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高管会
一群浪漫的IT高管 宗旨:真诚互信 创新求实 分享互助 融合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  感觉时间不够用?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教你“电子 ... ·  22 小时前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  感觉时间不够用?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教你“电子 ... ·  22 小时前  
科技日报  ·  到了!报平安! ·  2 天前  
科技日报  ·  到了!报平安! ·  2 天前  
酷玩实验室  ·  从股市玄学到ETF真相:散户的投资求生之道 ·  3 天前  
商业人物  ·  没了董宇辉,俞敏洪过得更好? ·  4 天前  
商业人物  ·  没了董宇辉,俞敏洪过得更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高管会

【优等生】为什么优等生不能改变世界?

IT高管会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6-11 06:37

正文



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作者 | 万维钢

出处 | 《万维钢·精英日课》




5月16日有本刚刚出版的新书,中文书名我暂时翻译成《破除成功学的迷信:为什么你所知道的关于成功的大多数事情都是错的,以及其背后令人惊奇的科学》,作者是博客和专栏作者埃里克·巴克尔(Eric Barker)。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也是巴克尔的博客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吠错了树”。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成语,说一只狗追一个人,人跑进树林上树了,狗找着一棵树就站在前面叫,但是它不知道那个人并不在那棵树上。对应到中文,差不多是“缘木求鱼”。


也就是说,现在人们追求的所谓“成功”,各种鸡汤段子里的“成功学”,可能都是缘木求鱼。关于“成功”的迷信说法太多了,巴克尔这本书就是要用科学研究的结果破除迷信、拨乱反正。


其实这也是咱们专栏一直都在做的事情。比如说,鸡汤的理念都是“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自己努力、方法正确就一定能成功”;而我们就多次强调,成功里面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 我们尊重客观世界,反对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本书,也不能确保你成功 —— 我甚至不敢肯定,这本书对你的成功到底能不能有所帮助 —— 但是这本书可以让你更了解“成功”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有可能,你了解了这些以后,理性地决定放弃追求“成功”。


这几天正好赶上高考,咱们就从高考开始讲。你注意到没有,媒体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 ——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后来都没成为特别厉害的人物呢?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企业家之类的人物,当年学习成绩并不特别突出?


是因为读书无用吗?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把学生都教傻了吗?还是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偶然?


真正的原因,是“好学生”和“厉害人物”之间,有个很深的矛盾。



1.好学生和极端学生


美国高中教育比较注重全面发展,没有这么郑重其事的“高考” —— 但美国高中也有优等生。有个研究,考察了81个在高中表现特别优异、能被邀请在毕业典礼上做报告的好学生,长期跟踪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基本上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状元。而且跟高考状元一样,他们上了好大学,也找到了好工作。90%的人后来都成了医生、律师之类的专业人士,40%的人在自己的职业中算是一流人才。


但是人才是人才,这些人中可没有改变世界的人物,也没有负责运转世界的,没有真正影响了世界的。说白了,他们都是高级的打工者。他们跟中国的高考状元差不多,也许高中毕业那一刻,就是人生的巅峰时刻。


所以“好学生没有大出息”,这个现象并不限于中国,美国也一样。事实上,有人统计,美国百万富翁高中时的GPA,平均只有2.9(满分4.0),也就是中等生的水平。


如果你说中国的教育不能培养超一流人物,那美国也是如此。这个规律就是在学校里表现特别好的,后来通常不是真正的牛人;牛人当年在学校里的表现,通常都不是最好的。这是什么原理呢?巴克尔分析,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学校表现不能反映真实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的,智商只占一小部分 —— 更多的是自律、勤奋和遵守规则。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规定的任务全部完成,考试的项目全部达标,这就是标准的好学生。但是你想想,牛人,会是这样的学生吗?


第二,学校喜欢的是全面发展,而牛人是靠热情,也就是我们专栏常说的“passion”,驱动的。你不可能对所有东西都充满热忱!如果你特别喜欢数学,你肯定不想花时间去背什么历史的考试要点。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物,特别聪明充满热情的人,上学其实是比较难受的。有时候你得对抗体制,简直每天都在斗争。


“人才”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好学生”,乐于遵守各项规则,善于取悦老师,是体制的受益者。还有一种是“极端学生”,特别反感规则。


而学校奖励的,是遵守规则的人。巴克尔说,什么是规则?规则就是“去极端化”。


绝大多数情况下,随大流挺好,极端的人不容易混好。可是特别厉害的人,恰恰也是极端的人。 



2.你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


有句话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咱们今天能不能大胆地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当某大国的领导人,你会干什么呢?


你可能想搞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做几件大事,改变历史进程,青史留名。我也是这么想的 —— 而这就是为什么,你和我都当不了国家领导人。


这样的人可能不但没有把国家搞好,还给搞乱了。更关键的是,你根本轮不到上台早就被淘汰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官僚系统都不太可能让这样的人上台。甚至在公司,这样的人也不太可能当上领导。


领导都是什么人呢?


