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博客
传递精品博文推荐,最新的专题策划,最热门的精彩活动,最及时的公告通知,法律博客,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人大代表何雄斌:书写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异答卷 ·  13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这次机会,我会好好珍惜”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静心护老”温暖“夕阳红”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蓝卫士”帮忙拎稳“菜篮子”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第九届全国检察“三微”优秀作品展播|微视频: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博客

为什么有的人做一辈子,却只是老律师而非大律师?

法律博客  · 公众号  · 法律  · 2019-05-20 19:30

正文

律师行业,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持续增值的行业,前期苦逼后期牛逼。所以,在你想做律师之前,必须先想想是否能熬过三五年,又苦又累又没觉睡,还没有钱。当然,随着一段时间的沉淀,能力渐长、人脉拓展、资源也积累都到了一定程度,业务也就越来越好。


正文:2013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文字 | 杜文超

来源 | 智飞微网站微信公众号


庭前观察

前日,和律所同事(刑事部主任)去开庭,刑事案件,6名被告人。 辩护席上有4名律师和1名实习律师——我。 我旁边坐的是一位较为年长的律师(以下简称“老律师”)。 被告A的辩护律师(以下简称“律师A”)是某所的律所主任,被告F的辩护律师是外地律师(以下简称“律师F”),看得出来还不到30岁。


我注意到,我们和律师A准备了辩护词,而另外两名律师没有。 瞄了一眼律师A的辩护词,排版有些乱,重点不够突出。 再瞄一眼老律师,桌面放了一张纸,上面用粗犷的手法写了一页大字,看得出来是阅卷摘录的关键词。


我突然有点心疼自己,同时内心又充满了自豪——因为我头天晚上根据同事给的辩护提纲撰写、修改辩护词至凌晨2点,不敢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肯定比他们毫无准备、仅靠临场发挥要好,起码我的态度摆在那了。


法庭调查

法官先指出起诉书的一处笔误,检察官表示确认。 随即,老律师也提出起诉书有另一处“错误”。 而根据我对卷宗的了解,这个“错误”是错误的。 律师F把起诉书中出现的2016错误理解为2017,再把疑问告知老律师。 老律师见法官在挑起诉书的毛病,便大声说了出来。 老律师对卷宗不熟悉,又未当场核实,那场面好不尴尬。


大部分时间都在对6名被告人讯问和发问。 且不说法官和检察官的讯问,就说说辩护人的发问吧。


律师A庭前肯定没有准备,问出的问题令人吃惊,得到的答案使人后怕。 竟然问出了对自己当事人不利的情况,真为他捏一把汗。


老律师更让我大跌眼镜,如此开篇: “法官,在发问之前我先说明一下,我在开庭前没有会见一次,跟被告X没有任何沟通,今天也是第一次见被告X……”



听到这,我心里一惊,这律师是整哪一出?这还是老律师,执业十几年的老律师。 虽说辩护律师要随时保护自己,但他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过了?没有去会见过一次,不应该是失职吗?还那么理直气壮!是智商太高还是情商为负啊?真要被控诉,没去过看守所,人家也缺乏证据呀,真是庸人自扰。


我记得我们接案后第二天一早就去会见,那天虽然没有排第一,但也是前几,属于第一批。 会见完之后,我根据会见情况,对本区的同类型案件进行检索,并作出分析、判断,制定辩护策略。


年前同事就拿到了电子卷宗,并拷贝了一份给我,要求我一定要阅卷。 两个人分别阅卷,然后再碰头交谈想法,制定最佳辩护策略。 我自然是同意的,在对比中找到不足,在交流中提升自我,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法官白了一眼老律师,有点不耐烦: “这位律师,你说这些有意思吗?如果我提醒被告X,你觉得他会继续花钱委托你吗?”


我没想到法官会戳穿,但我更没想到的是老律师根本不当一回事儿。


讯问及发问过程中出现很多新情况,于是三方问得越来越多,以致于庭审3个小时才勉强搞定讯问及发问。



这次庭审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一、法庭发问环节非常重要,要提前准备发问提纲,临场再随时补充,这是最佳的组合。 既要准备充分,也要随机应变。 二、老律师如果只是基于“经验”去辩护,而没有服务意识,还不如实习律师的价值高。


律师行业,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持续增值的行业,前期苦逼后期牛逼,如果不是家里有特别的资源,普普通通的律界新鲜人,没案源、没能力,前期苦逼当属正常。 所以,在你想做律师之前,必须先想想是否能熬过三五年,又苦又累又没觉睡,还没有钱。 当然,随着一段时间的沉淀,能力渐长、人脉拓展、资源也积累都到了一定程度,业务也就越来越好。


3年独立执业,5年合伙人,10年高级合伙人,然后自己创办律所当老板——这是很多律师的职业规划。 以一个成功者的路径画,这样的发展将会呈现出线性。 而实际上这中间会淘汰很多人,他们根本走不完这条路。 你以为是剩者为王,但事实却是存在不一定优秀,律师行业(在外界看来都是精英),留下的不一定就厉害,离开的也不代表不行。


自己开办律所又不难,尤其是个人所,每个市、每个区,一抓一大把。 所以,并不是说一个律师是律所主任就有多牛逼,关键还得看业绩、看能力,毕竟当主任的门槛太低。


一个律师厉不厉害不能光看他的头衔,更不能只看他的年龄。 所以,律师越老越牛逼吗? 否。


面对新时代年轻律师的弯道超车,有些律师除了年龄长之外,并不见本事在长,甚至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也远远比不上这些小年轻。



本期编辑 | 白雪


你可能喜欢的文章 ↓

一句“对不起”的事,怎么就变成了刑事犯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