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上他们相差了一个世纪,但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同龄人。
采访 / 裘雪琼 李梦阳
文 / 裘雪琼 编辑 / 卜昌炯
纪录片《重生》第一集里有一个很贵的镜头。那是1920年除夕,刚刚被北洋政府释放的陈独秀再次踏足上海。
片中,画面先是定格在车来车往的上海外滩,然后缓缓推进至路旁狭窄的弄堂,随着镜头移动,远处一栋低矮小楼二层的玻璃窗由小变大,逐渐撑满整个画面,镜头穿过窗户进入房间,里面有一群忙碌的年轻人——这里是陈独秀此次抵达上海后的家,环龙路渔阳里2号,后来成了《新青年》编辑部及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据点。
曾一同探索中国道路却又宿命般形成对抗之势的两个新生政党的总部,当时居然同在一条街上。
“这是一个特效镜头,难度特别大,也非常贵,但还是要做。”纪录片导演赵启辰对《博客天下》说,“这种镜头可以把人物的命运和整个大时局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简单地只讲人。”
其实,这个花费不菲的镜头,赵启辰原本想用到另一个地方——渔阳里44号,那里活跃着另外一群年轻人,即由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他从剧本上得知,曾一同探索中国道路却又宿命般形成对抗之势的两个新生政党的总部,当时居然同在一条街上,于是就很好奇,这两个地方距离究竟有多远。他让副导演卢川去查,卢川用百度地图测了一下,发现只有239米。
“就是这楼到那楼的距离啊。”赵启辰指了指办公室对面的高楼,“这么近,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个镜头运动,从2号直接穿到44号。后来剧本改了,这个镜头就用在了陈独秀刚来上海的时候。”
▵31岁的赵启辰入职北京伯璟6年,致力于用电影化思维拍摄纪录片。图 尹夕远
赵启辰的心思暗示了他的拍摄技巧和视野格局。尽管全部拍摄时间加起来不到50天,但不影响他和团队在繁忙中不时蹦出美好的创意。
而他们所要塑造的一群从渔阳里起步、思维活跃、在革命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也在拍摄过程中,和以赵启辰为主的85后《重生》剧组,产生了奇妙的互动。
同样都是新青年,相差了一个世纪, 前者因缘际会,成了漫长而宏大的党史的一部分;后者正青春,在参与解读、演绎前者故事时,无意间经历了职业和人生的双重成长。
“半年后,再来看《重生》,我感到创作团队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带着对党对先烈的深厚感情在制作,使这部片子既保有认识高度,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又能严格、客观、真实地还原历史;既有冲击力,还有震撼力;既超越历史,还穿越时空。”
这是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6月17日在《重生》发布会上的一段讲话,对这个年轻的主创团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肯定。
赵启辰的办公室位于北京建外SOHO的高层写字楼。他出生于1985年,穿一件青绿色的宽松中式上衣,刘海用发胶向斜后方45度角固定住,复古与时尚气质混搭。
除了导演,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他宽大的办公室一角,斜立着一根系有红带的褐色符节,那是纪录片《河西走廊》里西汉使臣张骞曾使用的道具。
赵启辰有两个长期战斗的地方,一是片场,另外就是这里。“如果说《河西走廊》是在大海中学游泳,那么《重生》就是在温泉池里跳水上芭蕾。”他在创作手记里写道。
《重生》的大部分资料梳理和考据,都是在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完成的。2016年元旦刚过,他就拉上同样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的师弟卢川,在办公室闭关读书。从上午11点到晚上12点,雷打不动地持续了近2个月,长期陪伴他们的是中午和晚上两顿外卖以及“大量大量的书籍”。
