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海警4艘公务船于4日驶入钓鱼岛海域,进行了约1小时50分钟的航行。这是中国公务船今年首次巡航钓鱼岛。
郁志荣(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
此次中国海警巡航钓鱼岛是例行性巡航。无论日方如何统计数据,或是发出所谓警告和抗议,都无济于事,并不能阻挡中国有关部门宣示主权的行动。同时,“日方抗议”本身也是反击日本所谓“钓鱼岛不存在争议”论调的有力证据。
▲资料图片:中国海警船2101此前在钓鱼岛巡航。
但是,对于日本在东海方向的一些动作,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从2016年起,日本海上保安厅就开始按计划逐步增加和完善海上、空中装备,同时通过修改法律赋予海上保安厅更多权限,以应对中国在钓鱼岛海域的活动。
此外,在去年新安保法出台后,日本自卫队也蠢蠢欲动,不时抛出可能介入钓鱼岛行动的说法。因此,当前东海方向形势仍十分严峻。中方一方面需做好危机管控的准备工作,一方面也要对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警备行为提出警告。
▲资料图片:2016年9月19日,在日本东京,市民手持标语反对新安保法。
日方对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的例行巡航可以说“恨之入骨”,但这正说明我们的巡航打中了日本的“七寸”,具有很高的价值,不仅要坚持,还要加大密度,并进一步提高巡航的质量,为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奠定良好基础。
台湾联合新闻网1月4日报道称,为防中国大陆获得苏-35战斗后仿制并获取先进技术,俄方已将苏-35发动机“焊死”,让中国大陆无法仿制。该报道还援引匿名的俄罗斯专家说,若中国大陆要接触到发动机的核心部位,必须将整个发动机破坏掉才行。
“焊死”战斗机发动机以防仿制--套用鉴宝类节目常用的话,这种消息可谓是“一眼假”。现代战斗机使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并非是装在机身里的“铁盒子”,其每次使用前需要检查,每次使用后则需要维护保养,在积累一定飞行小时数之后,还需要将其从战机上卸下,进行拆解大修。
为了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方便,战斗机还往往在机身后部蒙皮预设若干检查口,以方便地勤人员检查发动机内部情况。如果不能检查发动机内部结构,就无法维护保养发动机,更不能保证战斗机的基本使用。
了解上述背景即可知道,无论是苏-35战斗机,还是其他现代战斗机,都不可能用“焊死发动机”的方式实现保密。
▲资料图片:俄空天部队装备的苏-35战斗机
苏-35战斗机使用的117S发动机是苏-27战斗机所用AL-31F发动机的深度改进型号。中国早已建有AL-31F系列发动机的大修工厂,对该系列发动机的技术细节并不陌生。可以说,在基本设计和结构方面,俄方对117S发动机并无特别的保密需要。
更重要的是,现代涡扇发动机的技术难点不仅仅是“设计”,更是“制造”:同样外形的涡扇叶片,也许一国产品可以用200小时,另一国家产品只能用50小时甚至更短,这才是基础工业的差距所在。
所以,台湾媒体的这一消息,既无技术根据,又无事实来源,其不像是“新闻”,而更像是对中俄军贸合作的“泛酸”八卦。
▲117S发动机
外媒称,美国“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率领的美海军航母战斗群已经出发前往太平洋西部,即将靠近中国南海水域。
▲2016年12月,以辽宁舰航母为核心的舰队在南海水域进行演习。(路透社)
宋晓军(军事评论员)
“卡尔·文森”号航母来南海,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让特朗普来结账的最后一笔“尾款”。奥巴马任内,特别是第二任期内,美航母的外海部署出现了透支状况——从2008年至2011年每艘航母平均海外部署6.4个月,增至2012年至2014年的8.2个月,这也是2017年初美航母在海上出现“空窗期”的真正原因。
▲“卡尔·文森”号航母
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政府为坚持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宁愿“舍弃”在波斯湾和地中海部署航母,也会坚持将航母派往亚太地区的南海,以强调其在“重返亚太”方面的外交遗产。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航母之前的“透支部署”现状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还有十几天,特朗普就要接手总统。他会在哪个方向上使用航母这个“外交政策工具”?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应该说,特朗普在军事上继承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可能性很大。
(以上言论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点击观看独家精选:悬念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