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 | 夏目
想和学长保持长期联系的,可以关注一下我们的小号“李栩然”。
因各种原因,近期原创都只会在那里发。
还记得那个曾经在“百日誓师”上激情演讲而被网暴的女孩符文迪吗?
当年的她不仅没受到网暴的影响,反而以645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用实力反击了伤人于无形的网暴之恶,用实际行动将那句“风要裁我羽翼,我偏要鸣野天地”赋予了灵魂。
如今的她活泼开朗、鲜活自信、成绩优异,像一束照亮黑暗的光,让我们看到了勇气和希望,更看到了怀揣着热情与梦想的如火青春。
2023年2月,湖南省桑植一中举办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学生会邀请符文迪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表演讲,想到能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给大家,本想拒绝的她便答应了下来。
为了做好演讲,符文迪精心设计自己的演讲稿,写了好几个晚上。演讲现场,符文迪尽情地放飞自我,将自己的高三经历、感悟以及对自己和同学的起到彻底宣泄了出来。
她的声音洪亮清晰,目光坚定,铿锵有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振臂高呼……,每一句演讲词都充满了力量,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对梦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台下掌声雷动,在场的同学都备受鼓舞,心潮澎湃。那一刻她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激励了其他同学,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未来的机会。
她的演讲被当时拍摄的记者传到了网上,记者本想用来激励努力奋斗的备考学子,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演讲引来无数讽刺与恶评,一时间,她的名字成了社交媒体的热搜词。
尤其那句“凌晨6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更是频频上热搜。
有些媒体为了博取观众眼球,获取流量,对她的演讲视频进行恶意剪辑。
演讲的内容空洞、浮夸,像是演话剧,简直是“弑师”大会。
还有人说她故意吸引人们注意力,全是空洞的喊话,是一种病态的表演,更是给她贴上“分数机器、高考机器”,更令人心寒的是,一些网友的恶意已经超出了网络的界限,扬言要往她家里寄刀片,将网络暴力延伸到了现实生活。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符文迪的家人、学校和拍摄视频的记者都很担忧,也很自责,尤其符文迪的父母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无助和痛苦:
为什么这么优秀乖巧的女儿会招来这么多的恶意,也不知道怎样保护女儿免受网络暴力的伤害。
即便符文迪本来就内心强大,但她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网暴事件发生后的她,根本没心思上课,整天反思,半夜还在跟父母复盘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尽管有父母的安慰,但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脑瓜,之后的几天,她都是魂不守舍,无心学习。
无论她怎样尽力忽视外界的声音,这股网络暴力依然如洪水般不断向她袭来,她开始焦虑、无助、委屈……压抑的情绪几乎让她崩溃,直到有一天,身旁的同学劝她:“不要多想,更不要关注那些评论。”
这一刻,她那层坚强的外壳再也绷不住了,内心的苦楚如波涛般汹涌,瞬间嚎啕大哭。
这样积极向上,激情四溢的人为什么要给予嘲笑和质疑,在她的背后,是她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难道不应该给与鼓励和赞扬吗。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层出不穷的负面言论和冷嘲热讽已成为一种常态。但我们看见的、听到的都只是一个视角,不一定是事实真相,永远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随意评价别人。
更要清楚地明白,
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
,无论他们表现如何,都应该给与足够的尊重与理解。
2
天底下,最心疼自己的永远是父母。
在符文迪的家里,父母一直是她最坚强的后盾,每次看到网络上对女儿的恶评,他们都痛心疾首,但又觉得无力保护她。
曾无数次想站出来为女儿发声,斥责那些无理的讽刺和指责,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深知,一旦和女儿一同卷入这场网络漩涡,反而会对女儿的心理产生更大的伤害。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时刻陪伴在女儿身边,给与最大的开解与关怀。对于符文迪来说,父母是他最大的软肋,也是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在学校,符文迪也不是孤军奋战,老师和同学们也给了她很多温暖与慰藉。尤其跟她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并未跟着落井下石,而是主动站出来为她辩护,有的同学还在社交媒体主动公开发声,力挺符文迪的勇气和决心。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和家庭一般是关联最紧密的两个环境,在符文迪看来,当时能从这两个环境中感受到支持和安慰,对她是最重要的。
家人、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支持,让符文迪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于是她决定忘记恶评,专注于自己的未来,将全部心思用到备考中。
至此,符文迪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她慢慢意识到,网络暴力并非不可承受的重担,
如果一味活在别人的看法和评价里,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焦虑和恐慌中。
记得杨绛先生曾说过,能干扰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力,能伤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开,过于在意他人看法往往会陷入内耗中,你若平和,无人能扰。
