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团队是中科院从事能源战略情报咨询服务的专业智库,致力于能源知识挖掘与分析,密切跟踪能源战略、科技发展、产业布局等最新进展,为决策层战略决策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高端咨询服务。欢迎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日本内阁通过《第7期能源基本计划》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25-04-03 17: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月18日,日本内阁正式通过《第7期能源基本计划》,鉴于上一期能源基本计划实施以来日本能源形势的变化,根据204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73%的目标,制定新的能源战略计划以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和经济绿色增长。要点如下:

1、总体框架

俄乌冲突以来,日本能源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发生了自石油危机以来的电力供需紧张、价格飙升等情况,原油采购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问题再次凸显。因此,日本迫切需求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构建可应对能源危机的供需结构。与此同时,绿色转型、数据中心等对清洁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扩大清洁能源规模以及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日本《第7期能源基本计划》在“3E+S”能源政策框架下,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推动“绿色转型2040愿景”,实现绿色产业结构与能源政策的一体化耦合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绿色增长。其中,安全性(Safety)是能源政策的基础,必须将保障安全置于首位,尤其对于核能,应充分考虑到自然灾害频发、网络攻击复杂性等因素。能源稳定供应(Energy Security)是确保能源稳定供应,2022年日本能源自给率仅约为12.6%,未来将通过大力推进节能措施、化石能源来源多元化、减少对特定能源的过度依赖等方式,将2040年能源自给率提高至30%-40%。经济效率性(Economic Efficiency)是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整体生产成本,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环境适应性(Environment)方面,日本设定了具有挑战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35年、2040年,分别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3年减少60%和73%,以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

2、2040年政策目标

总体思路:能源是国民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在数字化转型(DX)和绿色转型(GX)带来的电力需求增加背景下,能源政策有必要与有关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协同推进。因此,该计划考在“3E+S”原则下,以确保安全性为前提,将能源的稳定供应放在首位,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率性和环境适应性。同时,从兼顾能源稳定供应和脱碳角度,最大限度引入可再生能源并作为主力电源,目标构建一个不会过度依赖特定电源或能源的稳定能源结构。

总体目标:到2040年,将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从2023年的15.2%提升至30%-40%;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40%-50%,较2023年的22.9%有大幅增长;到2040年,日本发电量增长至1.1-1.2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约10%-20%。

(1)光伏领域

大力推动光伏设施建设,通过推动技术和设备标准化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从而加速太阳能的普及。到2040年,将光伏发电占电力供应的比例从当前的9.8%(装机容量约74吉瓦)提升至22%-29%,装机总量增至200吉瓦,每年新增装机容量6-10吉瓦。加快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新兴技术,到2040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达20吉瓦,约占太阳能累计装机总量的10%。在公共部门方面,到2030年约50%的政府建筑安装屋顶光伏,到2040年覆盖率提升至100%;在家庭住宅方面,在2030年实现60%的新建住宅配备太阳能发电系统,到2050年所有适用性房屋均安装光伏系统。推动退役太阳能组件的强制性回收处理。

(2)风力发电

到2040年,风力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将达到4%至8%;到2030年,日本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升至10吉瓦,2040年海风装机容量达30-45吉瓦,成为风力发电的重要支柱。

(3)水电

水电仍将在可再生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促进中小水力发电的开发、推进现有设施的更新改造等措施,到2040年水电占比提升至8%-10%。

(4)地热能

地热能在日本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目标到2040年地热能占比达1%-2%。

(5)生物质能

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到2040年生物质能占比达5%-6%。

(6)核电

该计划提出复兴核能,重新确立核能在日本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到2040年核能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恢复至20%,显著高于2023年的8.5%。为此,该计划明确提出支持新型核电站的建设,计划替换旧有核电机组,引入新一代创新反应堆,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先进核反应堆技术(如钠冷却快堆SFR和高温气冷堆HTGR)等,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此外,核能将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储能技术相结合,形成互补性电力供应体系。

(7)火电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日本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步提升,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火电仍将在电力供应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到2040年,火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降至30%至40%,较2023年的68.6%显著下降。主要举措包括:淘汰煤电落后产能,提升煤炭发电的燃烧效率,减少碳排放;积极推广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CCUS),降低现有煤电厂的碳排放,到2030年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达到5000万吨,到2050年提升至1亿吨;提升天然气发电占比,实现火电低碳化的平稳转型。

(8)氢/氨

到2030年,将制氢成本降至30日元/ Nm3,2050年供应能力达2000万吨/年,推动氢能在交通、电力、产业等多领域大规模应用。推进氨合成燃料在发电、航运等领域的应用,到2030年代实现商业化。

(李岚春)


图片

原创声明:本文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团队原创,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其中论文引用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团队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图片


图片



感谢喜欢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的您能够持续保持关注,我们将继续和您一路同行。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