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五色土,千年窑火炼。
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匠人以手塑形,将自然之美、人文之思融入方寸之间。
泥分三色,各有千秋。
因其地质形成条件和矿层分布的差异,在烧制过程中,温度微妙的变化都会使其的色泽千变万化。
红泥:
纯净温润,似少女脸颊般娇嫩,泡茶后茶汤温润甘甜。宜泡高香型茶类,如:乌龙茶、红茶、生普等
紫泥:
色泽沉稳内敛,如谦谦君子,泡茶不夺茶香,不失本味。宜泡厚重型茶类,如:熟普、黑茶、重焙火乌龙茶等
段泥:
质地细腻,砂质均匀,泡茶清雅脱俗,别有一番韵味。宜泡清淡型茶类,如:绿茶、白茶和黄茶等
紫泥、朱泥、段泥这三款经典泥料,就能轻松驾驭大多数茶叶,堪称“不挑茶”的万能选择!
本次一条生活馆便为大家前往紫砂的发源地-陶都宜兴,寻来了运用3种泥料制成的紫砂壶,现带给诸位壶友。
一套三把
三色泥小品曲韵壶▼
限时特惠时间截止至:
2025年3月8日23:59
生砂朱泥和朱泥一样,是制泥工艺的不同,与泥料的产地无关。
生砂朱泥是挑选朱泥矿的核心,质地硬,成砂质,挑选以后,直接筛粉,制泥。
两者成品的质感相差较大,生砂朱泥比一般的朱泥颗粒感更明显,比熟砂朱泥颗粒感更加自然,但会有一点杂质。忽略一点小杂质的影响,体验一把黄龙山朱泥,还是不错的。
这款用料的吃温比较窄,烧的是电窑 1.6 号能直接出油性。
看起来很漂亮,窑温再高就直接起皮且有明显爆点,这个在圆片上大家就能感受得到,而低于 1.6 号表就会暗淡,看起来明显吃温不足。
我们在朱泥中加入了段泥颗粒,丰富紫砂质感和肌理感,并且可相对增加泥的透气性。壶身丰富的黄色颗粒就是段泥,整体而言,泥料的层次感比单一朱泥提高不少。
我们没有任何抛光,烧成后自带油润度的泥料,已经十分难得了。
这是窑温测试试片 任何一个精品的出现后面都伴随工人大量的测试。试片没有明针工艺会显得粗糙,但发色仍是一样的。
紫泥作为比较常见的泥料我们已经做很多款,而这一次,我们用少见的天青泥来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天青泥属紫泥的一种,因此与紫泥泥性相似,却更为稀有难得。
天青泥窑温跨度大,颜色变化也会很大。
《阳羡茗壶系》关于天青泥料的简介,用174个字概叙:嫩泥、石黄、天青泥、老泥、白泥,其中,关于天青泥着墨最多:“天青泥出蠡蜀,陶之变暗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
用它制成的紫砂壶,不仅保留了紫泥的优良特性,更增添了一份清雅与灵动。
我们测试了几次窑温后最终定了电窑的三号表,实物呈现出发青发蓝,微透灰之感。
为了丰富客户的体验感,我们在原有天青泥的基础上升级柴烧工艺,成品有古拙之感。
柴烧因草木灰自由落灰,柴烧玩的就是质感,玩的就是不确定性。天青泥属于紫泥的一种,柴烧出来整体呈现金属质感,本身丰富的紫砂质感和肌理感,柴烧后这一特性更加明显。
且柴烧紫砂壶几乎不挑茶,任何茶叶都可以泡且透气性强于一般紫砂壶,颜色也更紫一点。
三色泥小品曲韵壶▼
限时特惠时间截止至:
2025年3月8日23:59
白玉段是白泥与紫泥的共生矿 泥料中包含多种颗粒,以白颗粒为主,其次还有紫黑颗粒和红颗粒、嫩黄颗粒,质感相当棒。
白玉段的原矿泥并不是白色的。这是生胚试片,黄龙山的白泥比红泥还要稀少,所以现在很难见到,我们这批泥料产自南山。
泥料烧成后呈白色调,随着温度升高,呈现米白色,经高温呈淡青白色调,因此绿茶类颜色偏淡,更适合白玉段泥紫砂壶来冲泡。
紫砂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一块泥巴到一把壶,需经历数十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手工拍打,千锤百炼: 一把好壶,需经过无数次拍打,方能成型。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壶嘴、壶把、壶盖,每一个细节都需精心打磨。
窑火淬炼,浴火重生: 经过高温烧制,紫砂壶才能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我们这次的紫砂壶由非遗大师蒋兰娟监制出品,每一步都严格把关,以品质为第一位。
蒋兰娟,1981年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当代知名陶艺家,新锐实力派匠人,非遗紫砂技艺传承人。
2004年创办了工作室,致力于继承传统和发扬紫砂工艺艺术。擅长传统小品薄胎工艺、花器及文房雅玩等,作品构思新颖,做工精细清晰。
她在设计创作的时候注重将作品外形与内在精神相结合,将自己的思想放入其中,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并在多次比赛中都取得了佳绩。
同时她的作品也是各大拍卖会的常客。
最近她的设计于传统紫砂壶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审美常态制作,并考虑到了流体力学的因素,创作出几款,简约现代的小品壶。
三色泥小品曲韵壶▼
限时特惠时间截止至:
2025年3月8日23:59
且正所谓小品聚香,一手可握。
常闻:“壶小则香易聚,壶大则味不佳”。
小品壶有着卓越的聚茶气之效,在泡茶过程中,茶叶自身所蕴含的香气以及独特的茶性,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聚拢。
对于那些品质上乘、价格不菲的高端茶叶而言,它无疑是绝佳的搭配选择。
使用小品壶泡茶,能够有效提升茶叶的利用率,确保每一片珍贵的茶叶都能充分释放其价值,最大程度地展现出茶叶的优良品质,既让品饮者尽享好茶带来的美妙滋味,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可谓契合了精打细算又追求极致口感的品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