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超
第一次听说《别离》,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北京当代MOMA做了一场《别离》主创见面会。由于时间问题错过,问了去的朋友觉得怎样,朋友说,可能你只能等着网上出资源了,言下之意是,这片子不可能上院线。
没想到,12月1日起,这部影片竟然要在全国公映了,尽管只是在全国艺联的几百块银幕上。
《别离》的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关于身患绝症的贫苦母亲和智障儿子之间的生死离别。全片几乎没什么完整的台词,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剪切相对跳跃,使得影片凝重感中多了一些凌厉,非连续性剪辑所带来的观感促使观众保持客观性,而摄影机就好像电影中缺席父亲的凝视,为我们展现了这对母子极为日常普通的最后时光。
最喜欢也最为惊艳的是影片中一处福利院的长镜头,肥龙饰演的傻儿子大宗在福利院电视机前又唱又跳,大宗幻想中的乐队出现在现实之中。
这种将幻想和现实通过一个长镜头毫无缝隙拼合的方式,在沟口健二1953年的电影《雨月物语》中就曾出现,主人公看见布店售卖的布料想起了自己的妻子,而这个联想并没有采用另外的镜头呈现,而是和现实镜头贯穿在了一个镜头。
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将虚拟与现实相融合,将更加凸显现实与幻境之间的差距,反衬出悲凉之感。
沟口健二《雨月物语》布店拍摄场景
肥龙模仿的迈克·杰克逊之舞,在影片中重复出现。这段在观众看来疯癫的舞段,承载的恰是父辈与子辈之间的记忆,在影片临结尾,李勤勤饰演的母亲在山后丛林里的又一次重复,是母亲压抑内心的外在释放。这一场戏,让人想起《白日焰火》里最后廖凡那段独舞,颠狂、无奈、绝望。
剧本很克制,两位演员表演得也很克制。看不到撕心裂肺的呐喊,也没有深刻的寓意或者所指,这就是一部客观记录不带评述的影片,而导演这种冷静而客观的表达,反倒留给了观众很多思考的空间。
就好像导演自身所说那样,电影虽小,就像一滴水滴,它折射出社会的方方面面。影片最后的结局是可以想见的,在社会制度不完善、人情单薄的社会关系中,这对母子无路可选。
《别离》作为艺联今年推出的“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影展的开幕影片,或许已经奠定了本次影展的调性,《清水里的刀子》《老兽》《何日君再来》《在码头》《塬上》《被阳光移动的山脉》这些新片基本都是人文关怀向的现实题材影片。
这些影片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制作公司更没有什么额外的宣传费用,在洋溢着浮躁气息的电影市场下,安安静静地绽放,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本来,艺术就非大众商品,1907年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时,就称电影是一门艺术,精英理念一点的说,艺术,怎么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乐意欣赏?
如今,我们动辄就提,电影要讲好故事,电影要讲究类型化,这些都是源自好莱坞商业影片一说。类型本就是工业概念,由好莱坞制片厂的制片人根据市场反馈而保留下来的可复制影片模式沉淀而来,本身是一种天经地义的逐利行为。
上世纪50、60年代,为了抵制好莱坞影片,反对好莱坞的叙事方式,欧洲国家兴起电影新浪潮运动,那些现如今被奉为电影大师的导演们,在用电影强调故事之外,更关注用电影自由表达和记录现实。
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故事之外,电影视听的形式与风格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自然,这样的要求对普通观众太高了,尤其是在中国,尽管绝大部分985、211高校都已开设了电影类专业课,但真正青睐电影艺术的人,还是不多。
所以,强求9000多家背着KPI压力的影院经理们都看得懂艺术电影的好是不现实的,电影院经营毕竟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就没有观众愿意看并且看得懂这些艺术电影呢?显然不是的。那么这些观众在哪里?这些观众是否可以培育?
或许,艺联的使命,就在于此。找到愿意安安静静欣赏电影的观众,为更多青年导演影片提供放映空间,让更多人意识到,看电影不仅是可供休闲的娱乐方式,更是可以成为接受艺术思考和现实审视的行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感谢所有艺联影院为这些本没有可能走进影院的影片找到生存空间。
本次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展共有10部影片上映,其中《别离》是全艺联影院上映,《清水里的刀子》《老兽》《何日君再来》《在码头》《塬上》《被阳光移动的山脉》限量放映40场,还有《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心迷宫》《我心雀跃》三部影片将在十个城市百余家影院复映,同时,还将在全国5个城市举办11场见面会活动。
相信艺联影院的坚持与守候,一定会熬过寒冬,等来艺术电影的春天。
购票链接,猛戳阅读原文
一条电影课 | 来聊聊70年前的这个渣男
推荐 |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