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也在那年开始对互联网感兴趣
:他跟睡在下铺的王慧文凑钱买了台电脑。
王慧文喜欢打游戏和骂架,王兴则整天在网上逛来逛去,混迹于各个创业论坛。不过,闽人的商业敏感此时还没有在王兴身上体现,他想去美国念博士,在清华园里活得也很恣意——如果你有幸看过90年代清华艺术团的演出,或许就会遇到那个赤裸上身、穿一条粗布裤子,奋力起舞拍打胸鼓的瘦小男孩。
而此时,大四学生王小川已经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一份税后7000元的工作。
他是在清华大学9号楼男生宿舍里被陈一舟找到的。后者是麻省和斯坦福毕业的海归,当时拿着大笔投资准备创办ChinaRen。这位精明的湖北佬最初想去搜狐挖人,结果对方开口就要两万,他转念一想:
不划算,不如去清华招学生。
于是,在清华大学9号楼男生宿舍,陈一舟逢人就问“你们系计算机技术最好的人在哪里”?
走道里的学生把周枫指给了他,后者当时是清华科技协会主席、1999年清华特等奖得主,跟女友庄莉常年包办清华计算机系前两名。
顺藤摸瓜地,陈一舟又找到了更多人:许朝军、王小川、李旸等等。他很满意,“当时清华计算机系最牛的10个人,我们搞了8个,每人给8000块一个月。”不过据许朝军后来透露,因为“JAVA编程水平肯定是中国前100名”,他拿到的工资其实是15000。
当整个中关村都笼罩于互联网光环之中时,泡沫也来了。
2000年,科技板块在美国纳斯达克大跌,第一场互联网泡沫破碎了。当年激荡在中关村的这股热潮,幻化成小酒馆里的一场场散伙饭,和创业者们洒落在北京冬日里的眼泪。
刘颖的化云坊如此,ChinaRen 也是如此。2000年4月,把公司更名为“易得方舟”的刘颖还在人民大会堂公布了CompusAge 中国高校电子校园解决方案,下半年,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就每况愈下,2001年10月,
因为交不起每月12万的服务器托管费,公司网站停止维护。
ChinaRen的命运倒是痛快。2000年,搜狐花3000万美金买下了它,由此也把王小川、许朝军收之麾下。
事实上,ChinaRen 集纳的清华人才,或许也是吸引张朝阳的原因之一。
在整个中国互联网,你可能都找不到第二家比搜狐更具备清华气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了。
张朝阳对母校是有眷念的,挣到钱后,他就把搜狐搬进校门口的清华科技园,每年接纳大量清华实习生和毕业生。
此外,“诚信正直”一直在这家公司的价值观里位列第一,呼应着清华校训里的“厚德载物”。
王小川进入搜狐至今没有离开。他评价校友张朝阳是值得被信任的人,为人正直,信奉“文明”的价值观,竞争手段也非常“上流”——可惜,
草莽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面孔
,搜狐的清华精英气质没能持续支撑这家公司在互联网第一梯队的位置。因为离职创业的高管太多,后来人们更喜欢用另一座历史上的名校形容它: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