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檐疏蛛网重
关于蜘蛛的科普。鄙人学识有限,望各位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檐疏蛛网重

首个雄性无眼隙蛛被发现

檐疏蛛网重  · 知乎专栏  ·  · 2017-08-11 10: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蜘蛛的眼睛在分类上有着重要作用,常见蜘蛛大多数为8眼,少数蜘蛛6眼、4眼、2眼,鲜有无眼蜘蛛。(下图:几种不同蜘蛛的眼睛排列。左上:弱蛛科、右上:刺客蛛科、左下:粗螯蛛科、右下:米图蛛科)


漏斗蛛科因其所结网的形状而得名(下图),目前常见的漏斗蛛科物种主要有两类(下下图):漏斗蛛亚科(上:森林漏斗蛛)和隙蛛亚科(下:普氏亚隙蛛),一般简称漏斗蛛和隙蛛。我国又是隙蛛亚科的分布中心,全世界超过一半的隙蛛均分布在我国,多样性非常丰富,未描述的种类也非常多。龙隙蛛属 Draconarius 是隙蛛亚科中最大的属,目前全世界已知246种,我国记述的种类近180种(漏斗蛛科动物志,近期出版)。


对于有眼睛的蜘蛛,自愿选择成为瞎子的就少很多了,目前科学家仅仅发现几十种无眼蜘蛛。而在隙蛛亚科里,只描述了五种无眼成员,而且皆仅知雌性。因此便有学者猜测,所有洞穴无眼漏斗蛛都行使孤雌生殖。

近来,贵州科学院的陈会明老师调查洞穴时,发现了雄性无眼龙隙蛛,并且证明为已知种:盘旋龙隙蛛 Draconarius tortus 。推翻了之前的猜测。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动物学期刊 Zootaxa 上。


盘旋龙隙蛛,学名: Draconarius tortus Chen, Zhu & Kim, 2008,隶属于蜘蛛目 Araneae - 漏斗蛛科Agelenidae - 隙蛛亚科Coelotinae -龙隙蛛属 Draconarius

龙隙蛛属作为隙蛛亚科中最大的属,里面的成员也是多种多样的。相对于它在洞穴外居住于土墙上的亲属,盘旋龙隙蛛则喜好居住在洞穴石头下和裂缝之间,且仅仅只能在洞穴深处遇见。而它们的性成熟一般在当年秋季至次年春天。

雌性盘旋龙隙蛛是在2008所发表的,距今已有十年。由于本种习性极为特殊,采集难度较大。因此在以往多次对洞穴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均未有发现雄性。(下图为当时发表的原始文献)

这个 雄性新发现的标本目前保存在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在最新发布的论文中,科学家们不仅对此雄性个体进行了身体部分的详细测量,还拍摄了标本、身体局部构造和生殖器的照片,对于开展以后的研究夯实了基础。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近缘种,它的头区仅有模糊不清的眼点残余。(下图:盘旋龙隙蛛的身体、头区和生殖器照片)



除了盘旋龙隙蛛外,还有四种蜘蛛也是无眼的,分别为:

Coelotes troglocaecus Shimojanal & Nishihira 2000

Draconarius yosiianus (Nishikawa 1999)

D. proximus Chen, Zhu & Kim 2008

D. digituliscaput Chen, Zhu & Kim 2008

由于并未有彩色图片,因此在这里就仅简单介绍下。


参考文献:

Chen, H. M., Zhu, M. S. & Kim, J. P. (2008). Three new eyeless Draconarius spiders (Araneae, Amaurobiidae) from limestone caves in Guizhou, southwestern China. Korean Arachnology 24 : 85-95.

Jiang, X. K., Guo, X., Yu, Z. G. & Chen, H. M. (2017).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male of the eyeless spider Draconarius tortus Chen, Zhu & Kim 2008 from China (Araneae: Agelenidae: Coelotinae). Zootaxa 4294 (1): 141-144. doi:10.11646/zootaxa.4294.1.11

Shimojana, M. & Nishihira, M. (2000). A new cave-dwelling eyeless spider of the genus Coelotes (Araneae: Amaurobiidae) from Okinawa Island, the Ryukyu Islands, Japan, with notes on possible parthenogenesis. Acta Arachnologica 49 : 29-4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