剧本里一句话带过的历史会议哪一年发生?会议原址长什么样子?与会者都有谁,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的发言顺序、讲话内容都是什么?赵启辰的大脑每天都处于超高速运转状态。写出基于解说词的分场大纲是赵启辰的一项重要工作,即将静态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立体画面,而且必须准确。
卢川负责查证画面中模糊不清的历史细节,翻烂现有书籍后,他上网搜索、下载论文。日子一长,他练就一项辨别资料的本领——先穷尽方式搜集,再根据信息出处的权威度多维度比对,最后筛选出“不会出错”的答案——在学校里他反而不曾接受如此严谨的训练。
就在两人以办公室为家时,担任执行撰稿和部分资料统筹工作的孔丽丽则在母校北京大学图书馆“安营扎寨”。每天上午8点多,她带着电脑一头扎入图书馆,一直到晚上10点闭馆回家。在那里,她找到了《申报》上刊登的李大钊被绞杀的照片,以及馆内珍藏的第一期至最后一期《新青年》杂志。一些珍贵的一手材料经由翻拍,源源不断同步给导演。
从上百篇权威学术论文里抽丝剥茧,孔丽丽挖掘到了很多被埋没在历史深处的细节。她发现,长久被扣上“争权”帽子的张国焘,与毛泽东的根本分歧在于两种道路的不同选择——长征之后他主张去西南地区韬光养晦,后者坚持北上深入政治斗争中心。她还发现,被定性为“左倾错误”实施者的博古,自始至终主持了否定自己的遵义会议,没有压制任何人发表批评意见。这些最后都在纪录片里得到了体现。
“我们很注意即时吸收一些最新的研究史料,希望有突破,但这种突破必须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准确的。”赵启辰回忆,中央电视台审片时曾担心观点太新引起争议,但因为来源扎实最后也通过了。
猴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北京伯璟办公室来了不少陌生客人。《重生》剧组要开碰头会,部门太多,只好分为两天。赵启辰事先打印了如《辞海》般厚重的贴图剧本,里头有每场戏所需服装、道具的参考图片。第一天,他跟美术组、道具组的工作人员讲,第二天再给服装化妆组、演员组重复一遍。
碰头会后,离开机仅剩半个月。确定主要演员成为最急迫的事情。实际上,年前负责选角的副导演盖川就与中老年特型演员打了招呼。大年初一,他一收到剧本就从春节模式切回到工作状态,待在房间里梳理出场的历史人物及其戏份。此时他心头最大的压力是:“19岁的毛泽东,26岁的周恩来,外形相似的年轻演员找得到吗?”
▵廉倢饰演青年毛泽东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廉倢是被经纪人“拐”去面试的。北京伯璟小会议室里,盖川一边介绍片子的主要剧情,一边从各个角度打量廉倢。“如果垫一下脸型,也许你可以演青年毛泽东。”廉倢与经纪人一惊,互相对视。“像吗?”“不像吧。”
几天后,他接到通知去定妆。造型取自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廉倢吹了一个中分头,换上立领长衫,右胳膊下夹一把红色油纸伞。赵启辰过来一看,“他不是第一眼特别贴近的那种像,但一化妆一演绎,味道就出来了”。
稍晚几天,2013年通过选秀节目《奇迹梦工厂》出道的金靖承掐着临下班的点赶去见剧组。他一推开北京伯璟的玻璃大门,大家都惊为天人。赵启辰旋即打破自己立下的标准:“看了一眼就是他了,就算演技不好也要用,实在是太像了。”
金靖承捕捉到导演眼中的惊喜,他所不知道的是,老家山东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已向剧组推荐他饰演青年周恩来,更不知道此前这一角色已有了人选,是制片人李东珅的表弟,一位外形也相像的话剧演员。
即便尚未板上钉钉,等待期间,演员们都提早做起功课。廉倢买来《毛泽东传》,一读发现青年毛泽东其实挺叛逆——为争取念书的机会,他离家出走,父亲震惊,只好允他继续升学;19岁去当兵,“进的正儿八经的湘军部队,时刻准备上战场”;参加中共一大时,毛泽东28岁,与廉倢同龄。
