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韶关家园
韶关家园(www.sg169.com)韶关知名门户网站。发布一切关于韶关人的韶关美食、韶关玩乐、韶关生活、韶关爆料,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韶关,请随时关注我们。
51好读  ›  专栏  ›  韶关家园

全韶关都在晒腊味!又到了展示家庭实力的时候了…

韶关家园  · 公众号  ·  · 2024-12-29 16:40

正文



近日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

有人在韶关市区某处雕像的剑上挂了几串腊肉

果然
为了晒腊味, 大家都拼了!



“闻鸡起舞晒腊肉,观江举剑盼晴天”

“宝剑锋从里脊出,肉花香自腊寒来。

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

...…

评论区网友诗兴大发

人间烟火气与优雅诗词

毫无违和感地融为一体


“闻鸡起舞晒腊肉”

一句“神评论”

点中韶关腊味独特风味的精髓

没错

经历过粤北晨霜的腊肉

才造就这独一无二的腊香味


天然晒场 独特风味


有人说:岭南腊味,最靓的一定出自粤北。


粤北腊味虽产自广东,可它和广式腊味可不一样。广式腊肉以红腊为主,即在腌制过程中添加酱油和糖,腊肉有酱香味,色如琥珀。流行于粤北一带的腊味,属于典型的白腊,几乎只用盐腌制,而不加酱油和糖,向来以腊香味纯正而著称。



粤北山区的腊味,加工、腌制全手工制作,再经日光晾晒、北风自然吹干而成,更兼昼夜温差极大的霜打之后,肉质香韧,有一种特别的腊香味,具有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的特点,可煲、可蒸、可煮、可炒,咸香适中,做法多样,让食之者无不为之倾倒。



韶关是个大型的天然“晾晒场”。

韶关腊味的风味,全在一个“风”字。韶关地处粤北,冬季盛吹北风和西北风,这风是出了名的“特别大、特别冷”。北风吹得越足,腊味越香;再配合白天充足的阳光,肉色越亮!



正由于粤北腊味是自然风干的,而别的地方的腊味大多是靠焙房烘干的,所以,这就是别的地方腊味一年四季都可吃到,而粤北腊味只能“秋风起,吃腊味”的原因。


在当地食客们的美食评价体系中,这种主要靠大风而形成的“风干腊味”,比主要靠太阳晒、烟熏等方式制作出来的,口感更香、更醇。



此外,韶关在多山地形的影响下,形成复杂多样的气候,初霜期多在12月份出现。夜打霜露,加上山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可达10多℃。温差形成的收缩过程,让肉的颗粒凝结在一起,腊味表面平滑且有弹性。


这样晾晒的最强配置,食物吸收白天黑夜天地之精华,被锁住了鲜甜、留存了醇厚,变成了韶关人熟悉的冬日风味。



万物皆可腊 吃出千般味


那么,如何辨别是否地道的粤北腊味?又如何烹饪才能将其特性发挥到极致呢?答案是:腊肉敢露白,腊肠敢水煮!



如今,在懂吃的群体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吃腊肉,要吃‘白腊肉’。”所谓白腊肉,就是不加进酱油的腊肉。因为,敢于露出“本色”,原料必须得肉质新鲜,否则,只能自曝其短。所用的猪肉,要新鲜土猪五花腩,而且,必须经过剔骨才会有“五层”的效果。


至于“生晒腊肠”,则不用加酱油,因为根本没有必要“遮羞”,其不仅要用新鲜的土猪肉,而且必须得手工切粒,这样才不会破坏肉质的纤维,使肉质既有弹性又富于汁质;在肥瘦配搭上,严格坚持传统的“三七开”;而肠衣,所用的为土猪的粉肠,这样,腊肠才会有那种自然的口感,而且绝对不怕滚水煮。


一句话,要做出地道的粤北腊味,肉质新鲜、选料精细、传统配方、手工操作、天然晒制这几样元素一个都不能少。

选材上,粤北腊味的选择范围真的非常广。比如腊猪脚、腊板鸭、腊鱼、腊鸡翅等。






很多人不敢腊的东西,粤北地区的人都会用来做腊味。

其特点是干身而味道偏咸、油甘,口感结实有韧劲。但实际上,粤北腊味的含盐量比广式腊味还要低,其浓咸的原因在于粤北腊味制作时不加糖。


以上两点,又使粤北腊味在吃法也有别于广式腊味。一般来说,腊味只能当辅料,但粤北腊味能单独成菜,甚至有“腊味火锅”的吃法。其代表就是萝卜腊猪脚火锅,用萝卜、红萝卜、鲜笋、大肉芥菜为汤底,加入腊猪脚、腊肠等,就可以成为一道色味极其特别的火锅了。


还有还有。


清蒸,最大程度保留腊味原始风味,让油脂在蒸制过程中渗透到米饭里。


炒菜时,腊味入锅煸炒出油,与蔬菜同炒,赋予菜肴独特腊香。


煲汤加入腊味,汤品瞬间滋味升级,暖身又暖心。


食客的最爱,怎仅限于此呢?它还有千滋百味。


烹饪粤北腊味是粤北师傅们的拿手好戏。比如“腊肉煲雪山芋头”、“腊猪手煲萝卜”、“腊猪手煲韶关大芥菜”等等,这些带有山区风味的腊味菜式,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腊肉煲雪山芋头。


腊猪手煲萝卜。


腊猪手煲韶关大芥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