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府造四川铜币
湖南省造双旗币
重:19.4g 直径:3.93cm
重:10g 直径:3.23cm
编号:JHZLFW-00859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四川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四川军政府接管了设在成都的四川造币分厂。为满足军需和保路运动的需要,废除了前清龙模银铜币,新创四川银、铜币模型,于1912年起,由四川造币厂正式开铸四川军政府“汉”字银、铜元。
在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国的过程中,军政府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虽然后来演变成军阀混战)。军政府作为非常时期的区域性临时政府,曾发行过货币,如湖北军政府和四川军政府,都发行过铜币。只有四川军政府发行过银元。这些货币,开始是为了筹措军饷,维持政府开支,以后也成为区域性的货币。所以军政府货币具有军用货币和民用货币的双重职能。
与孙像开国纪念币和袁像银元比起来,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流通范围较窄,发行量与存世量自然无法与前二者相比。由于这个原因,接触川洋的人比较少,研究者更少。但这并不表示川洋的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不高,向来经济规律和收藏首要以“物以稀为贵”定律为标准。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地方政权的特殊货币,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是历史的见证,好比过去农民政权发行的货币。
玖泓文化此次有幸征集到这枚四川铜币“军政府造”当壹百文汉字铜币,直径3.93cm。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四川铜币”四字,中心作海棠花一小朵,上边铸“军政府造”四字,下边为“当制钱壹百文”六字;背面用十八小圈绕一大圈,圈内篆文“汉”字,以直线纹为底,上环为“中华民国二年”字样。
据有关资料,四川军政府铜币,因其铸主众多,铸期较短,再加铸造期间换模修版等原故,现存于世者版别极其繁杂,不下百种之巨。钱币正面图案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且“当制钱壹百文”这么大币值的钱币实为罕见!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湖南省造双旗铜币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我国前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刻,因而,在兵荒马乱、国内战争频发的期间内,钱币在阅历了无量的年月之后,仍然能够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藏价值、前史文化价值以及出资价值。
这枚钱币保存杰出,尽管经过了绵长的年月洗涤,造型漂亮,品相精巧,正反面纹饰明晰,铜锈包浆天然,醇厚陈旧,人为磨损痕迹少,流转运用痕迹显着,前史过渡性天然,艺术观赏价值极佳,出资保藏价值适当不错。钱币正面珠圈内镌交叉五色旗与铁血十八星旗,旗帜飘扬,绘声绘色;珠圈外上环书楷体“湖南省造”四字、下环书“当制钱二十文”六字,字体正经整齐,娟秀漂亮,挺拔飘逸,笔画丰满,横直竖立,极具书法艺术价值,左右两端长枝花饰之。反面珠圈内图画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上下边际环英文,可见该前史时期我国已对外开放,是该前史时期重要的什物凭据。藏品形制规整,规划巧妙,工艺精巧,纹饰考究,线条流转,布局合理,深浅清楚,层次显着,包浆入股,锈色天然,素雅古拙,正经大气,雍容大方,极具艺术观赏价值。由于铜元在我国发行流转前后不过半个世纪的时刻,在我国钱银的前史长河中仅是十分时间短的一瞬间,但我国铜元见证了我国从封建社会演化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前史进程,是我国近代钱银史和钱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前史留念含义,保藏价值深远。钱币虽小,却也能反映其时社会文化的特征,含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