金靖承连着3天读《周恩来自传》,他原先对周恩来的认知是从父母描述、教科书记载拼凑而来,扁平且概念化。看完书后,他对周恩来有了更多认识,知道了他是如何成长的、性格是怎样养成的,对他所做的一些选择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重生》开机是2016年3月10日。前一天,赵启辰才写完所有的分镜头脚本。那天早上,横店阴沉沉的天空飘起了雪花。
第一场就是金靖承的戏。背景是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青年周恩来乘船前往武汉避难。赵启辰在分镜头里构思了这样一段情景再现:船舱摇摆,船客往来,灯光昏黄下,周恩来侧身躺下,用大开幅的《申报》遮挡面部以免被人发现,当报纸左上角那张李大钊被绞杀的照片映入眼帘时,瞬时周恩来的内心翻腾起强烈悲愤。
在赵启辰的启发下,金靖承眉头紧锁,泪珠夺眶,紧紧咬住右拳,那种颤抖的悲切、愤恨一下子就出来了。B站上播放到这里时,满屏都是“心疼总理”、“总理不哭”的弹幕。
为了演好这一幕感情戏,金靖承做了诸多准备。通过阅读自传他知道,李大钊经常去天津周恩来组织的觉悟社讲课。前一晚他还观看了《建党伟业》里李大钊为学生讲课的画面。拍戏时,他就不断脑补李大钊对着自己讲课,“他的神情话语都触动到我,所以咬拳强忍泪水的镜头,我才能演得自然到位”。
赵启辰特别在意每一个场景的细节布局和道具使用,“创造一个超越解说词文本之上的画面空间,这是我们与其他做情景再现的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他特意提到《重生》第一集开场溥仪退位时夜明珠的使用。这个珠子既能表现幼年溥仪的懵懂,它掉落在地时,又把一个王朝落幕时的悲凉刻画得淋漓尽致。
全部191场戏中,赵启辰说他拍得最辛苦的是毛泽东的两场。其中之一是19岁的毛泽东初次亮相:夕阳余晖直射进来,士兵宿舍阳光充沛,决定退伍读书的毛泽东换上一身长衫,将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装放在桌上;继而,他站在镜子前,系衣扣,振一振衣衫;镜头从下而上摇上来,给这位眼神坚定神情庄严的年轻人一个面部特写。
不足20秒的戏份,足足拍了70多遍。“观众是不是可以通过脸部特写,认定你就是他们心中的毛泽东,这镜头重要到这个地步。我们一遍遍去捕捉最好的面部表情。”赵启辰卡得很严,眼神飘忽了,重来;嘴巴没闭严,重来;走路节奏不强,重来。
饰演青年毛泽东的廉倢也非常配合,同样想要效果最好的那个镜头。进入剧组后,他只琢磨一件事,如何把青年毛泽东演得“接地气”。“毛泽东爱思考,眼神一定是深邃的。但因为年轻、未经挫折,眼神还充满阳光,没有忧郁。”对着镜子练习容易跳戏,廉倢就尽力在心里揣摩毛泽东“最想改变农民和国家命运”的那股劲儿。
虽然拍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国民党的角色一样不能马虎。饰演张学良的魏天浩是在横店被挑中的,只有23岁。彼时,他尚是北京城市学院大四学生,本在横店拍摄另一部戏,因朋友推荐去《重生》剧组下榻酒店面试。盖川说他可以演张学良,除了身高有点儿为难——张学良实际身高1米7左右,魏天浩则有1米83。不过,穿上一身军装军靴后,魏天浩挺拔帅气的定妆形象“征服”了在片场忙碌的赵启辰。
▵张学良饰演者魏天浩只有23岁,被网友评价为“帅得超纲的少帅”
魏天浩对张学良的认识从教科书起步,知道他是西安事变的主角。除此之外,就是他小学有个好朋友叫张学良。2015年《少帅》热播时他看了几集,关于张学良生平又多了一些了解。
剧组给了魏天浩几页背景资料,让他了解西安事变具体是如何发生的、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这样拍摄“讨论西安事变”群戏之时,他明白该用什么样的态度说哪些合适的话。
无论年龄、阅历都与张学良相差较多的魏天浩,聪明地从生活经验中找寻共情点。例如第四集“张学良哭谏蒋介石”,面对蒋介石的大声训斥,为“表达一种抗拒”,魏天浩的视线落到他处,而当蒋介石愈发走近、训斥愈发激烈之际,“索性闭上眼睛,加重抗拒感”。
