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焦虑,焦虑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无常,第二是无助,因为你面对未来会有无数多的不确定性,当一个坏的不确定性发生的时候,你不知道谁能保护你,谁能帮助你。
————吴晓波
最近,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视频节目《吴晓波频道》里谈到了中国人的健康焦虑问题,他认为,正是因为有“无常”和“无助”这两个与生俱来的社会疾病的存在,所以才有了保险尤其是健康保险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我们大家的保险意识却非常地淡薄。
吴晓波在节目中谈到,虽然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在6年里翻了两倍,但是保险业依然是中国所有金融行业中,最落后的一个行业。
他举例说,美国人每年支付的人均保险费用在3800美金左右,而中国每年的人均保费支出只有140美金。
不仅中国人的保险意识非常淡薄,而且对保险的概念有3个很大的误区:
中国很多人买保险不是为了保障风险,而是为了获得收益。
当今,有一种保险叫做万能险,它不是为了保障未来人生病或者不确定的时候,使投保者获得补偿,而是在帮助大家获得收益,中国的三万亿险资里,就有一万亿是万能险,这也为保险业累积了资金,让他们有资本在金融界横冲直撞。
保险的初衷是降低风险,但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万能险明显与这个初衷相悖。
一对中国夫妇买保险,常常都是为他们的孩子或者为父母买,但是最需要保险的那个人,应该是家庭中的经济支柱,往往是这对夫妇本身。
只要父母身体健康,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孩子就拥有足够的保障,而一旦父母发生风险,那幸福生活就有可能崩溃,因此,买保险应该是先大人后小孩。
很多公司不给它的员工买保险,或者有很多的年轻人本身缺乏保险意识,只关注了工作或工资本身,却忽略了保险能带来的福利与保障。
因此才出现了像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猝死、清华才子患癌被开除后无法承担医疗费等情况。
有车的人都记得给车投保,却总是忘了给自己投保,难道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没有车值钱吗?不是,只是我们的保险意识不够,所以说我们其实更爱车更爱狗,不爱自己。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购买保险呢?在之前的节目里,吴晓波通过回答网友的提问,对家庭如何配置保险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王小五
吴老师,我31岁,老婆28岁,两人工作都交有五险一金,我们一年的收入大概十五六万,还有一套按揭房贷款60万没还完,我们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去年有了一个小宝宝,双方父母都健在,有社保,我现在想给家庭做些保障,比如买保险,应该如何配置?
吴晓波
一般情况下,家庭保险首先要保障的是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你的家庭中就是你和你太太,然后再考虑其他人,这样并非是“自私”而是对整个家庭保险规划的合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