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就看这三个特征,很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销售要跟客户磨?我从不磨客户照样在阿里当销冠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9-10-21 06:25

正文




马太效应的定律在中国社会不断体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社会发达的同时,通往上层的道路也不断缩小。


小企业没有资金,留不住人才,成为不了大公司,普通人没有背景、没有家世,赚不到大钱...

这些思维逐渐成为了定势。

成功似乎越来越讲究起点了。

作为“普通家庭”“普通学校”出身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这样的人,这一生是不是就只能这样了,是不是注定拼不过那些高起点的人?”

作为”创业公司““规模0-20”的小企业也会在想:


“我们这么点人,也招不到优秀的领头羊,怎么可能拿到成百上千万的订单呢?注定拼不过那些大企业。”

寒门难出贵子?小鱼终被大鱼吃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听听他的故事:

他的前半生,没有上过大学,18岁就进入社会打拼,前后换过18份工作,却一无所成……

他的后半生,进入阿里,第二年就拿下全球销售冠军,成为阿里业绩增长最快的人,还带领阿里垫底的团队实现月赚千万!

就连马云都对他说:我很钦佩你,贺学友!

贺学友与马云在阿里年会上合影



贺学友,阿里前全球销售冠军,阿里铁军销售战神。

他对赌马云,他跳入西湖。

贺学友在成为阿里铁军公认的销售战神之前,曾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

高中毕业后,他在老家安庆种地,但是他并不安于此:他是村里唯一订了杂志,定期阅读、学习的人。

来阿里之前,他前前后后换了18份工作,打过工,做过小生意,屡败屡战,还欠了一屁股债,后来没办法才做了销售。

谁知道他做销售也不赚钱,不得要领,入不敷出,却疲于奔波,一度想放弃。

直到27岁,不仅一事无成,还欠了一屁股债。

加入阿里巴巴前半年,他依然过得浑浑噩噩,没有目标。


但是在年会上,一个跟他业绩不相上下的同事,却用一个月时间成功翻盘,拿下全球销售冠军!这对贺学友的刺激非常大。

他不甘心落后于人,在年会上发下誓言: 我要成为明年的全球销售冠军!

为此,他当众和马云打赌:拿下365万的业绩,78%的续签率!

如果兑现,马云请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吃饭;否则,他就自觉主动去跳西湖。

谁都没有把赌约当真,毕竟前一年,全国的TOP SALES才做了220万。

于是,他花了一年时间,上了无数销售培训班,学以致用,再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销售方法。

那一年,他把自己逼到了极致——“努力到无能为力”: 把顶级销售法用到了极致!把客户开发做到了极致!把执行力做到了极致!

最终,他凭借一腔热血和实打实的销售实战心法,拿下了630万的销售业绩,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TOP 1,业绩相当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

基本工资除外,贺学友光佣金就拿到了近百万,一口气给爸妈在上海买了两套房!

三十而立,这一年他凭借干销售这一行终于逆风翻盘。

但是因为续签率没有达到和马云打赌的78%,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凛冬,贺学友带着两个助理,真的毅然决然地跳下了西湖,实现自己的承诺!

三个人上岸后,马云说:“今天这个日子值得纪念啊,它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我非常钦佩贺学友……”

阿里铁军庆功会上,贺学友拿下了绝对“C位”

平凡人做非凡事,贺学友,一跳成名。但是他的传说,才刚刚开始……


从高中学历到阿里全球销售冠军,他炼成一套百战百胜的顶级销售心法。

作为阿里巴巴中供铁军最知名的销售主管,他点拨过无数同事。

许多业绩普通的小伙伴,听了他的方法分析,第二个月就业绩翻番走向了部门骨干。

因为名声在外,有个外地老销售找到他,他和对方聊了1个小时。

对方销售能力尚可,客户积累也不错,就是签单能力比较欠缺一点。而想要改变也很简单,重点是对客户的理解和签单能力的培养。

他当时只给了对方1个建议:每次和客户谈完,客户说“好吧,我考虑一下“的时候,千万不要离开,再与客户坚持沟通10分钟,找到他犹豫的重点。

原因很简单:客户的“好吧”是在敷衍你,他真正的需求和问题一定没有解决。

找不到用户痛点和诉求,你做再多也是徒劳。

而成交的可能就是这样流失掉的:再次约谈客户,他有100种理由拒绝你,不一定露面了。

如何精准打到客户心坎上,巧妙探寻对方真正的需求和痛点,就是这门课想要教给你的。


这套独门销售秘籍 ,把吃不起饭的小队伍,打造成月入10万的军团。

一群绵羊在一起只能吃草,但是一个狮子带领的绵羊,就能吃肉。

贺学友用他总结的销售秘诀拯救了一个团队、一家企业!

2004年,贺学友已经在杭州市场做销售主管,2次把团队带到了全国第一。春风得意的时候,公司派他去东莞工作。

到了东莞,他就彻底傻眼了:东莞当时的业务,只能用尸横遍野来形容。

团队一个月最好的业绩是70万,最差的时候只有十几万,销售几乎到了没钱吃饭的窘境,企业也濒临倒闭。

销售是靠提成吃饭的。没有销售额,就没有收入。而企业也是靠着销售额吃饭,没有订单,大家一起下岗。

最困难的是面对底下员工期待的眼神:他们没了业绩,注定会被辞退,怎样才能对得起他们的期待?

最终,贺学友正是运用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找到了东莞市场的核心问题:KP(最终买单人)都在香港、台湾,不在大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