长期以来,管理学家一直困扰于一个问题:领导人对一个单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一方面,很多证据显示一个团队的成功,和领导人的关系并不大。有些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早上请大家吃个早饭,有他没他都一样。另一方面,确实有些诸如乔布斯这样的人,做到了力挽狂澜。


那领导人到底是有用没用?还是哈佛商学院的一个教授,塔姆·穆昆达(Gautam Mukunda),提出一个理论。穆昆达说领导人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被“过滤”过的领导人 —— 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安全感,你就会被过滤掉。那么经过层层过滤,最后能当上领导的人,必然是现行规则的受益者,他们会尽可能地维护现有的规则 —— 他们也就是平庸的领导者。团队靠规则运行,有他没他都一样。


还有一种,则是“没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这些人不是层层选拔上来的,而是因为一些特别偶然的原因上位。比如总统出事了,副总统突然当上了总统;或者是临危受命,体制已经不行了,让他做做看。他不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很愿意打破规则,干一些极端的事情。


穆昆达用这个理论,把历届美国总统分类,结果能以99%的准确度“预言”每个总统对国家的影响。当然是没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能够真正影响世界乃至于改变世界。


请注意,“改变世界”不见得都是好事儿,打破规则的后果经常是灾难性的。“皇帝做不得快意事”,一个爱走极端的领导往往不是好领导。


但是,也有少数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担任要职,而他的个性又恰好符合这个职务此时此刻的要求,那么他走极端,反而成功了。


比如说丘吉尔,就是非常极端的人物。别人都爱国,丘吉尔不光是爱国,是极端爱国 —— 只要他觉得什么东西对英国有威胁,他就要不顾一切地消灭之。


甘地在印度搞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丘吉尔也不干,差点要除掉甘地。像这样的领导人放在平时可能就是国家的灾难,但是赶上二战,也只有这样极端的人才能领导英国对抗希特勒。


所以你看出来没有?正所谓“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牛人”的成功,就是要走极端。


那极端的人都在哪呢?是你想极端就能极端吗?不是。你恐怕得有极端的基因才行。



3.蒲公英和兰花


有个基因叫DRD4,一般人都有,但有些人的DRD4基因变异了,变成了DRD4-7R。带有这个“7R”变异的人,小时候会表现为儿童多动症。


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变异,因为它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听话、不遵守规则。但现在科学家看问题不是这么看的,科学家认为基因没有好坏,像7R 变异,只是一个“增强器”。


带有 DRD4-7R 基因的孩子的确有多动症,但他们也有别的孩子不具备的优点:才三岁大,他们就能主动和其他孩子分享好东西,这显然是社交能力更强的表现。


所以基因好不好,还得看环境怎么配合。7R 变异者如果在一个冷漠、甚至虐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表现出多动、对抗的特征。可如果他成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中,他就会成为很好的连接者和组织者。


基因变异通常是非常温和的,不会带来什么显著的变化,人和人差不了太多。巴克尔打了个比方,大多数人就好像是蒲公英一样,对环境要求不高,在哪里都能生存。 



可是有些基因变异,像是这个 DRD4-7R,就是比较显著的。有这种变异的人会表现出跟别人非常不一样。他们就好像是兰花,对环境要求很高。环境不行,他们的生存能力远远不如蒲公英。但是如果环境正好合适,他们能取得极端的成功。




你想当兰花吗?那你先想想电影 X-Men 里面那些人吧 ——




他们身上有特殊的基因变异,的确是超能力,但是他们从小就异于常人,收获更多的恐怕不是羡慕,而是歧视!


咱们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身子特别长,腿特别短,胳膊特别细,手和脚都特别大,跑步跑不快,整个都不协调,你想当这样的人吗?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生理缺陷;在游泳教练眼里,这是世界冠军。菲尔普斯就是这种体型。 




他很不适合在陆地行动,但是他非常适合游泳。




看到菲尔普斯,我们就忍不住想,如果因为偶然的原因,他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游泳训练,他现在会是个什么人呢?事实上,就连菲尔普斯在奥运会狂拿金牌的时候,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他。有人就在网上说,我不爱看怪物游泳!


我们专栏之前有篇文章叫《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 天才和怪人之间,真的就只有一线之隔。他们都是极端的人。有时候自己长得就极端,有时候是行为极端。不极端,就不可能取得极端的成功。极端,更可能连正常的生活都过不好。


有了这个对成功的正确认识,我们再来想想自己的成功策略。首先你得知道你是哪种人。你是容易通过过滤机制的人,还是容易被过滤掉的人?是遵守规则的人,还是反抗规则的人?是蒲公英还是兰花,是正常人,还是极端的人?


第一种人,只要环境有明确的规则,做事有明确的路径,他们都会表现很好。他们是好学生、好员工。但是他们应对不了急剧变化的场面,如果有一天突然失业,他们的痛苦程度会比第二种人高得多。而第二种人在正常环境中往往会很难过,非得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特殊环境,才能表现出色。


成功策略的第二步是发现自己的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你不一定能找到,也许那样的环境根本不存在。咱们专栏讲过罗伯特·弗兰克的《成功与运气》 ——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就是运气。 



— 由此得到 —


极端的成功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基因和环境的配合。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其实是成功的近义词,两者都意味着要走极端。



— 我的评论 —


了解了这些,你还羡慕那些特别成功的人吗?也许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优等生,过好自己的小确幸。成功学鸡汤说只要你这么、这么、这么做,就人人都能向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学习 —— 怎么可能呢?他们都是大学退学生,你敢退学吗?


成功学想把人变成算法,但人生从来都不是算法 —— 人生是矛盾。


人生中充满艰难的选择。你是想按规则行事,还是想打破规则?每一个选择都有代价。你想当个好学生和好员工,让上级和家长都满意,那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你想当个革命者,那你就要得罪很多人。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这个,才是真实世界。


我第一次在炒股论坛看到“富贵险中求”这句话的时候,笑了 —— “富贵险中求”不是贬义词吗?在电影里,一般说完这句话的人很快就死了。但是你想想,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就是“富贵险中求”。


敢不敢走极端,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但人总有点自由意志。不过我觉得有个问题更有意思 —— 


如果你要生一个孩子,请问你想给他多大的基因变异?你想生个 X-Man 呢,还是想生个蒲公英呢?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得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评选报名】IT高管会-中国2017年度最佳互联网产品奖评选报名请发送产品信息到:[email protected]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email protected],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

IT高管会: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

欢迎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情,公众账号:ITGGH13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