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艺术中心系列讲座(古琴)精彩进行
2017年6月28日和7月4日,国图艺术中心分别邀请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三峽博物馆特约研究员金蔚及在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上颇有建树的严晓星先生为我们带来两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的石骅先生主持。
金蔚老师为听众带来的内容是《传世老琴的保养和维修》
(金蔚先生讲座现场)
中国古琴,历史悠久,至今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及民间的唐宋元明琴,仍有所见。但由于千年来的社会动荡。兵火之灾,传世古琴已为数不多,时至今日,劫后余生的古琴已寥寥无几。对抚琴爱琴者来说, 内外俱佳(内—音质、外—外观)的传世琴更是难得一见。
讲座前调试
古琴实物的在世,对考古学、漆器学、木材学、音响学、琴体美学、度量衡、新琴制作之参考,以及演奏和其它领域有其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古琴在世久远,如何保存和修复老琴,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古琴修复不仅仅是一件乐器的修复、更是一件文物的修复。
(金蔚先生讲述修复老琴的心得)
金先生以自己搜藏的以及在各大博物馆所见的传世老琴为例,列举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让大家全方位的对老琴的保养和修复有了初步的认识。
(金蔚先生为大家演奏《流水》)
(金蔚先生讲座所携带的明朝琴)
讲座最后,金蔚先生还特意携带自己珍藏的明代老琴,张以丝弦,为读者和听众现场演奏《流水》一曲,老琴古曲琴韵悠悠,闻者神移。
严晓星老师带来的讲题为《琴书遗珍——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稿钞校本的整理与出版》
上海图书馆是除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外,收藏古琴文献最丰富的公藏单位。而在藏书之中,稿本、钞本、批校本的价值又往往是为重要者。因此,严晓星先生受上海图书馆之邀对上海图书馆所藏古琴文献之稿钞校本进行整理、出版,使之为琴界所知、所用。这批书的产生、流传和保存,与近代以来上海在中国琴坛的历史地位的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可以解释琴坛关注的周梦坡所藏古琴书籍的流转和归属。
(严晓星先生讲座现场)
讲座中严晓星老师展示了上图所藏的五十五种、五十六部古琴文献稿钞校本的目录,有二十九种、三十部价值尤大,讲座中特意展示了此部分古籍的图片。其中绝大部分均未正式出版,有一部分甚至为查阜西先生所未知,还有近期才在积存了数十年的书库中发现,尚未对外公布。
讲座中部分提及的文献如下:
例如约成书于民国前期的《碣石调幽兰译谱》是除杨时百译谱之外,新发现的另一部《碣石调幽兰》的打谱作品。它的发现改写了近代《幽兰》研究史,堪称二十世纪古琴学术的重要发现。
又如查阜西先生的得意弟子庄剑丞,此次他的部分日记手稿得以披露,虽然篇幅不足以与张子谦先生的《操缦琐记》相比,但也具备相当的史料价值。同时面世的还有他的《栩斋琴谱稿》,与目前流传的《栩斋琴谱稿本》并不相同。
又新发现的《南山操》《悯周操》《春江花月夜曲》等琴歌,也都是以往未知的作品。
《邻鹤斋琴谱》是作者的稿本,更接近作者手稿之原貌。
(严晓星先生为大家讲述《琴学初津》)
《琴学初津》是作者的底稿本,在涂改之间,保存了大量值得重视的信息。
大量的文献展示,令听众和读者如入宝山,古琴古籍对古琴的传承意义非常重要,严先生的对这批古琴古籍的版本、考证的讲解,令听众感觉大有收获。
严晓星先生解答大家的提问
2017年由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主办,北京国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北京《韵》琴茶舍协办的古琴相关公益讲座将持续进行,本系列讲座旨在让观众和读者从古琴的诸多方面(如琴器、琴曲、古籍、琴史、琴人)了解古琴艺术的全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