所以,内心要足够强大,别让他人的话语成为你内心的枷锁,别让他人的评价摧毁你的自信。
他开始将网络上的恶评当做一种无关紧要的噪音,当做自己学习的动力,她的目标就是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人生。
就这样,在老师、家人、同学的帮助下,符文迪逐渐回复了自信,每天早早起床复习,晚上也经常是灯火通明。
进入考场的那一刻,符文迪的心态异常冷静,放下了所有包袱,专心答题,似乎已经从网暴的困境中彻底解脱了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属于自己的挑战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符文迪以645分的好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录取。
这个成绩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拼搏,更彰显了她从网络暴力中奋力走出的勇气。
她
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不仅证明了自己,也彻底打脸了那些曾经质疑和讽刺过她的人
,她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新篇章,她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3
踏上新征程,开启新梦想
进入大学后,符文迪并没有因为曾经的网暴经历而对互联网产生恐惧,也没有因此而排斥媒介。
反而选择了与互联网联系较密切的新闻专业,还在学习中从容地与同学分享自己曾经的经历,积极面对网络传播话题。
她深知新闻传播的力量,也更能理智地处理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她希望大家重视网络暴力的伤害,告诉我们:
“经历网络暴力的人肯定需要帮助,它比生活中的压力还要特殊,一定要意识到,对网络暴力感到伤害甚至绝望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符文迪也是幸运的,她有学校和家人的全力支持,这也让她有了面对网络暴力的底气和勇气。
她自信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一颗敏感的心,因为她知道,网络暴力的伤害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彻底消失。
进入大学的符文迪,更专注于提升自己,除了继续努力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
2023年11月份,学校举办了一场主持人大赛,尽管网暴的阴影还依稀存在,但她坚持报名参加。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她穿着一席亮眼的长裙站在舞台中央,她在台上的表现也是充满青春气息,闪闪发光。
在这样人才济济的舞台,获得荣誉室其次,
勇气才是最值得赞叹的
。这次比赛后,符文迪也终于凭借自己强大的内心彻底走了网暴的阴霾。
当网友说到他的长相时,符文迪并不认为自己丑。的确,如果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么她的人生就不属于自己了。
上课之余,她还学习了摄影,拍出的东西也很精美,偶尔还会拍摄一些短视频与网友分享日常。
可见,她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阅历和视野也提高了很多。当然,现在的符文迪已不再是那个曾经被网络暴力压的喘不过气的女孩,她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我们相信,勇
敢走出舆论风波的符文迪,在自由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会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活出更舒服的人生姿态
,她的未来会越来越好,也会走上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符文迪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面对别人的评价,尤其是恶意评价。
面对别人的评价首先要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做到情绪稳定,避免在激动时做出冲动的反应。
其次,要学会辨别合理与恶意,对评价进行理性分析,从中筛选出合理的部分,作为自我提升的参考,而对于那些毫无根据、充满攻击性的诶已评价和诽谤,可以忽略它,保持沉默。
记得《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大可以继续刁难我,十年后,我改变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他们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刁难对象”
所以,请不要在别人的恶意里,过度消耗自己。毕竟时间与精力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应当用于自我提升和实现个人价值。
另外,可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多与家人、朋友分享你所面临的恶意评价,他们会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缓解你的焦虑与压力。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帮助,如若恶意评价对你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困扰,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放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者法律的帮助。
总之,人生路上充满了挫折与坎坷,也夹杂着各种声音,我们
要秉持着对外界评价的清醒认知与恰当处理方式,不因别人的偏见或攻击而自卑,更不应在这样的漩涡中内耗自己,要时刻清晰自己的目标,学会分辨与忽略。
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愿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像符文迪一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近期好文(点击链接可读):
1、
人生的残酷真相:为什么大多数普通人要到35岁以后才能觉醒?但还有个更残酷的真相,很多人至今没有意识到
2、
罪大恶极,必须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