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栖霞果品服务中心
以关注产区,关注果商,关注市场为使命。专注于中国果业信息库建设。切实的为栖霞苹果的销售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巴比特资讯  ·  全球首个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 ·  13 小时前  
巴比特资讯  ·  小红书上正在诞生第一批AI原住民 ·  13 小时前  
巴比特资讯  ·  人刚毕业,代码一点不会,他纯靠ChatGPT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栖霞果品服务中心

苹果品种老的老,死的死,活下来的也只有红富士

栖霞果品服务中心  · 公众号  ·  · 2020-12-27 17:30

正文

苹果是世界范围内起源、人为栽培种植时间最早的水果之一,约在2000多万年前苹果的野生种“塞威士苹果”就已遍布中亚地区(有一说塞威士苹果最早起源于我国新疆),而后慢慢分化出了“中国苹果”和“西洋苹果”这两个大类。
我国栽培种植苹果的时间非常早,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上林赋》是我国最早记载苹果的文献,因此在我国苹果至少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初期栽培品种皆起源于“中国苹果”。

早期我国苹果被称为“奈”(中国绵苹果),古时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地位要次于桃、梨、杏、枣等一众水果,且一直没有多大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期引入西洋苹果的族系品种后,国内才开启了大规模商品化苹果的栽培种植。
这种情况与苹果在国外的处境截然相反,古时苹果在国外水果界的地位尤其之高,这从苹果在国外各种神话、寓言、故事中频繁出现的次数,以及起源于“西洋苹果”当前“称霸”苹果栽培界的众多品系、品种就可以看出。(当然我们也可以宽慰的心态理解为他们没那么多选择所以才重视苹果)
世界苹果扩张种植发展之下,当前苹果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已成为与柑橘、香蕉、葡萄齐名的“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在世界果品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我国苹果的种植发展则更为迅速,近现代短短百余年的发展进程间,就已经形成了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西南冷凉高低四大优质苹果产区。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苹果种植面积最大、年总产量最多的国家。
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约在3500——3700万亩左右,年总产量在4000万吨上下,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50%以上。
真真的可谓“洋苹果”种出了“中国味”。
近现代国内苹果商品化栽培种植历程中,与不断扩张的种植规模不同,在栽培品种变化上可谓是跌宕起伏。
初期发展时各种苹果的“百家争鸣”
到中期本文的主角红富士的“异军突起”,而后终是“一代新人胜旧人”逐渐迫使诸多品种“无奈退场”,成就了当下它的“一家独大”。
甚至有人言说“富士之后再无苹果!”


接下来且来看:
“百家争鸣”怎就成了“一家独大”?
富士之后再无苹果,“再无苹果”需堪忧!
可能00后的朋友们对于上图中的几种苹果都会有些许陌生。
但是在那个苹果产业“百家争鸣”年代里,它们各有千秋,每一个都是明星。
作为一个农业人,依农依稀记得 抗逆产高、个头中等、肉质脆爽、口感酸甜,上国内苹果界堪称“老皇帝”的国光。(1905年引入,80年代种植规模占比50%以上) 个人最喜欢的初采后果肉稍脆、酸甜可口,放置后甜度下降,香味变浓,果肉细致软绵,一种苹果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风味的金帅(1910年引入,70、80年代的国内主栽品种)。
果实周正漂亮,口味甜美松脆,至今仍有人心念其风味的乔纳金(1981年引入,那时国光犹在,富士实力凸显,因此未成大器)。
果大透红、味甜汁多、长于渤海湾香蔓胶东半岛的红星(60年代引入,主要栽培于渤海湾产区)。
肉白嫩、皮翠绿,唯一以酸为美还被广为接受的澳洲青苹(1974年引入,80年代末期成名时曾作为高档水果销售)。
果色青白、甜度较高、常温耐储、虽小众但70、80后不成忘怀的印度青;红香蕉、嘎啦.......那个年代苹果品种还有很多很多,00后没见过,食客已经记不得,但依农相信老果农定是印象深刻。因为老果农看着它们成长,见证了它们的没落。
其实要问苹果的“百家争鸣”怎就成了“一家独大”?
答案很简单——只是因为市场需要一个“红富士”,而“红富士”恰巧就在。
消费者要品质为王,“品”,红富士给了“艳美大个、口感脆爽、甜度冠绝”;
种植者、销售者为利益所趋,“利”,红富士给了“曾比肉贵的价格和揣鼓的腰包”;
那时该做的,红富士(严谨的讲是富士系苹果)都做到了,那时国内苹果产业需要的,红富士也都给了。
可能论一点红富士不见得突出,但若提综合 “完美红富士”谁能比肩。
说时势造英雄也好,讲适者生存也罢
当前我国富士系苹果的栽培占比高达65%以上,山东产区的栽培占比更是接近80%,任尔东南西北风,红富士就是“一家独大了”!
更甚是再扩种还是富士,这样看国内苹果产业确实俨然一副“富士之后再无苹果”的景象。
有人说“富士之后再无苹果”又有什么?
走一走满山遍野还在扩张的富士林;
咬上一口唯那一味的只是脆甜;
看看市场波动的行情价格;
听听“完美”但没卖出的富士苹果;


想一想,终 是单调了些,总觉得不好又说不出不好在哪。
再想一想,国内苹果产业似乎吃下了一个红彤彤抛不下的“毒苹果”。
所以“富士之后再无苹果”是什么?
依农一家之言,是单调乏味和止步不前的苹果产业!
有朋友会问,依农你这是要鼓吹怀旧,呼唤苹果老品种的复兴。
有这么一说,但不是全部。
咱先谈“这么一说”
红富士适应市场,所以市场选择了红富士,而之前淘汰没落的苹果老品种,则多或缺点明显或竞争力不足。
不过眼下可见的,当市场“只有”红富士之后,市场真的就变了,之前的“完美”没那么完美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