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中所有的馈赠,其实都暗中标下了筹码。
退市定局
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中弘股份开盘跌停,股价报0.74元。
算上当日,中弘股份已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的退市红线。从第二日开始,中弘股份将要停牌,等待深交所的最终裁定。
据官网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弘股东接近25万,这些逃不出去的股东将度过难眠之夜。
倘若真的退市,中弘股份将成为A股史上首只跌破1元的退市股。
“今年股市行情不怎么好,我就选择了一些低价股买,比如中弘股份,那时候以为还能涨回来。没想到,中弘退市几成定局,这次我和金融机构一起躺雷。”股民徐女士说道。
虽然只是尝试性的买了100手,30%左右的亏损还是让徐女士苦不堪言。
前几日,海南自贸区方案出台,在海南拥有多个地产项目的中弘并没有因此受益,股价已是无力回天。
10月16日晚间,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王继红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及董事、总经理张继伟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与此同时,中弘股份宣布任命原北大科技园项目经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永宏为公司新总经理。业内人士认为,管理层大换血是继中弘宣布即将召开债权人大会之后经营托管方国厚资产与中植系应对中弘债务危机的连续组合拳。
再前一天,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10月8日,中弘股份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高达55.87亿元。至少涉及19家债权人,包含银行、券商、信托、私募等多家金融机构。
而上个月,中弘曾上演“起死回生”,在上一个退市倒计时第五日站上“1元”,不幸的是这样的剧情并没有再次上演。
自作自受
实际上,中弘股份陷入困境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中弘股份经营困难,连续巨亏。2017年,中弘股份巨亏25.37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弘股份再亏损13.78亿元。仅仅一年半的时间,该公司累计亏损高达39.15亿元。
要知道,中弘现在市值为67亿元,亏损比市值的一半还多。
由于连续巨额亏损、资金链断裂,中弘股份爆发债务危机,多处项目受影响遭遇停摆,数位公司高管相继离职,并接连几次接到证监会开出的监管警示函。
当下如此狼狈的中弘,在地产黄金年代里曾是一路顺风顺水,中弘集团董事长王永红买下大家都嫌弃的荒郊野外,并最终靠囤地获利匪浅,其中最著名的项目就是北京像素。
王永红曾寄希望“A+3”战略,打造一个涵盖物业管理、中介代理、营销平台及文旅地产开发的链条。
国内方面,中弘不断拓宽文旅地产领域,投资了海南如意岛、济南西游记度假区,浙江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新奇世界文化旅游区、三亚半山半岛等项目。由于资金缺乏,这些项目大多都在停工当中。
国际方面,近几年中弘收购了Asia travel、豪华探险旅游供应商A&K和Sea World(海洋公园),都处于亏损状态。
盲目并购不仅浪费了中弘股份的资源,还埋下了隐患。
今年,王永红几次操作,试图再次改写中弘的命运。从港侨投资到新疆佳龙再到多加宝,三次重组均已失败告终。资产方面,除了将海南如意岛项目,剩下的资产不是中弘不想买,而是因为均是“烫手山芋”,无人愿意接手。
何去何从
同中弘一样,万达同样也在文旅方面折戟。
这几天还有传言,融创将全盘接手万达文旅集团开发运营业务。
万达要把去年卖出去的文旅项目对应的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这些业务部门及人员全部转让给融创,由融创负责。
转让过后,万达只单纯保留对13个文旅项目9%的股权,不再负责其他任何事务。
投资乐视受挫后,融创对文旅业务似乎也越发重视。
去年,负债千亿的万达把13个文化旅游项目91%的股权卖给融创中国,换回438.44亿元现金。由于文旅项目需要占用巨额资金投入,短期无法获得足够回报、急于缓解现金流压力的万达只好选择断臂求生。
然而,文旅地产作为地产领域最高专业模式,并非随便一家房企都可胜任,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家传统房企转型文旅地产都是一次改命。
不知,国内还有谁能继续把文旅地产的大旗扛到底呢?
是老牌央企华侨城?是做出国内最好游乐园的长隆,是拥有最强度假资源IP的复星,是号称拥有最多自有IP的复华,还是做出红树林模式的今典?
事实上,在A股,中弘并不孤单,仙股还有*ST海润、金亚科技、ST锐电;准仙股更多,共有64只,其中有23只ST股或*ST股。
仙股这一叫法源自港股,是指价格低于1元,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
今年1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就曾表示,A股港股化是必然趋势:“A股20多年没有见过仙股,也许在未来两三年中间A股一定会见到仙股,小股票会跌的稀里哗啦,背后实际上是金融条件的变化。”
中弘是第一家因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但不会是最后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