
‘你有房子,那以后还会和我一起还房贷吗’。
这是我在相亲时最常听到的3句话,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真的挺大的。”
03.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后悔买房的呢?
大概是从父亲生病开始,我突然意识到,父母的年龄真的大了,养老的问题要开始筹备了,可是买房已经花光我所有的积蓄。
所以我想劝告所有想买房的女性,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一定要考虑好,好好审视一下未来的风险和资产分配,不要让买房成为负担。”
04.
“买完房后男友先是绕一个圈表示不会给我还房贷,然后又指责我不顾将来的小家。
再加上男友父母的态度‘太强势,会算计’。
最终,三年的感情在买房两个月后,我们分手了。”
05.
“我爸妈一直非常支持我买房,刚好今年房价下跌,他们就一直帮我打听买房的事,最后看中了一套宁波市中心附近的小复式,成功跟房主砍价拿下。
房子70平不到,100万出头,爸妈帮我出一点,再加上我自己的存款,每个月5千块的月供不算什么压力,不影响现在的生活水平。
这个房子最吸引我的是房间有一整面落地窗,我已经想象好以后的生活,早上阳光洒满房间每一个角落,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星星和月亮。”
06.
“从我工作后,我很少告诉家里我手里有多少存款,因为他们的观念特别传统,女孩都是要嫁人的,而我并不打算结婚。
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自己买房子,一日三餐都自己做,日用品、交通全靠领券兑换,就连衣服都是淘二手的。
看着银行卡余额慢慢增加,我离梦想中的家,也越来越近了。”
07.
“2019年,我东拼西凑了几十万,高位上车,到今年,基本上已经把首付跌完了。
有时候我也经常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买这套房,空间小,位置也不好,还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不如租房性价比更高。
可是一想到,再也不用被恶房东无理由扣留押金,不用和室友掰扯水电均摊、卫生间使用权……
买房对我来说,不能说是一件多正确的事,但从此我有了自己的地方,可以为自己的养老做打算。
更重要的是,我好像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锚点。”
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件事重要吗?
重要。
对于女性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可供独处的空间,里面塞满属于自己的东西。
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属,是对生活的掌控感,是从此人生多了一条退路。
而现实的情况也的确如此。
根据《2024女性置业调查报告》显示:
在参与调研的已购房女性中,未婚女性占比61.6%,而在这些未婚女性中,有45.5%是靠自己攒钱出首付的。
但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话题,不是要鼓励劝说大家买房。
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对大多数女性而言,确实是追求独立自由的重要一步。
但生活的复杂之处也正在于——买了房,不等于烦恼从此结束。
买房后如何疗愈成长过程中,那些没有被妥善安放的情绪,如何重建新的生活。
这才是每个人终将面临的共同命题。
十点君也想告诉大家,房子、房间、柔软的沙发和床,并非人生底气和安全感的唯一来源。
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训繁复而严酷。
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都只是漫长人生中一次寻常的经历。
但只要你已经成长到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生活中绝大部分问题,勇敢做自己,让自己越过越好。
你就是,你自己的家。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拥有自己心仪的房间,创造出自己理想的家园。
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你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吗?你觉得房间或者说家,对你意味着什么?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