拍这场戏,魏天浩想到了高三时曾反对自己报考艺术类专业的父母,“那种说不通的,连看都不想多看一眼”的感觉,与36岁的张学良与蒋介石沟通无效的无奈感,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除了认真输出自己的每一个创意、心思,拍摄过程中赵启辰和他带队的年轻摄制组也在不断地吸收他人的意见和经验。
同样是第一集开场戏,赵启辰最初的剪辑版本中是没有恢宏的紫禁城俯瞰画面的,一开始就是烟雾袅袅的香炉、藻井上的龙这些特写。“想营造一种神秘感。”他说。
《重生》运营监制熊殷看到粗剪镜头后,肯定了他对镜头和光影的处理,同时也提醒他一定要让这场戏的格局大起来。“她说你太迷恋这种神秘感了,你一定要打开格局,第一个镜头就要展现1912年清帝退位时的紫禁城,把最大气的东西让人第一眼看到。”
还有青年毛泽东拿着《新青年》去北大图书馆找李大钊的戏,熊殷看完后给他打电话,让他在调度时注意人物的走位不要顺着镜头,这样的话人物调度没有丰富性,“她希望人物的行走动态路线和调度路线有穿插,要斜向地穿插,人物的走位一定要和镜头的方位有一定角度,这样的话人物的丰富感和层次感会更强”。
这些赵启辰都觉得很受教。“熊殷是美学博士,她对美学、对艺术的造诣很深,她可以用她的美学修为来指导我非常细节的部分,我觉得这样非常好。”
引进《纸牌屋》和《超胆侠》的团队后,好莱坞电影人的敬业和对细节的讲究也让这个年轻的剧组受教良多。
一次拍北大图书馆的夜戏时,灯光器械都布置好了,美国摄影师马丁看到镜头里有一盏玻璃大吊灯卡在画面边缘,很不好看,他想让置景师帮忙调低一点。
置景师是个小年轻,过来瞅了瞅,直接回复“不行”。当夜拍摄任务挺重,副导演卢川觉得这点瑕疵无所谓,也没接话茬。不想身边的灯光师肯尼斯冷冷地说了一句英文,大意是“你连试都不试,为什么就说不行”。并不是生气的语调,而是夹杂一种可笑与轻蔑的情绪。气氛骤然尴尬,卢川和置景师爬上梯子试了试,果真可以。
“如果不说那句话,这个事儿就过去了,就马虎拍了。”卢川回忆。
每每遇到毛泽东的戏份,镜头前的赵启辰都会习惯性地盯住那颗痣,看看型号是不是用对了。
气质有时候是会互相影响的。好莱坞团队的严谨也让赵启辰他们更加注重每一个不被关注的细节。
比如毛泽东标志性的黑痣。毛家人给出建议,这颗痣是遵义会议后长出来的,但赵启辰从常理推敲,觉得它由淡到浓、由小到大更为妥当。于是19岁的毛泽东退伍时,化妆师用肉色画笔在廉倢下巴上轻轻一点,此后逐渐加深,到了一定阶段,就用硅胶做一批大小不一的黑痣,一部分装进标注“青年时期”的盒子,一部分装进标注“中老年时期”的盒子。每每遇到毛泽东的戏份,镜头前的赵启辰都会习惯性地盯住那颗痣,看看型号是不是用对了。
服装与化妆环节,赵启辰同样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符的质感。拍摄博古经过湘西血战、满身狼狈地倚树而坐那场戏时,他一看演员“衣服落灰脸上抹土”的造型,就觉着“做出来”的痕迹太重。过湘江都是炸水,赵启辰要求化妆师向演员喷高锰酸钾,以保持衣服的水浸质感。黑灰不能用手直接抹开,而是要用枪、喷壶喷上去,“炮火四起,黑灰肯定是一层层平敷在脸上的,战士忙于应战,也不会老去抹一把脸”。对于其他群众演员,也采用如此几近真实的服化质感,全剧组由此意识到真实的战争远比想象的严酷。
整个团队在一个一个的小细节中磨合得愈加纯熟。全剧组拍摄最欢乐的一场戏,是在延安翻拍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大合照。趁赵启辰和演员们在天主教堂拍内景戏的间隙,卢川拿着历史老照片出了教堂,绕着周边几座平房转悠了好几圈,一个角落一个角落比对,最终寻到了照片上的那面墙和墙角。
“哇,他们当时就在这拍的。”大家都兴奋了,自动进入“来找茬”游戏环节。每个人都凑上来看照片,仔细研究自己饰演的革命前辈是什么面部表情,衣领是怎么翻的,帽子怎么拿的,坐下后双脚叉开的幅度有多大。
翻拍这个照片用了两个小时。天色一点点暗下来,全靠灯光打出白天场景。“咔嚓”,周恩来嘟着嘴,张闻天的领子没有整好,毛泽东的双肘抵在膝盖上,微微眯眼,神情松弛——这张翻拍照片从网友那里得到的反馈是“简直是神还原”。
虽然只有不到50天的拍摄周期,但不管对已有多年拍摄经验的导演还是从没演过戏的演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
变化不止体现在他们更加职业、更加老练,也体现在个人史观、心理、与父辈关系上的微妙位移。
拍完《重生》后,金靖承原本安静的微博世界“呼”地热闹了起来,评论、私信、粉丝都见长,几乎全是从《重生》引流过来的观众。“看了你的表演很喜欢”、“演得真棒”……还有准高三学生形容说“这部纪录片是暑假补课的一道曙光”。有点受宠若惊的金靖承一条条回复“谢谢”,有时再加上一句“好好学习”。
比起网络世界送来的陌生人好评,亲人们的反馈更真实可感。饰演毛泽东的廉倢的姥姥姥爷看到外孙的表演,特有幸福感。他们都是对毛泽东时代领导人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党员,“毛主席去世时,姥姥说他们都不上班了,只顾着哭”。最近廉倢接到了不少剧组邀约,请他出演青年毛泽东。新的工作机会,他心存感激,却慎重选择。
金靖承父母,守在电视机前看了儿子正式出场的第二集。早些年,他哥哥去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无意看见一张周总理年轻时候的照片,“他回来就说我长得特别像(青年周恩来)。”哥哥的给力“宣传”令父母、朋友也产生同样感觉。于是,有朝一日扮演青年周恩来,渐成金家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如今心愿成真,党员父亲特别开心。
成年以后,卢川一度与自己的父亲无话可说。公务员父亲是党员以及“毛主席和中国革命的忠实拥趸”,喜欢看中央一台、凤凰卫视。父亲感兴趣的一切,卢川都不感兴趣。而《重生》,给了卢川走近父亲的机会。将自己扔到历史长河与革命先辈隔空相处大半年后,即便依然对政治不感兴趣,但卢川至少能理解父亲、爷爷对于共产党那种忠诚、深厚的情感。
2016年春节回家,他和父亲聊长征,聊抗日,分析毛泽东和蒋介石,吐槽王明和张国焘,一顿饭热热闹闹地吃完。在横店拍摄时,他也主动向电话那头的父亲汇报进度,父亲每每乐呵呵接过话头,并以自身的党史储备告诉儿子要注意哪些历史细节。卢川一般附和地说“哦,原来是这样”,其实这些他都记在心里了。
《重生》给予的另一种回馈无形却深刻,它指向精神层面。
29岁的北大学生孔丽丽自小喜欢历史,属于高中历史考试满分型选手。似乎出于本能一般,她排斥被课本一遍遍“洗脑”的党史。但在前往南京查资料时,她改变了自己潜意识里对南京“血淋淋”的刻板印象,党史也是这样。现在,她不再将党史与历史割裂开来,也不会轻易否定一段历史、一个人物。“我会对历史和人物怀有更多的温情,从人物的角度站在当时当地去理解他们的决定。”
《重生》在电视上播出后不久,因为南海仲裁案,中国个别地方出现了有人组织小学生到肯德基前面抗议事件。金靖承由此想起了之前在历史资料里看到的一个细节:“蒋介石没有在对外宣布抗日时让一些学生带队去抗议,说‘我们要抗日啊’。他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回去上课,一个是参军上战场。于是他们都回学校上课了。”这让他感触很深。
赵启辰成长于沈阳军人家庭。模糊的孩提记忆里,他听爷爷讲起过抗美援朝时期向前方战场输送物资的往事。特有的成长环境让他觉得自己在完成“一种家族精神的传承”。
拍完《重生》后,他第一次公开了自己“党员”的身份:“我是一名党员。我拍摄了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一件值得在心里骄傲很久的事情。”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滴滴村 | 韩红 | 乡下生活 | 冯远征
陈冠希 | 谭维维 | 港女嫁陆男 | 甘道夫
520 | 六神磊磊 | 伍迪艾伦 | 老狼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冯小刚 | 王菲 | 屌丝男士 | 苍井空 | 邓紫棋
王健林 | 姚晨 | 武林外传 | 入殓师 | 卡戴珊
宋美龄 | 李克强 | 宋教仁 | 孙中山 | 习仲勋
刘晓庆 | 故宫 | 加藤鹰 | 李志 | 许晴 | 葛优
琅琊榜 | 崔健 | 潘石屹 | 汤唯 | 李健 | 大鹏
霍建华 | 胡歌 | 宁泽涛 | 汪峰 | 鹿晗 | 维密
张曼玉 | 大鹏 | 高晓松 | 舒淇 | 闫妮 | 秦昊
吴秀波 | 魔兽 | 吴亦凡 | 姜文 | 黄宏 | 路遥
●●●
文章首发于《博客天下》第228期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